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岔吧 关注:4贴子:135
  • 13回复贴,共1

阿岔村的传说——村名的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外乡的人,一提阿岔这个村名竟感觉好奇,咋叫了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呢?相传,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祖父遗志,完成统一大业,带领蒙古大军,挥师南下,一统中原。当他的军队来到恒州,准备北渡渭水攻克兴平、咸阳两县,行至渭河岸(现阿岔村北畔)一带时,但见此地,稻田连片,纤陌纵横,岔道遍野,许多兵将不是马陷泥潭,就是迷失方向。当忽必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走出阿岔地界时,不禁仰天长叹:“啊,岔路真多矣!”这位元朝世祖皇帝真是金口玉言,他的部下干脆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阿岔村。于是这个奇特的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说起阿岔的岔路多,这里还流传着”三十一条路,三百一口井”的顺口溜。这“三十一条路”在当时可是名符其实。但这“三百一口井”却有些以讹传讹的成分。非三百个人合用一口井,也不是三百零一口井,而是这口井的边上长着三棵枝繁叶茂的柏树,取柏树的“柏”之谐音,戏言而已。这口井至今尚在,且完好无损,水质甜美,仍然在饮用。
本文:作者 何俊峰 ,司竹乡阿岔村人,生于1964年。周至文艺编辑部编辑,二曲诗社社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出版诗集《故乡听雨》。


IP属地:陕西1楼2021-01-07 19:07回复
    这个故事在百度上看到过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1-07 19:20
    回复
      关于董永的出生地,争议很多。自己的家乡,总是希望他好一点,希望能和先贤共同成长在一片土地上。


      IP属地:陕西3楼2021-01-08 11:36
      回复
        今天心情不美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1-08 11:43
        回复
          今天下午吸了一下午二手烟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1-08 18:34
          回复
            外乡的人,一提阿岔这个村名竟感觉好奇,咋叫了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呢?相传,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祖父遗志,完成统一大业,带领蒙古大军,挥师南下,一统中原。当他的军队来到恒州,准备北渡渭水攻克兴平、咸阳两县,行至渭河岸(现阿岔村北畔)一带时,但见此地,稻田连片,纤陌纵横,岔道遍野,许多兵将不是马陷泥潭,就是迷失方向。当忽必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走出阿岔地界时,不禁仰天长叹:“啊,岔路真多矣!”这位元朝世祖皇帝真是金口玉言,他的部下干脆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阿岔村。于是这个奇特的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说起阿岔的岔路多,这里还流传着”三十一条路,三百一口井”的顺口溜。这“三十一条路”在当时可是名符其实。但这“三百一口井”却有些以讹传讹的成分。非三百个人合用一口井,也不是三百零一口井,而是这口井的边上长着三棵枝繁叶茂的柏树,取柏树的“柏”之谐音,戏言而已。这口井至今尚在,且完好无损,水质甜美,仍然在饮用。


            IP属地:陕西6楼2021-01-09 11:03
            回复
              能发一下牢骚吗?我创建的吧,不让我做吧主,居然要投票竞选,真有你的百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1-09 21:25
              回复
                这个故事是阿岔代代相传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1-10 10:14
                回复
                  确实岔路很多,作为本村人也表示经常迷路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1-10 22:46
                  回复
                    今年雾霾少,生态环境正在改善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1-13 08:45
                    回复
                      外乡的人,一提阿岔这个村名竟感觉好奇,咋叫了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呢?相传,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祖父遗志,完成统一大业,带领蒙古大军,挥师南下,一统中原。当他的军队来到恒州,准备北渡渭水攻克兴平、咸阳两县,行至渭河岸(现阿岔村北畔)一带时,但见此地,稻田连片,纤陌纵横,岔道遍野,许多兵将不是马陷泥潭,就是迷失方向。当忽必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走出阿岔地界时,不禁仰天长叹:“啊,岔路真多矣!”这位元朝世祖皇帝真是金口玉言,他的部下干脆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阿岔村。于是这个奇特的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说起阿岔的岔路多,这里还流传着”三十一条路,三百一口井”的顺口溜。这“三十一条路”在当时可是名符其实。但这“三百一口井”却有些以讹传讹的成分。非三百个人合用一口井,也不是三百零一口井,而是这口井的边上长着三棵枝繁叶茂的柏树,取柏树的“柏”之谐音,戏言而已。这口井至今尚在,且完好无损,水质甜美,仍然在饮用。
                      本文:作者 何俊峰 ,司竹乡阿岔村人,生于1964年。周至文艺编辑部编辑,二曲诗社社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出版诗集《故乡听雨》。


                      IP属地:陕西11楼2021-01-13 10:05
                      回复
                        自习室位于凤城八路上尚郡1号楼30层3010室,集中地暖供热,自习室分单人间,多人间,区域有窗户,可通自然风;休息区有公共电脑、打印机免费提供。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1-14 23:14
                        回复
                          大家新年好,牛年牛起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2-15 19: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