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也正是那一碗豆饭,带来了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事。
一碗豆饭,主角与那位名为白起的秦国将神相识,成为唯一的门下弟子。战国二百余年,因战事而死者二百万,而白起所致,可近半。然生逢乱世,欲求天下一统,唯有以战止战。白起为此,宁负深重血债,宁为千夫所指,仍征伐至暮年,最终被赐死以谢天下。至此,白起之徒顾楠,所继承的,不仅仅是战神之衣钵,还有他的梦想,即那千百年来的盛世之梦。
“代为师, 看一看那太平盛世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应该不是专门门描写医者的,但是取自原文,凑个整)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兵者,杀万人以存世人;到医者,断百病而治世人;再到师者,集万言而化世人。无论身居何职,其愿尚存,其志难移。
“ 苍天薄寡,非秦之罪。”
那一场大雪,应天道而下,秦国数百年基业,无数人为大统而付出的血汗与泪水,付之东流。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天而言,顾楠以其微不足道的力量,不断地改变着历史的原貌,心怀此志,以求盛世,或许是十分可笑的事。
在作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的古希腊悲剧中,不乏有关命运的主题。其大意盖不外乎人的自由意志与必然命运的抗争。而古希腊人对此淡然,同时以此为文化之基,科学、神学、哲学相伴发展,并创造出璀璨的近现代西方文明。但是,在这深刻的文化背景之下,西方人巧借自由之符号,妄为“物竞天择”之道,以剥削多达两千万的非洲黑奴、摧毁美洲非洲多个文明和奴役他国人民为代价,企图实现那个人之自由和一己之私利。
这不是真正的文明,不过是披着文明外皮的野蛮。
这不是与命运抗争,不过是选择在命运面前苟且。
而开辟文明征途,求得真民主、真自由、真平等,乃中华儿女之志,乃太平盛世之蓝图。她看着:历史大势,分分合合;盛景难再,梓泽丘墟;萍水相逢,终究不免别离。
但是就算孤独百年千年,顾楠宁与天道相争,与命运相争,只为代师傅看一眼那盛世。
而这,正是那些心怀天下之士的求仁,正是那五千年来为之流血牺牲的理想,正是蕴藏于中华文明精神的底色。
于此,楠以五问,问天下。
“一问,数百千年,秦国何辜?”
“二问,谢罪天下,白起何辜?”
“三问,阵死咸阳,陷阵何辜?”
“四问,世世流离,离人何辜?”
“五问。”
“天地不仁, 苍生何辜?”
“五问已毕,顾楠领死。”
只求此世太平。
盛世,长留。
好一个太平盛世!好一个欲与天公试比高!可悲!可叹。
顾先生千古!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世道,那样的盛世很难,但是我相信,它总有一天会来。”
文末,愿与诸公,同享豆饭。
余以陋评,敬谢佳文。
@diopt 起点书评区的大佬,实在有才。用心至极,感受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