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晚节目中以及去年一些电视节目中表演嘉宾或主持数次对湖南卫视选秀艺人曾轶可进行调侃的现象.. 同样 不是辩护 只做分析.. 和很多用红这个字来形容轶可的人不同 我更愿意用知名度这个客观一点的词语 在去年她出道成名的时候就和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只是从来没有表达过观点 知名度高即是名气大 被谈论的多被关注的多 但这其中有个关键的要素就是以何种方式获得这种知名度和所谓的人气 常规的观察来看可为两种 一种是在专业上表现优异而得到 另一种是表现独树一帜异于常人而得到 根据这两种方式产生的追随者也大不相同 根本区别在于心态 关注前者的人多为追崇 折服于其专业上的出色而产生欣赏甚至崇拜之情 关注后者的人多为调侃甚至取笑 在谈论其人时难免夹带不屑或嘲弄或贬损之意 而这两者中的哪一种更容易被人们关注 显而易见 若真要究其原因我想免不了进行一番对人性的探讨 可我并不想深入到那样的程度也还愿意看到世界更多的美好 只无奈的承认我们社会的现状是这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变得很少也很难称赞别人的优点 却非常乐于讨论别人的缺陷.. 私下里接触过的她是个安静的小孩子 简单随和 有时甚至有些木讷 虽然我貌似流氓但也很友好的对待她 而客观的说我必须承认我不认为轶可目前的歌唱水准很高 但她的创作才华是存在的并且歌唱技巧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的 可大众的喜好和关注点往往并不是艺人可以选择的 从这点上来说我非常同情轶可 也欣慰于情势的慢慢转变 同情在于在我看来多数人对她的关注并非是从一种善意的心态产生的并且忽略了她的优点 欣慰在于也正因为原本并不善意的谈论和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后慢慢引起更多对她音乐的关注并开始取得相当程度的认可 而对轶可来说现在所有的知名度 又有多少是以她所希望的方式获得的呢 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过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是否在当今这个虚浮的社会 获得认可的代价就是以背离本意的方式首先取得话题和关注呢..换句话说 如果《狮子座》从一开始就是另外一个歌手用平常的方式演绎 还会否有今天的流行效应呢..
原文
http://supersuxing.blog.sohu.com/14438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