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羊卧地
一
羊卧地在太行山深山区的阜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山中种地施肥,农家肥(即人粪尿,牛驴骡马羊猪的粪便)只能背到距离村庄较近的地块。地远了要从家里往山上送粪,就费工费力很不划算,因此就只能把羊赶到地里,让羊在地里卧一夜,把粪便拉在地里,起到给土地增肥的效果。要让羊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待一夜,那它才不干呢,它饿了就想吃,而且它的属性就是喜欢寻找好吃的草和粮食作物。要它不出地边,就得必须有人看,因此就有了“看羊卧地"这么一说,而且这个“看"只能读二声,不可读四声,和看东西是两码事儿。
“看羊卧地”是一个很辛苦的差事,要一晚上不睡觉,做到一晚上不让一只羊溜出地边,那是需要很强的责任心。不光不睡觉,还要时不时绕卧场转一圈,看有逃跑意向的羊往回打一打,如果不小心,羊跑出卧场,还得赶紧追回来。这是必须的,不准你讲任何理由,这不管你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你的光线明暗,不管你卧场边的地形是陡峭还是平坦。只要一晚上没一只羊跑出卧场,没吃了卧场周边的庄稼,你就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你别小看这一只羊一晚上拉那么几十个羊粪蛋儿,尿那么几次尿,吃青草的羊粪尿是很肥的。而且卧场的大小,需要卧的地的多少也很有讲究。过去大山里放羊,一群羊一般在一百二三十只左右,羊太多了,就要再加一个人,叫打伴的(即辅助放羊的)。一个卧场羊群多了就叫卧场大,羊群少了就叫卧场小。我们这一带村庄小,有个三四群一个卧场,得两个人看羊。羊打在一块,均匀的卧下不到一亩地。如果有两三亩地一晚上卧完,就要倒两次场,也叫挪座。前半夜一座,后半夜一座,天亮后一座。挪座不能随便打,还有个决窍,人要从卧羊少的地方开始轰羊,羊被轰起来后,往人的背后走,稳下来后,就开始拉撒,这样羊粪就拉得很匀。听着羊拉撒完了,一个人在前边叫,另一个人在后边赶,挪到一个没臥过的地方,让羊慢慢地臥稳,这就叫挪座。如果一晚上只卧一座,那就很肥。但也不能一晚上不轰羊,这羊轰它一次就拉一次,轰的少就拉的少。一晚上卧一个死座地当然就很肥。庄稼长得茂盛了,人们都说“羊蹲了个死座能不肥吗!”
二
羊卧地从清明时节到晚秋的寒露节,在土地下种前,那个地块也可以卧,夏末秋初卧种荞麦萝卜的开荒地。收了秋地里没庄稼了又开始羊卧。只是在青苗占地且又阴雨连绵的季节找一个离地近且通风好的砂岗上,用木栏作个羊圈把羊圈起来,叫作扎粪。扎粪是一群羊一个圈,不多群羊合一起。扎粪一个人看羊就可以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有三个生产队,每个队有一群羊,到羊卧地时就三群羊合在一起,清明时节母羊下了羔,一群羊也有近二百只,三群羊大概在五、六百只,算一个中型的卧场,看羊需要两个人。三个队每个队两夜,轮流转着卧地。每个队都备有两件皮袄和两张毛毯,就是看羊人的装备,谁看羊就供谁用。那个毛毯是用羊毛纺成的毛线编织成的,质硬且保温度差,有一定的防雨功能。那时候每年晚秋或初冬季都有山西的口袋匠进村做毛口袋。在那没有塑料编织袋的年代,一个毛口袋就是装粮食最好的用具。做毛口袋,先把羊毛纺成线,再编织成大概七八寸宽的长条,毛口袋是四尺长两条缝合成一片,两片叠加缝起成口袋。多条缝连一起就叫毛毯。每个生产队都要缝两张这样的毛毯,供看羊用。
三
