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梦吧 关注:28贴子:9,922
  • 7回复贴,共1

【落花☆幽梦】【转载】给青年三个人生药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1-01-08 16:42回复
    出处:《胡适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发1934年6月24日《大公报》
    作者:胡适


    2楼2021-01-08 16:42
    回复
        我要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赠与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总是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你,你自会不远千里云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而未必真是他所心吉的。最好的方法是多发展他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业往往比他的职业更重要。
         第三个方子:“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信仰: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3楼2021-01-08 16:42
      回复
           但是,我记得两年前,就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哪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哪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
          对于这样失望的毕业生,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


        4楼2021-01-08 16:43
        回复
            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为什么同叫做“大学,”他校的文凭 有价值,而你母校的文凭不值钱呢?还是仅仅因为社会只问虚名而不问实际呢?还是因为你的学校本来不够格呢?还是因为你的母校的名誉被你和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所以社会厌恶轻视你的学堂呢?--我们平心观察,不能不说今日中国的社会事业已有逐渐上轨道的趋势,公私机关的用人已渐渐变严格。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也休想得着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反过来看那些认真办理而确能给学生一种良好训练的大学,它们的毕业生很少寻不着好位置。


          5楼2021-01-08 16:43
          回复
              今日的中国社会已不是一张大学文凭就能骗得饭吃的了。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从前在学校挑容易的功课,拥护敷衍的教员,旷课,闹考,带夹带,种种躲懒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了作用。躲懒取巧带来的文凭,在严格用人的标准下,原来只是一张废纸。即使这张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只饭碗,终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究在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的。能够如此反省,方才有救援自己的希望。
              “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最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虚声,社会上的奖掖只有远走过我们所应得的,决没有真正的努力而不能得着社会的承认的。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可以希望得着工作,有工作机会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绩来提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6楼2021-01-08 16:43
            回复
              -----------END--------------


              7楼2021-01-08 16:44
              回复
                @杨超越无敌
                祝您不孕不育,子孙满堂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6-17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