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三国志》
陷陈营-高顺
高顺字不详,生年不详,出身地不详,历史上只留下了他本人和他所向无不破的七百儿郎。
高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在汉末,身处乱世天下的人都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欲望战斗的,高顺在战场上存在的理由也是一个迷团。
高顺什么时候跟着吕布也是不详的,能确定的还是那句“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
陈是阵的意思,陷陈营翻译过来就是陷阵营,这支不足千人的军队战败过拥有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战败过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惇,其余就再也找不到丝毫痕迹。但是这够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关羽和曹操的头号大将夏侯惇还不能说明它“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强悍战斗力么?
陷陈营不大可能是骑兵,因为古代骑兵贵得很,吕布自己带了一支,若再加上高顺的七百人,吕布不知道要打多少次劫。如果是步兵要做到陷阵的话那真是太难了,“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高顺的训练和视死如归的战士才是“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保障。
后期的高顺看来才是吕布手下的头号大将,独立带领一军出击并获胜的也就只有他了,以前那些薛兰、李封之流都是全军覆没。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吕布手下将领,河内人郝萌造反。郝萌带着兵进入了吕布的治所下邳府,在议事厅外一起大呼攻打主厅,主厅防御坚固他们打不进来。吕布“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吕布不知反者是谁,带着老婆,科头袒衣,像个难民一样的从溷上排壁跑出。“科头”是不戴帽子的意思,虽然作用和穿鞋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帽子是当时穿戴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成年人的象征。袒衣是不穿衣服,不知道当时是夏天,还是吕布有裸睡的习惯,还是当时他在……
溷(溷读hùn,同混)是厕所的意思,排壁就是疏通粪便的通道。
吕布跑到了都督高顺的营地,两人交谈了以后高顺问:“将军还有所隐瞒的吗?”吕布说:“是河内人的口音。”高顺说:“此郝萌也。”
高顺即带兵入府,用弓弩射击郝萌的兵士。郝萌军在混乱中退走,天明时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郝萌手下将领曹性反了郝萌,与郝萌对战时郝萌刺伤了曹性,曹性砍了郝萌一臂。高顺亲自砍了郝萌的头,用床舆抬着曹性送到吕布那里。吕布问曹性,“郝萌是听了袁术的计谋吗?”曹性回答出乎意料:“是陈宫。”当时陈宫就在坐,陈宫的脸红得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吕布因为陈宫是手下的大将所以不追究,就由曹性带领郝萌故营的士兵。
深夜兵变时吕布逃往高顺营中,他不知道叛变的是谁,但是可以确定高顺没有背叛,就算事先侦察过了也是因为高顺确实有帮助平叛的能力。高顺没有急着出兵,从吕布那里得到了情报以后才出兵平定叛乱。亲手砍杀主谋郝萌是勇的一面,挖掘曹性又是他识人的一面。
建安三年吕布派高顺率军攻击小沛,高顺先后击败曹操和刘备的头号将领。
同样的建安三年,曹操围城三月,吕布失败。吕布最信任的魏续投降、张辽率领部曲投降、臧霸只身逃亡,高顺和陈宫被俘。高顺有没有一言不发不知道,只知道为吕布而死的只有他们两人,陈宫有报答吕布上次放过了他的成分,可遭到吕布如此对待的高顺呢?
依旧不明。
陷陈营-高顺
高顺字不详,生年不详,出身地不详,历史上只留下了他本人和他所向无不破的七百儿郎。
高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在汉末,身处乱世天下的人都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欲望战斗的,高顺在战场上存在的理由也是一个迷团。
高顺什么时候跟着吕布也是不详的,能确定的还是那句“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
陈是阵的意思,陷陈营翻译过来就是陷阵营,这支不足千人的军队战败过拥有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战败过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惇,其余就再也找不到丝毫痕迹。但是这够了,刘备的头号大将关羽和曹操的头号大将夏侯惇还不能说明它“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强悍战斗力么?
陷陈营不大可能是骑兵,因为古代骑兵贵得很,吕布自己带了一支,若再加上高顺的七百人,吕布不知道要打多少次劫。如果是步兵要做到陷阵的话那真是太难了,“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高顺的训练和视死如归的战士才是“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保障。
后期的高顺看来才是吕布手下的头号大将,独立带领一军出击并获胜的也就只有他了,以前那些薛兰、李封之流都是全军覆没。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吕布手下将领,河内人郝萌造反。郝萌带着兵进入了吕布的治所下邳府,在议事厅外一起大呼攻打主厅,主厅防御坚固他们打不进来。吕布“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吕布不知反者是谁,带着老婆,科头袒衣,像个难民一样的从溷上排壁跑出。“科头”是不戴帽子的意思,虽然作用和穿鞋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帽子是当时穿戴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成年人的象征。袒衣是不穿衣服,不知道当时是夏天,还是吕布有裸睡的习惯,还是当时他在……
溷(溷读hùn,同混)是厕所的意思,排壁就是疏通粪便的通道。
吕布跑到了都督高顺的营地,两人交谈了以后高顺问:“将军还有所隐瞒的吗?”吕布说:“是河内人的口音。”高顺说:“此郝萌也。”
高顺即带兵入府,用弓弩射击郝萌的兵士。郝萌军在混乱中退走,天明时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郝萌手下将领曹性反了郝萌,与郝萌对战时郝萌刺伤了曹性,曹性砍了郝萌一臂。高顺亲自砍了郝萌的头,用床舆抬着曹性送到吕布那里。吕布问曹性,“郝萌是听了袁术的计谋吗?”曹性回答出乎意料:“是陈宫。”当时陈宫就在坐,陈宫的脸红得旁边的人都看见了。吕布因为陈宫是手下的大将所以不追究,就由曹性带领郝萌故营的士兵。
深夜兵变时吕布逃往高顺营中,他不知道叛变的是谁,但是可以确定高顺没有背叛,就算事先侦察过了也是因为高顺确实有帮助平叛的能力。高顺没有急着出兵,从吕布那里得到了情报以后才出兵平定叛乱。亲手砍杀主谋郝萌是勇的一面,挖掘曹性又是他识人的一面。
建安三年吕布派高顺率军攻击小沛,高顺先后击败曹操和刘备的头号将领。
同样的建安三年,曹操围城三月,吕布失败。吕布最信任的魏续投降、张辽率领部曲投降、臧霸只身逃亡,高顺和陈宫被俘。高顺有没有一言不发不知道,只知道为吕布而死的只有他们两人,陈宫有报答吕布上次放过了他的成分,可遭到吕布如此对待的高顺呢?
依旧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