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我在吴王口高小毕业了,参加了中考后,回到家中,每天在生产队干农活儿挣工分。中考时量过身高,不记得是多高了,体重记得是八十八斤。一个八十八斤重的孩子,干农活儿不光力气小,很多活儿也干不好,经常遭到队长和大人们的训斥。有一天我们队轮到了父亲看羊卧地,我试探着说:“今晚我替你看行吗?”,父亲用不信任的目光看了看我说:“看羊很受罪,你能受得了?”我说:“我不怕受罪,让我试试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然后又找到另外一个看羊的,把我替他看羊的事说了一番,并嘱托了我几句。
和我一起看羊的是一位姓周的老年人,父亲叫他表叔,为叙述方便,我称他周爷爷。这天下午生产队还设收工,我们就提前回到了家,早早吃了晚饭,背起了生产队装备的皮袄、毛毯和自己的棉裤,天还没黑下来,就赶到了卧场,这看羊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到场不能等到天黑,天黑了,放羊的回家就看不清路了。放羊的走后,我绕卧场转了一圈把羊打定,在卧场边的一块大石板上坐定和周爷爷聊了起来。
“我没看过羊,今天是第一次,你多指教着我点儿。”
周爷爷说:“这看羊没什么巧把艺儿(即技术),不怕受罪,勤快点儿,别叫羊跑出去吃了庄稼就是好看羊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很高兴,原来看羊这么简单,我高兴地说:“表爷爷,今晚上你坐阵指挥,跑腿的事就交给我,我年轻,腿脚好使。”
听了我的话周爷爷很高兴,随即夸起了我,“你这么小,不怕受罪,就替你爹看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爹有盼头了,以后你们家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光景赖不了。”
听他这么一夸,我也挺高兴,随即拿出了我心爱的宝贝——手电筒,打着开关,放了一下亮。周爷爷说:“嗬!你还有这么个好东西,今晚上有它打羊可就方便多了。”
说起我这手电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一九六六年的年初,天气还不太暖和,我们在吴王口高小读书的部分住宿生就睡在大车店的炕上,大车店的炕占有两间房,足有五六米见方,我们分两边脚对脚睡两行,没住店的,全铺开被褥就睡满炕,有人住店了,学生们就往一块挤,有两个学生睡一铺行李的,反正不能让住店的受挤。一九六六年的三月八日晚上,我们睡得正香,睡梦中突然地动山摇,把我们惊睲,开店的老人说,是地震,快往外跑。学生们乱作一团,也不知门在那里,捎稳下后点着灯才看到了门。几天后从报上看到原来是邢台发生了大地震,周总理还到现场看望了灾民。我心想,好险,地震要离我们再近点儿就危险了,于是我利用两个周日没回家,刨药材卖了钱,用一元五角钱买了个手电筒照亮,那时的手电很稀罕,同学们都很羡慕,让我父亲知道后,狠狠训了我一顿,怨我在家庭非常困难的时期花钱买了这么一个奢侈品。
说话间天黑了下来,周爷爷让我把棉裤穿上,我说穿上太热吧?周爷爷说现在觉得热,后半夜冷了穿就冻坏了。听他这么说,我也就赶紧穿上了棉裤。当时羊卧得是刚起茬的种麦地,我们这儿麦子种得有点迟,已是寒露节了,后半夜是挺冷,可天刚黑下来,穿上个棉裤,还真不是个味,两腿迈动增加了很大的阻力。我打着手电绕卧场转了一圈,大羊倒没动,打回了几个活蹦乱跳的羊羔。转完后我又回到了卧场边那个大石板上,坐在那个毛毯上休息。稍待片刻,有羊吃草的声音,我以为是羊跑出地边吃草了,打开手电看了看,羊卧得好好的。周爷爷说,前半夜羊吃饱了,它们不会跑的,后半夜要多注意。
我随便应了一声,也没多在意,就躺在了毛毯上伸了个赖腰,望着满天的星星,辨别着各种星座的图案。卧场内又传来羊吃草的咀嚼声,而且越来越多,好像全卧场的羊在一个大草原上,用力的啃草,我实在觉得奇怪。翻身坐起,打着了手电一看,还真是,全卧场大大小小的羊,嘴都在嚼动。它们在吃什么?我感到好惊奇,就问周爷爷:“羊在吃什么?怎么它们的嘴都在嚼东西?”
