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大创办于1825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科院校,特别是计算机信息专业在全德国名列第一。其前身是德国著名建筑师魏伯纳1805年开办的一所建筑学校。如今卡大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拥有12个系(其中包括德国创办最早的计算机系),学生已达一万八千人,其中外国学生三千四百名, 教授277名。2006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成为德国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象征着德国高校改革向“精英”制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在所有德国高校同系中排名第一, 不仅历史最古老, 而且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首屈一指, 尤其在机器人领域校徽处于领先地位。这和大学扎实的数学基础教育密不可分。卡尔斯鲁厄市北部五十公里的沃尔道夫坐落著欧洲最大的软件公司SAP, 大学计算机系为SAP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SAP也与大学计算机系保持著密切的技术合作, 从资金和项目上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优势。除了计算机系,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机械制造系在德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卡尔斯鲁厄大学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1825年巴登州路德维希大公仿照巴黎著名的多技术学校的模式,建成一所学校,当时名为“卡尔斯鲁厄多种技术学校”。这所新学校合并了巴登州原有的一所建筑绘图技校和一所工程技校。此后学校一直不断发展与重组。
在整个十九世纪,卡尔斯鲁厄多种技术学校(从1865年起已初具工业大学规模)在组织管理、学科体系、学术认证等领域成为所有德语国家技术培训机构的典范。
从1885年起学校开始使用工业大学的名称,1899年地位已完全等同于综合性大学。学校获得颁发博士学位的权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位也可授予妇女,因为当时的巴登大公国是德意志王国第一个准许妇女进入大学学习的联邦州。这很快为学校赢得“特别宽容”的声誉。1915年学校的化学系授予一位女学生博士头衔,这在德国还是首次。
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享誉世界。许多显著的科学成果出自这里,如海因里希-赫茨(Heinrich Hertz)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哈贝尔(Fritz Haber)研制成高压合成氨;费迪南德-雷腾巴赫尔(Ferdinand Redtenbacher) 创立了德国最早的机械制造学科体系,为新一代的工程师奠定了技术发展的知识基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弗兰茨-施纳贝尔(Franz Schnabel)。他在其代表作品《十九世纪德国史》(1934)中表达了他由工业大学的诞生得到的理念:“在应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找到了他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已在西方世界的发展中存在了几百年的自治与实用化的精神由此得以实现。”
1948年夏天,在经历了纳粹时代和币制改革给大学财政带来的困难之后, 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几乎面临被关闭的危机。于是州政府决定,将原有的专业合成三个系,即自然与社会科学系、建筑系和机械工程系。但这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 能用于重建的经费很少, 大学的现代化脚步缓慢。当时的物理课教室是克里斯蒂安-格特森(Christian Gerthsen)作为受聘条件,历尽万难才争取来的。这间教室有750个座位和技术设备,是当时同类教室中最先进的。
1962年,经过多年的申请与盼望,大学图书馆终于建成了。在六十年代,大学学生人数快速地增长,这同时也使教授人数不断增加。到1970年底学校已有141个教授职位。随著学生、教授人数的增长及新的教学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设立的系也越来越多,到1973年,学校已有12个系。
从1967年开始,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开始叫做综合性大学,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坚持继续使用工业大学的名字,所以直到现在,校名后面还用括号注有“工业大学”的缩写。这在德国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在所有德国高校同系中排名第一, 不仅历史最古老, 而且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首屈一指, 尤其在机器人领域校徽处于领先地位。这和大学扎实的数学基础教育密不可分。卡尔斯鲁厄市北部五十公里的沃尔道夫坐落著欧洲最大的软件公司SAP, 大学计算机系为SAP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SAP也与大学计算机系保持著密切的技术合作, 从资金和项目上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优势。除了计算机系,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机械制造系在德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
卡尔斯鲁厄大学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1825年巴登州路德维希大公仿照巴黎著名的多技术学校的模式,建成一所学校,当时名为“卡尔斯鲁厄多种技术学校”。这所新学校合并了巴登州原有的一所建筑绘图技校和一所工程技校。此后学校一直不断发展与重组。
在整个十九世纪,卡尔斯鲁厄多种技术学校(从1865年起已初具工业大学规模)在组织管理、学科体系、学术认证等领域成为所有德语国家技术培训机构的典范。
从1885年起学校开始使用工业大学的名称,1899年地位已完全等同于综合性大学。学校获得颁发博士学位的权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位也可授予妇女,因为当时的巴登大公国是德意志王国第一个准许妇女进入大学学习的联邦州。这很快为学校赢得“特别宽容”的声誉。1915年学校的化学系授予一位女学生博士头衔,这在德国还是首次。
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享誉世界。许多显著的科学成果出自这里,如海因里希-赫茨(Heinrich Hertz)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茨-哈贝尔(Fritz Haber)研制成高压合成氨;费迪南德-雷腾巴赫尔(Ferdinand Redtenbacher) 创立了德国最早的机械制造学科体系,为新一代的工程师奠定了技术发展的知识基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弗兰茨-施纳贝尔(Franz Schnabel)。他在其代表作品《十九世纪德国史》(1934)中表达了他由工业大学的诞生得到的理念:“在应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找到了他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已在西方世界的发展中存在了几百年的自治与实用化的精神由此得以实现。”
1948年夏天,在经历了纳粹时代和币制改革给大学财政带来的困难之后, 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几乎面临被关闭的危机。于是州政府决定,将原有的专业合成三个系,即自然与社会科学系、建筑系和机械工程系。但这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 能用于重建的经费很少, 大学的现代化脚步缓慢。当时的物理课教室是克里斯蒂安-格特森(Christian Gerthsen)作为受聘条件,历尽万难才争取来的。这间教室有750个座位和技术设备,是当时同类教室中最先进的。
1962年,经过多年的申请与盼望,大学图书馆终于建成了。在六十年代,大学学生人数快速地增长,这同时也使教授人数不断增加。到1970年底学校已有141个教授职位。随著学生、教授人数的增长及新的教学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设立的系也越来越多,到1973年,学校已有12个系。
从1967年开始,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开始叫做综合性大学,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坚持继续使用工业大学的名字,所以直到现在,校名后面还用括号注有“工业大学”的缩写。这在德国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