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花是我国传统名花。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含笑出南海,有紫白二种”,说明在当时人们对含笑树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在隋唐时期的文献以及诗词歌赋中较少看到有关含笑的记载,这或许与含笑主要分布在岭南一带,和中原地区的交流不是那么频繁,在中原地区的栽培不是很多有关。
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迫使政权重心南移,各行各业与南方的交流一下子频繁了起来,南方的花卉草木也得到很大的推广,含笑因此被大量移植和栽培,也进入了文人墨客的视野之中,这从宋朝诗词众多关于含笑的诗词和文章中就可以窥得一斑。宋朝抗金名将李纲在他著名的《含笑花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容,其香郁然。是花也,方蒙恩而入幸,价重一时。花生叶腋,花瓣六枚,肉质边缘有红晕或紫晕,有香蕉气味花期。花常若菡萏之未放者即不全开而又下垂。凭雕栏而凝采,度芝阁而飘香;破颜一笑,掩乎群芳……其笑伊何,粲兮巧倩;国香无敌,秀色可餐。抱贞洁之雅志,舒婉娈之欢颜;宁解颐而启齿,方坠珥而欹冠;苞温润以如玉,吐芬芳其若兰。俯者如羞,仰者如喜。飨日嫣然,临风莞尔……”
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迫使政权重心南移,各行各业与南方的交流一下子频繁了起来,南方的花卉草木也得到很大的推广,含笑因此被大量移植和栽培,也进入了文人墨客的视野之中,这从宋朝诗词众多关于含笑的诗词和文章中就可以窥得一斑。宋朝抗金名将李纲在他著名的《含笑花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南方花木之美者,莫若含笑。绿叶素容,其香郁然。是花也,方蒙恩而入幸,价重一时。花生叶腋,花瓣六枚,肉质边缘有红晕或紫晕,有香蕉气味花期。花常若菡萏之未放者即不全开而又下垂。凭雕栏而凝采,度芝阁而飘香;破颜一笑,掩乎群芳……其笑伊何,粲兮巧倩;国香无敌,秀色可餐。抱贞洁之雅志,舒婉娈之欢颜;宁解颐而启齿,方坠珥而欹冠;苞温润以如玉,吐芬芳其若兰。俯者如羞,仰者如喜。飨日嫣然,临风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