“这是‘倒嚼’,羊白天吃的草有没嚼烂的消化不好晚上就返上来重新嚼烂再咽下去。”
我好奇极了,世上还有这种事,吃到肚里还能吐上来再嚼一遍。周爷爷看着我很好奇的样子就给我说起了家养牲畜的生活习性。
家养的吃草牲口分两类,一类蹄子不分瓣的,叫圆蹄牲口,比如驴、马、骡子,蹄子是圆的,吃草是一次咽下,就不往回返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直肠马肚。另外一类就是蹄子分两瓣的,比如羊,牛,蹄子是两瓣的,就要“倒嚼",吃下去嚼不烂可返上来,再嚼一次重新咽下去。而且它们的消化系统也不一样,羊、牛的胃和小肠之间多了一个球形的消化器管,里边有很多层纵向的膜页,这个器管叫“百页”,草嚼烂了就从“百页”中过去了,过不去的就返上来重嚼一次,再咽下去,老百姓把这叫作“倒嚼”。而圆蹄子牲口却没有“百页”。
我暗自思忖,怪不得毛主席让知识分子下乡,到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上了六年学,我觉得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却连农村家畜饲养最起码的知识都不知道,看来要在农村长期生活下去,还要好好向老农学习。
我正在胡思乱想,周爷爷说,该轰羊了,我心想它卧得稳稳的轰他干什么?周爷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这羊你轰它它才拉尿,你要不轰它卧着是不拉尿的。奥!我晃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于是我打着了手电学着周爷爷的样子,把全卧场的羊都轰了起来,果然听到了羊只哗哗的拉撒声。这时大概已有十一点左右,羊卧稳后,周爷爷说,你教教我,你这个手电怎样使用,我看着,羊不跑你就睡,有羊跑了,我叫你,你起来去把它打回来。
我正盼看呢,年轻人正是觉多的时候,这时我已经很困了,正想睡会儿呢。于是我把毛毯铺开,躺在上面,盖上皮袄就放心的睡起觉来。
当我睡得正香的时候,猛听得有几只羊“扑扑”,像人打喷涕似的喷了几声,全卧场的羊一窝蜂似的冲出地边向山坡上冲去。周爷爷稳稳当当地喊了几声。
“哎,哎,哎……”
羊听到周爷爷的喊声,在山坡上停住了脚步。我也被羊的大动作惊得我猛然坐了起来,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神情紧张,不知所措。周爷爷说:“没事,羊惊了,你慢慢的走过去,稳稳当当地把它们打回卧场就没事了。”
我慢慢走过去一边往回打羊,一边琢磨着“慢慢”和“稳稳当当”是什么意思。把羊赶回卧场后,我又和周爷爷坐在一起,我们谈起了刚才羊惊的事。
“这人是羊的主心骨,羊惊了,这时全卧场羊都极度恐慌,人要表现的不慌不忙,极其淡定,羊才免惊。”周爷爷说,“如果羊一惊,人也急急忙忙站起来,慌慌张张去打它,它会跑的更远。”
噢,我明白了这“稳稳当当”的意思。我又问周爷爷,全卧场这么多羊怎么一下会全部都惊了呢?
