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
主产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主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性状鉴别】
药材 连丹皮:
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皱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脆而硬,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
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辛泄散,微寒能清,入心、肝、肾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清泄行散,故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
主产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主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性状鉴别】
药材 连丹皮:
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皱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脆而硬,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
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辛泄散,微寒能清,入心、肝、肾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清泄行散,故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