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紧扣农村党建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行动,以“四子”联动助推农村基层党建跑出“加速度”。一是压紧“担子”,夯实党建之“责”。围绕“四抓两整治”重点任务,先后召开8次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调度会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19次。紧盯省市要求,研究制定“543”基层党建工作“任务书”,下发《关于对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的通知》,实行“一月一跟进、一季一督查”,抓乡促村、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地。二是擦亮“面子”,立好典型之“杆”。坚持把“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建行动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围绕村集体经济、美丽乡村、产业培育等,建示范点、强示范片,树立了和平镇冯湾村、城关镇李家庄村等一批先进典型。采取乡镇党委所属基层党组织内部观摩、各部门党组交叉观摩、全县示范观摩方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形成比学赶超、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织密“里子”,汇聚人才之“能”。按照留任一批、内选一批、新进一批、聘用一批的“四个一批”思路措施,进一步充实村级工作力量,全县有183个村实现了“一肩挑”。通过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提名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储备换届人选,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意向性人选238人。根据省市公开选聘专职化党组织书记工作部署要求,对无合适人选的村选配37名专职化党组织书记,已全部安排到岗开展工作。四是盘活“根子”,把稳发展之“舵”。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发展思路,制定村集体经济6大类25项菜单,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集体自主“点菜”的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办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12个,涌现出一批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集体经济强村。和平镇冯湾村通过“一核多元”模式,组建劳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等5家村集体企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300余万元。城关镇李家庄村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全村耕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量化入股等多种形式,带动全村803户群众全部入股合作社,让群众真正富在了田园综合体产业链上。
榆中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紧扣农村党建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行动,以“四子”联动助推农村基层党建跑出“加速度”。一是压紧“担子”,夯实党建之“责”。围绕“四抓两整治”重点任务,先后召开8次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调度会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19次。紧盯省市要求,研究制定“543”基层党建工作“任务书”,下发《关于对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的通知》,实行“一月一跟进、一季一督查”,抓乡促村、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地。二是擦亮“面子”,立好典型之“杆”。坚持把“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建行动作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围绕村集体经济、美丽乡村、产业培育等,建示范点、强示范片,树立了和平镇冯湾村、城关镇李家庄村等一批先进典型。采取乡镇党委所属基层党组织内部观摩、各部门党组交叉观摩、全县示范观摩方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形成比学赶超、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织密“里子”,汇聚人才之“能”。按照留任一批、内选一批、新进一批、聘用一批的“四个一批”思路措施,进一步充实村级工作力量,全县有183个村实现了“一肩挑”。通过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提名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储备换届人选,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意向性人选238人。根据省市公开选聘专职化党组织书记工作部署要求,对无合适人选的村选配37名专职化党组织书记,已全部安排到岗开展工作。四是盘活“根子”,把稳发展之“舵”。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发展思路,制定村集体经济6大类25项菜单,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集体自主“点菜”的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办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12个,涌现出一批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集体经济强村。和平镇冯湾村通过“一核多元”模式,组建劳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等5家村集体企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300余万元。城关镇李家庄村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全村耕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量化入股等多种形式,带动全村803户群众全部入股合作社,让群众真正富在了田园综合体产业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