周爷爷接着给我讲了个很有趣的故事,也给我解释明白了羊惊的原因。
有一年在茨沟营的奶奶庙上,庙会上上演着很好的古装戏晋剧《算粮》,那时唱戏少,全场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可一会儿有一人流清鼻涕,老擦清鼻涕擦得上嘴唇疼,就扬起头,待了一会儿,周围几个人,见他扬头以为他往天上看什么稀罕玩艺儿,也抬头看。周围见这么多人扬头看,一定有新鲜事,就也扬头,说话间全戏场的人都扬起头看,可谁也没看到新鲜事,然后人们追根寻源问出了一个笑源。这羊一神情紧张就打喷涕,有几个一惊,全场都惊,现在有个新名词儿,叫什么“随众潮"。
羊群这一惊,把我的瞌睡也惊跑了,于是我俩就聊起了天,说起了周爷爷小时候的事和解放前羊卧地的事情。
周爷爷也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比我当时还小的年龄就开始放羊和看羊卧地。在民国十几年时,我村也有三群羊,一群是村里一家首富人家的,另一群是几家比较富裕的人家合着一群,还有一群是几十家穷人,一家十几只或几只合起来的一群。
到羊卧地的时节,按羊数多少轮流卧地,有轮到卧地而不卧的,可协啇让给有卧地需,求户。冬季羊入圈,放羊的饭由羊东家管,只要羊下了地,放羊的吃饭就由卧地户管饭。,并且要约定放羊和打伴(即辅助放羊的)几口饭,几个狗,尤其是狗要说清,卧地户必须给羊群狗准备好狗食。
那些年狼多,放羊必须带狗,晚上卧地,狗还是训练好的,有上畔狗,下畔狗和平边狗,晚上羊卧定后,把狗领到固定的位置,让它各负其责,大部分训练好的狗都能忠于职守,狼看见狗不敢轻易扑进卧场叼羊。也有的狗见了狼只叫几声不敢咬狼。于是老石姓经常把没责任心的人,说成“不是个咬狼的狗”。
那时狼叼羊的事经常发生,不过狼能叼的都是不太大的小羊,大羊狼叼不动。那时看羊卧地不光能看着羊不出卧场,不吃庄稼,而且还得要狼叼不了羊,才是好看羊的。
后来又挪了一座,轰了几次羊,除挪座前叫后赶外,其他轰羊,我都没让周爷爷上场,并且隔一会儿我就巡逻一次,一晚上没一只羊跑出卧场。熬了一夜,终于天亮了,周爷爷说咱俩谁逻羊?我不懂逻羊是怎么回事?周爷爷说:“晚上两个人叫看羊,天亮了一个人看就叫逻羊,晚上看羊每个人十分工,白天早上到中午一个人六分工。”
那时我白天加早上干一天才六分工,这逻羊多半天就六分工,于是我就愉快的接下了逻羊的任务。周爷爷嘱咐了我几句,背起了他的行装就回家了。
卧场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看着羊,我想仔细观察一下羊是怎样“倒嚼”的。羊吃的草经过一夜的消化,已很少有羊倒嚼了,
一
羊卧地在太行山深山区的阜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山中种地施肥,农家肥(即人粪尿,牛驴骡马羊猪的粪便)只能背到距离村庄较近的地块。地远了要从家里往山上送粪,就费工费力很不划算,因此就只能把羊赶到地里,让羊在地里卧一夜,把粪便拉在地里,起到给土地增肥的效果。要让羊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待一夜,那它才不干呢,它饿了就想吃,而且它的属性就是喜欢寻找好吃的草和粮食作物。要它不出地边,就得必须有人看,因此就有了“看羊卧地"这么一说,而且这个“看"只能读二声,不可读四声,和看东西是两码事儿。
“看羊卧地”是一个很辛苦的差事,要一晚上不睡觉,做到一晚上不让一只羊溜出地边,那是需要很强的责任心。不光不睡觉,还要时不时绕卧场转一圈,看有逃跑意向的羊往回打一打,如果不小心,羊跑出卧场,还得赶紧追回来。这是必须的,不准你讲任何理由,这不管你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你的光线明暗,不管你卧场边的地形是陡峭还是平坦。只要一晚上没一只羊跑出卧场,没吃了卧场周边的庄稼,你就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你别小看这一只羊一晚上拉那么几十个羊粪蛋儿,尿那么几次尿,吃青草的羊粪尿是很肥的。而且卧场的大小,需要卧的地的多少也很有讲究。过去大山里放羊,一群羊一般在一百二三十只左右,羊太多了,就要再加一个人,叫打伴的(即辅助放羊的)。一个卧场羊群多了就叫卧场大,羊群少了就叫卧场小。我们这一带村庄小,有个三四群一个卧场,得两个人看羊。羊打在一块,均匀的卧下不到一亩地。如果有两三亩地一晚上卧完,就要倒两次场,也叫挪座。前半夜一座,后半夜一座,天亮后一座。挪座不能随便打,还有个决窍,人要从卧羊少的地方开始轰羊,羊被轰起来后,往人的背后走,稳下来后,就开始拉撒,这样羊粪就拉得很匀。听着羊拉撒完了,一个人在前边叫,另一个人在后边赶,挪到一个没臥过的地方,让羊慢慢地臥稳,这就叫挪座。如果一晚上只卧一座,那就很肥。但也不能一晚上不轰羊,这羊轰它一次就拉一次,轰的少就拉的少。一晚上卧一个死座地当然就很肥。庄稼长得茂盛了,人们都说“羊蹲了个死座能不肥吗!”
