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重看金枝,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只是为了最后为了那个结局再哭一次吗?
尔淳依然毅然决然地回头像孙白杨奔去,姿势让我想起了扑火的飞蛾.
孙白杨依然推开尔淳走向玉莹,走向最终的火海。
安茜依然在孔武的肩膀上安然的睡去。
如妃依然站在城楼上,念那早已吟咏了多次的词句……
在那最后的混乱中,每个人都在问对方——“值得吗?”
值得吗?
尔淳、福雅一干对孙白杨舍命舍情的付出,值得吗?玉莹又值得孙白杨舍命舍情的付出吗?!
值得、也不值得。
然而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值得,也不是付出,是宿命。
每个红墙里面的灵魂的宿命。
没去过紫禁城的人也许永远都不能了解,站在那高高的宫墙下,是怎样的一种恐惧,怎样的一种彷徨,那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寒冷,一种宿命之下的重负。
这里没有一个灵魂不是寂寞的。
福贵人说:“你不是徐公公的义女,不是承乾宫的淳贵人,你只是你自己。”
安茜说:“你已经被摆布了太久了,你应该要做你自己。”
自己?自己又在哪里呢?
我能体会尔淳的无助,“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又怎么会有将来”,一个连生存意义都需苦苦寻找的人,又拿什么来成全那红墙黄瓦里众人海阔天空的心愿?
她曾经冷静筹谋,她曾经心动欣喜,她曾经万千宠爱,她曾经心碎神伤,然而这么多这么多的曾经,都要随着对过往生活的逃离而完全抹杀。
她完全没了过去,或者,故事还在,故事里的人却早已面目全非。
我不想谈她的爱情,我甚至怕这样的谈起会惊动起她心底里最深的那些痛楚。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她爱的不是他,又或者他是爱她的,故事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最终烈火中永生的,是属于尔淳和孙白杨的爱情,我又该如何?想来想去只是无稽,没有任何一个故事可以给观众指手画脚的余地,我们以为自己是上帝,其实,也许连上帝,对这样的宿命都将无能为力。
所谓宿命,也许就是,董佳尔淳,注定要站在角落里,看自己的爱情,一步一步地远离,一点一点地逝去,却无能为力。
或许,我这样的一个凡夫俗子,谈宿命这样伟大的话题实在是没有资格,那么,谁又能告诉我,除了宿命,我还能说什么呢?
尔淳依然毅然决然地回头像孙白杨奔去,姿势让我想起了扑火的飞蛾.
孙白杨依然推开尔淳走向玉莹,走向最终的火海。
安茜依然在孔武的肩膀上安然的睡去。
如妃依然站在城楼上,念那早已吟咏了多次的词句……
在那最后的混乱中,每个人都在问对方——“值得吗?”
值得吗?
尔淳、福雅一干对孙白杨舍命舍情的付出,值得吗?玉莹又值得孙白杨舍命舍情的付出吗?!
值得、也不值得。
然而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值得,也不是付出,是宿命。
每个红墙里面的灵魂的宿命。
没去过紫禁城的人也许永远都不能了解,站在那高高的宫墙下,是怎样的一种恐惧,怎样的一种彷徨,那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寒冷,一种宿命之下的重负。
这里没有一个灵魂不是寂寞的。
福贵人说:“你不是徐公公的义女,不是承乾宫的淳贵人,你只是你自己。”
安茜说:“你已经被摆布了太久了,你应该要做你自己。”
自己?自己又在哪里呢?
我能体会尔淳的无助,“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又怎么会有将来”,一个连生存意义都需苦苦寻找的人,又拿什么来成全那红墙黄瓦里众人海阔天空的心愿?
她曾经冷静筹谋,她曾经心动欣喜,她曾经万千宠爱,她曾经心碎神伤,然而这么多这么多的曾经,都要随着对过往生活的逃离而完全抹杀。
她完全没了过去,或者,故事还在,故事里的人却早已面目全非。
我不想谈她的爱情,我甚至怕这样的谈起会惊动起她心底里最深的那些痛楚。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她爱的不是他,又或者他是爱她的,故事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最终烈火中永生的,是属于尔淳和孙白杨的爱情,我又该如何?想来想去只是无稽,没有任何一个故事可以给观众指手画脚的余地,我们以为自己是上帝,其实,也许连上帝,对这样的宿命都将无能为力。
所谓宿命,也许就是,董佳尔淳,注定要站在角落里,看自己的爱情,一步一步地远离,一点一点地逝去,却无能为力。
或许,我这样的一个凡夫俗子,谈宿命这样伟大的话题实在是没有资格,那么,谁又能告诉我,除了宿命,我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