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道教吧 关注:1,911贴子:4,897

回复:想和神仙聊聊天?原来这才是正确的人神沟通方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遍在性
道教是多神教。在南宋时期编成的多种科仪总集,《上清灵宝大法》等经籍中,在明代周思德的《上清灵宝济度金书》当中,都有设醮谢恩的内容。在谢神醮上,供奉多达3600分位神灵。其中有由先天道炁产生的尊神,诸如三清天尊,也有主管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城市村庄的神灵,还有主管社会行业、人生万象的神灵,这些神灵组合在一起,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形成了掌管宇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神灵的“天罗地网”。这个“天罗地网”本身是由天地、社会和个人生活编织起来的。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本来就是在这个“天罗地网”中生存和生活。道教这样的神灵的网,就让人感觉天地、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在神灵的笼罩下,无处无时不感觉受到神灵的关爱和监督。由此可见,道教的多神体系的功能,同一神教的单一神灵无处不在,实在并没有什么区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12-28 22:09
回复
    5.救世性
    道教的神灵具有救世的情怀。这个特性从老祖天师创教的过程就可以明白。《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张天师》传称汉安元年壬午岁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鹤鸣山授天师剑印,对天师说:“吾昔降蜀山,立二十四治,乃二十八宿之下圄实。阴景黑簿之司,分掌人世死生罪福。吾愍下元生人,絷绁苦魂,延累祖考,积成幽衅,令人凶折,终不成道。即在此狱之中,吾已更置福庭。经今数劫,仙僚不克,职任隳废。近有六天鬼神,血食之辈,侵夺以居,昼夜不分,人鬼无别,枉暴生民,妄罹灾害,深可痛惜。子何为吾摄邪归正,分别人鬼,各守昼夜,复典此治,以福生民,则子功无量矣。”老祖天师在听了太上老君这番话以后,“叩头谢曰:道陵性识愚憨,万劫幸遇,遭会大道,死魂再生,枯骨重肉,钦佩道旨,谨当奉行,不敢懈怠。”在这段有关太上老君授老祖天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太上老君救世的特性,而济世度人也正是老祖天师创立道教的目的。在神灵的神迹中,神灵的救世性有许多表现,例如:许真君的斩蛟龙,萨真人的收服血食的王灵官,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12-28 22:10
    回复
      6.教化性
      道生成万物,道渗透在万物之中,但是,“道”是“无为”的,道并不有为的指挥万物,而是让万物按照自己对“道”的认识来生存和发展。因此,道教的神灵并不总是有为的主宰天地,而是又具有无为的特性。神灵总是教化和引导万物来认识“道”的特点。道教的神灵不断降生到人世,通过教化的手段,启发和引导世人自觉的信道和奉道,使得正道在世界上得以畅通而行。这与其他宗教的神灵常常主宰、并且代替万物的自由意志有很大的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12-28 22:10
      回复
        五、道教信仰当中的人神关系
        《混元圣纪》记载了太上老君不断降生人间教化帝王和民众的事迹,其中说到:
        “天皇时,老君降世,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
        “地皇,老君下降为师,号有古大先生”。
        “人皇,老君下降为师,号盘古先生”。
        “太上老君博施济众,与人皇为师”。
        到祝融时,“老君降济阴,号广寿子”。
        在神农时,“老君降于济阴,号大成子”,“屈己下为帝师,付之于五运,分之于四时,助之以正万机,明之以辨百谷,变饮血茹毛之化,公众号嗣汉天师府,移块桴土鼓之音,毁穴焚巢,上栋下宇,范金合土,燔黍掰豚,制耒耜以济兆民,作陶冶以利万物,天雨粟以呈瑞,地芒稼而彰稔”。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12-28 22:10
        回复
          在黄帝时,“老君降世,居于崆峒山,号广成子”。
          在少昊时,“老君复降于崆峒,号随应子”。
          在颛帝时,“老君降于衡山,号赤精子”。
          在帝喾时,“老君降世,居于江滨,号录图子”。
          在帝尧时,“老君降世。居姑射山,号务成子”。
          在帝舜时,“老君降世,居河阳,号尹寿子”,“谈无为之理,讲离合之经”。
          在夏禹时,“老君降世,居商山,号真行子”,“爰作帝师,谈德行之经,行为国之法”。
          在商汤时,“老君降世,居于潜山,号锡则子”,“为王师,说长生之经,体自然之道”。
          直到“阳甲十七年庚申,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炁,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在武丁九年庚辰二月建寅十五日,老君降生,是为历史上的“老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12-28 22:11
          回复
            太上老君的不断降世,同其他宗教一个至上神在七天中间创造了宇宙天地社会和人比较起来,似乎非常繁琐。但是,这样的繁琐正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的体现,正是体现了道教神灵以道教化的特点。道教的神灵对华夏土地上的帝王和民众并不是取代他们的自由意志,而是教化他们以道治国安民,以道生存处世,使得人类社会循天道而行,不断发展进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12-28 22:12
            回复
              道教神仙的一切神迹活动,都是“道”的特性的生动体现。他们的品性都是“道”的特性的形象说明。世世代代的道教信徒,他们可能没有机会读到过《道德经》,他们也可能没有条件来阅读《道德经》,但是,他们就是通过崇拜的神灵,通过世代口传的神迹故事,接受了“道”的教化,接受了道教的基本神学思想,并且,在崇拜之中,以神灵的高尚品行作为自己生活的楷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传承、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12-28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