二
羊卧地从清明时节到晚秋的寒露节,在土地下种前,那个地块也可以卧,夏末秋初卧种荞麦萝卜的开荒地。收了秋地里没庄稼了又开始羊卧。只是在青苗占地且又阴雨连绵的季节找一个离地近且通风好的砂岗上,用木栏作个羊圈把羊圈起来,叫作扎粪。扎粪是一群羊一个圈,不多群羊合一起。扎粪一个人看羊就可以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有三个生产队,每个队有一群羊,到羊卧地时就三群羊合在一起,清明时节母羊下了羔,一群羊也有近二百只,三群羊大概在五、六百只,算一个中型的卧场,看羊需要两个人。三个队每个队两夜,轮流转着卧地。每个队都备有两件皮袄和两张毛毯,就是看羊人的装备,谁看羊就供谁用。那个毛毯是用羊毛纺成的毛线编织成的,质硬且保温度差,有一定的防雨功能。那时候每年晚秋或初冬季都有山西的口袋匠进村做毛口袋。在那没有塑料编织袋的年代,一个毛口袋就是装粮食最好的用具。做毛口袋,先把羊毛纺成线,再编织成大概七八寸宽的长条,毛口袋是四尺长两条缝合成一片,两片叠加缝起成口袋。多条缝连一起就叫毛毯。每个生产队都要缝两张这样的毛毯,供看羊用。
三
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我在吴王口高小毕业了,参加了中考后,回到家中,每天在生产队干农活儿挣工分。中考时量过身高,不记得是多高了,体重记得是八十八斤。一个八十八斤重的孩子,干农活儿不光力气小,很多活儿也干不好,经常遭到队长和大人们的训斥。有一天我们队轮到了父亲看羊卧地,我试探着说:“今晚我替你看行吗?”,父亲用不信任的目光看了看我说:“看羊很受罪,你能受得了?”我说:“我不怕受罪,让我试试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然后又找到另外一个看羊的,把我替他看羊的事说了一番,并嘱托了我几句。
和我一起看羊的是一位姓周的老年人,父亲叫他表叔,为叙述方便,我称他周爷爷。这天下午生产队还设收工,我们就提前回到了家,早早吃了晚饭,背起了生产队装备的皮袄、毛毯和自己的棉裤,天还没黑下来,就赶到了卧场,这看羊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到场不能等到天黑,天黑了,放羊的回家就看不清路了。放羊的走后,我绕卧场转了一圈把羊打定,在卧场边的一块大石板上坐定和周爷爷聊了起来。
“我没看过羊,今天是第一次,你多指教着我点儿。”
周爷爷说:“这看羊没什么巧把艺儿(即技术),不怕受罪,勤快点儿,别叫羊跑出去吃了庄稼就是好看羊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很高兴,原来看羊这么简单,我高兴地说:“表爷爷,今晚上你坐阵指挥,跑腿的事就交给我,我年轻,腿脚好使。”
听了我的话周爷爷很高兴,随即夸起了我,“你这么小,不怕受罪,就替你爹看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爹有盼头了,以后你们家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光景赖不了。”
听他这么一夸,我也挺高兴,随即拿出了我心爱的宝贝——手电筒,打着开关,放了一下亮。周爷爷说:“嗬!你还有这么个好东西,今晚上有它打羊可就方便多了。”
说起我这手电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一九六六年的年初,天气还不太暖和,我们在吴王口高小读书的部分住宿生就睡在大车店的炕上,大车店的炕占有两间房,足有五六米见方,我们分两边脚对脚睡两行,没住店的,全铺开被褥就睡满炕,有人住店了,学生们就往一块挤,有两个学生睡一铺行李的,反正不能让住店的受挤。一九六六年的三月八日晚上,我们睡得正香,睡梦中突然地动山摇,把我们惊睲,开店的老人说,是地震,快往外跑。学生们乱作一团,也不知门在那里,捎稳下后点着灯才看到了门。几天后从报上看到原来是邢台发生了大地震,周总理还到现场看望了灾民。我心想,好险,地震要离我们再近点儿就危险了,于是我利用两个周日没回家,刨药材卖了钱,用一元五角钱买了个手电筒照亮,那时的手电很稀罕,同学们都很羡慕,让我父亲知道后,狠狠训了我一顿,怨我在家庭非常困难的时期花钱买了这么一个奢侈品。
