汉方通痹汤:第一阶段:温经止痛,活血化瘀
痹症若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或因肿胀酸软功能受限(重着),不论其兼证的偏寒、偏热,在临床上都有一个特点:得热则痛减,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因此,在中医辨证论治上都应以温经止痛,温通行滞,温通参湿为主治,再结合证型之偏寒、偏湿、偏热、偏瘀而加减。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6c45a05be773912c4268569c8188675/f1ddd81c8701a18b77110ef7892f07082938fe9e.jpg?tbpicau=2025-02-27-05_8cefb95f60b851a0f262f3c35889484f)
第二阶段:调理气血,舒经活络
在疼痛缓解的基础上,采用标本兼顾的论法,调理气血非常重要,即把止痛药和调理气血药结合起来,但不宜骤用竣补之品,必须待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舌苔转薄、口中和,方可用补,还应间以行滞、豁痰、通络之品。
第三阶段:峻补真阴,调和营卫
汉方通痹汤强调要以峻补真阴之品以使气血流行,则虚热自退而疼痛解,此乃治本之法。初期止痛,用药俱偏于辛温,不如此则不能止痛;中期则温通与调理气血并行;后期则以补虚收功,这样才能巩固前一阶段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