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莲座状排列,短。先端为白色附属物,半圆形,边缘有流苏状,中央有1针状尖头。茎生叶线形至倒卵形,长1.9~3厘米,宽0.2~0.5厘米,先端长尖。花茎高10~20(~40)厘米。总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苞片线形,花梗长达1厘米。萼片长圆形,长1~3厘米,花瓣红色或白色,长卵状披针形或针形,雄蕊短于或几与花瓣等长,花药紫色。蓇葖果长圆形,种子多数,卵形。花期8~9月,果期9~2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600米(青海及甘肃可达3500)以下的屋顶瓦缝、墙头、山坡石缝及长苔藓的树干上。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呈细长圆柱形,长5~27厘米,直径2~6厘米。表面灰棕色,具多数突起的残留叶基,有明显的纵棱线。叶多脱落.破碎或卷曲,灰绿色。圆锥花序穗状,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梗长约5毫米。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酸。
【性味归经】性凉,味酸、苦。归肝经、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600米(青海及甘肃可达3500)以下的屋顶瓦缝、墙头、山坡石缝及长苔藓的树干上。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呈细长圆柱形,长5~27厘米,直径2~6厘米。表面灰棕色,具多数突起的残留叶基,有明显的纵棱线。叶多脱落.破碎或卷曲,灰绿色。圆锥花序穗状,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梗长约5毫米。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酸。
【性味归经】性凉,味酸、苦。归肝经、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