说话间天黑了下来,周爷爷让我把棉裤穿上,我说穿上太热吧?周爷爷说现在觉得热,后半夜冷了穿就冻坏了。听他这么说,我也就赶紧穿上了棉裤。当时羊卧得是刚起茬的种麦地,我们这儿麦子种得有点迟,已是寒露节了,后半夜是挺冷,可天刚黑下来,穿上个棉裤,还真不是个味,两腿迈动增加了很大的阻力。我打着手电绕卧场转了一圈,大羊倒没动,打回了几个活蹦乱跳的羊羔。转完后我又回到了卧场边那个大石板上,坐在那个毛毯上休息。稍待片刻,有羊吃草的声音,我以为是羊跑出地边吃草了,打开手电看了看,羊卧得好好的。周爷爷说,前半夜羊吃饱了,它们不会跑的,后半夜要多注意。
我随便应了一声,也没多在意,就躺在了毛毯上伸了个赖腰,望着满天的星星,辨别着各种星座的图案。卧场内又传来羊吃草的咀嚼声,而且越来越多,好像全卧场的羊在一个大草原上,用力的啃草,我实在觉得奇怪。翻身坐起,打着了手电一看,还真是,全卧场大大小小的羊,嘴都在嚼动。它们在吃什么?我感到好惊奇,就问周爷爷:“羊在吃什么?怎么它们的嘴都在嚼东西?”
“这是‘倒嚼’,羊白天吃的草有没嚼烂的消化不好晚上就返上来重新嚼烂再咽下去。”
我好奇极了,世上还有这种事,吃到肚里还能吐上来再嚼一遍。周爷爷看着我很好奇的样子就给我说起了家养牲畜的生活习性。
家养的吃草牲口分两类,一类蹄子不分瓣的,叫圆蹄牲口,比如驴、马、骡子,蹄子是圆的,吃草是一次咽下,就不往回返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直肠马肚。另外一类就是蹄子分两瓣的,比如羊,牛,蹄子是两瓣的,就要“倒嚼",吃下去嚼不烂可返上来,再嚼一次重新咽下去。而且它们的消化系统也不一样,羊、牛的胃和小肠之间多了一个球形的消化器管,里边有很多层纵向的膜页,这个器管叫“百页”,草嚼烂了就从“百页”中过去了,过不去的就返上来重嚼一次,再咽下去,老百姓把这叫作“倒嚼”。而圆蹄子牲口却没有“百页”。
我暗自思忖,怪不得毛主席让知识分子下乡,到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上了六年学,我觉得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却连农村家畜饲养最起码的知识都不知道,看来要在农村长期生活下去,还要好好向老农学习。
我正在胡思乱想,周爷爷说,该轰羊了,我心想它卧得稳稳的轰他干什么?周爷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这羊你轰它它才拉尿,你要不轰它卧着是不拉尿的。奥!我晃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于是我打着了手电学着周爷爷的样子,把全卧场的羊都轰了起来,果然听到了羊只哗哗的拉撒声。这时大概已有十一点左右,羊卧稳后,周爷爷说,你教教我,你这个手电怎样使用,我看着,羊不跑你就睡,有羊跑了,我叫你,你起来去把它打回来。
我正盼看呢,年轻人正是觉多的时候,这时我已经很困了,正想睡会儿呢。于是我把毛毯铺开,躺在上面,盖上皮袄就放心的睡起觉来。
当我睡得正香的时候,猛听得有几只羊“扑扑”,像人打喷涕似的喷了几声,全卧场的羊一窝蜂似的冲出地边向山坡上冲去。周爷爷稳稳当当地喊了几声。
“哎,哎,哎……”
羊听到周爷爷的喊声,在山坡上停住了脚步。我也被羊的大动作惊得我猛然坐了起来,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神情紧张,不知所措。周爷爷说:“没事,羊惊了,你慢慢的走过去,稳稳当当地把它们打回卧场就没事了。”
我慢慢走过去一边往回打羊,一边琢磨着“慢慢”和“稳稳当当”是什么意思。把羊赶回卧场后,我又和周爷爷坐在一起,我们谈起了刚才羊惊的事。
“这人是羊的主心骨,羊惊了,这时全卧场羊都极度恐慌,人要表现的不慌不忙,极其淡定,羊才免惊。”周爷爷说,“如果羊一惊,人也急急忙忙站起来,慌慌张张去打它,它会跑的更远。”
噢,我明白了这“稳稳当当”的意思。我又问周爷爷,全卧场这么多羊怎么一下会全部都惊了呢?
周爷爷接着给我讲了个很有趣的故事,也给我解释明白了羊惊的原因。
有一年在茨沟营的奶奶庙上,庙会上上演着很好的古装戏晋剧《算粮》,那时唱戏少,全场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戏,可一会儿有一人流清鼻涕,老擦清鼻涕擦得上嘴唇疼,就扬起头,待了一会儿,周围几个人,见他扬头以为他往天上看什么稀罕玩艺儿,也抬头看。周围见这么多人扬头看,一定有新鲜事,就也扬头,说话间全戏场的人都扬起头看,可谁也没看到新鲜事,然后人们追根寻源问出了一个笑源。这羊一神情紧张就打喷涕,有几个一惊,全场都惊,现在有个新名词儿,叫什么“随众潮"。
羊群这一惊,把我的瞌睡也惊跑了,于是我俩就聊起了天,说起了周爷爷小时候的事和解放前羊卧地的事情。
周爷爷也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比我当时还小的年龄就开始放羊和看羊卧地。在民国十几年时,我村也有三群羊,一群是村里一家首富人家的,另一群是几家比较富裕的人家合着一群,还有一群是几十家穷人,一家十几只或几只合起来的一群。
到羊卧地的时节,按羊数多少轮流卧地,有轮到卧地而不卧的,可协啇让给有卧地需,求户。冬季羊入圈,放羊的饭由羊东家管,只要羊下了地,放羊的吃饭就由卧地户管饭。,并且要约定放羊和打伴(即辅助放羊的)几口饭,几个狗,尤其是狗要说清,卧地户必须给羊群狗准备好狗食。
那些年狼多,放羊必须带狗,晚上卧地,狗还是训练好的,有上畔狗,下畔狗和平边狗,晚上羊卧定后,把狗领到固定的位置,让它各负其责,大部分训练好的狗都能忠于职守,狼看见狗不敢轻易扑进卧场叼羊。也有的狗见了狼只叫几声不敢咬狼。于是老石姓经常把没责任心的人,说成“不是个咬狼的狗”。
那时狼叼羊的事经常发生,不过狼能叼的都是不太大的小羊,大羊狼叼不动。那时看羊卧地不光能看着羊不出卧场,不吃庄稼,而且还得要狼叼不了羊,才是好看羊的。
后来又挪了一座,轰了几次羊,除挪座前叫后赶外,其他轰羊,我都没让周爷爷上场,并且隔一会儿我就巡逻一次,一晚上没一只羊跑出卧场。熬了一夜,终于天亮了,周爷爷说咱俩谁逻羊?我不懂逻羊是怎么回事?周爷爷说:“晚上两个人叫看羊,天亮了一个人看就叫逻羊,晚上看羊每个人十分工,白天早上到中午一个人六分工。”
那时我白天加早上干一天才六分工,这逻羊多半天就六分工,于是我就愉快的接下了逻羊的任务。周爷爷嘱咐了我几句,背起了他的行装就回家了。
卧场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看着羊,我想仔细观察一下羊是怎样“倒嚼”的。羊吃的草经过一夜的消化,已很少有羊倒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