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有任何关于上体考研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看到都会第一时间回复!
1、考研都考什么科目?要参加哪些考试?
首先小伙伴们要了解的是考研不同于我们以往经历过的集体性大考,类似高考、英语四六级等等只单一通过笔试卷面成绩判定合格与否的测试。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试是在每年12月会进行的笔试考试。第二阶段复试基本在初试结束后第二年3~5月期间进行的测试,需到报考院校进行面试
1.1
初试的内容一般包含公共课+专业课。英语(全国卷Ⅰ、Ⅱ)和政治为公共课。其中英语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难度稍有不同。学术型硕士考试一般使用Ⅰ卷,专业型硕士考试一般使用Ⅱ卷。
两门公共课卷面总分都是100,由国家统一命题和划线。考研成绩并不全部只看总分,要是公共课成绩没有通过国家线也是不能被录取的哦。专业课一般包含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基础一般指的是数学课这种。专业课一般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像咱们上体的话大部分专业都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专业课自主命题,基本不会涉及数学课,一般都是两门专业课(分值总分为300)。这部分可以具体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和考研大纲
1.2
复试的内容一般包含笔试+面试。
没错!这一关除了我们大中华考生最擅长的笔试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面试!要不怎么说考研也像是经历了一场小型的求职呢,除了测试你的专业知识储备之外,老师们通过面试可以更多的了解到你的性格、想法以及是否具备学术能力等等。上体近几年是没有笔试项目的,一般复试和初试的分数占比接近三七。但随着各大院校开始对复试逐渐重视,大家也不要对复试不以为然,要知道每年都会有初试排名靠前但复试表现不佳被拒之门外的!不要认为复试只是主考官们对学生的单项选择,大家也可以把握这个机会给你心仪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趁机筛选适合自己的导师以及研究方向哦~初试和复试按比例折算后的综合成绩排名,就能决定你能否上岸啦!
2、考研时间轴是什么样的?

P.S.招生简章发布的时间可能会根据该院校当年的科目调整有所不同,就像上体前年大纲进行大改提前在7月就会发布,当然也会偶尔遇到“程咬金”院校,临近考试也会突然进行调整。
在新一年的招生简章和大纲发布前,大家就参照上一年的要求进行复习。
3、如何判定我属于2021考研还是2022考研?
这个其实非常好判断,2021、2022考研这类的时间是按照你上岸之后入学的年份来确定。比如今年就是2021年备考,年底初试,2022年春季复试,最后你会作为2022届考生入学。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考研会在你大四上学期的12月份初试,考研的正式复习一般会在大三下学期开始。
考研遵循的是“-1”制度,即xx考研,指的是xx年9月入学。所以不要傻乎乎的等着大四毕业了才开始准备复习备考,一定是提前一年开始着手准备啊!!
那么今年年末要考初试的小伙伴就妥妥的属于22考生啦!
跟报名四六级的流程一样首先要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再进行线下的现场确认。
3.1网上报名:会有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流程。一般会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考生网报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照要求填写。
每一年网上都会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应届生和往届生可以根据对应流程进行报名确认。
预报名一般会在正式报名前两周开放通道。以前是针对大批应届生队伍报名考试的过分集中进行的分流措施。去年开始,往届生也可以进行预报名了。
预报名也可以当作大家正是报名前的一次排练,网络拥挤和临近报名截止日期的时候难免有些同学手忙脚乱,选错专业和公共课语言也不少见喔~预报名在确认不更改的情况下信息也是生效的,报名费用只会扣除一次。
预报名成功之后正式报名就不用管啦!(当然也可以修改或删除)
3.2
现场确认:一般在网上报名结束后,11月初左右。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
参加单独考试和参加“MBA联考”的考生到报到单位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确认截止日期与统考生确认截止日期一致。
3.3
准考证的发放:发放准考证的时间集中在考前一个月(12月)。
发放方式:下载电子版,自行打印。
3.4
考点分布:应届生一般选择本科学校或其对应的就近考点。往届生一般选择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所在地的市招生办为考点。
考上体初试不需要来上海哦!!!
(现在非当地户籍的往届生可能需要提供近期社保证明才能在其他城市考试哦,这个需要根据考点要求)
在考点分配上,是在网报的时候自行就近选择。地点基本会延续上一年的考点分配。这个时候可以找下上一年的考生,咨询考点情况,方便提前订房。
通常来说,一个考点中报考同一个院校的考生会在同一考场或临近考场,方便收发试卷。
3.5
复试考试就要从全国各地来到报考院校啦(去年疫情特殊情况除外),一般会提前1周多公布复试名单,然后就抓紧买票订房吖!
5、上体的报考条件是什么?我有资格报名吗?
招生简章写的非常清楚。极特殊情况可以给学校研招办打电话确认。注意!招生简章是必看的内容,你的专业收多少人,考什么都在里面要写的很清楚。大概内容包含拟招生专业以及计划数、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的组成、分值以及大纲、报考条件、报名办法、考试安排、毕业生就业、学费、奖励、非全日制硕士学习形式等等。
6、考研是过了国家线就行吗?
当然不是!并不是过了国家线就万事大吉,好多同学在不了解考研之前常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存在。
国家线只用于初试,内容包含三项: 总分+公共课(单科)+专业课。根据报考地区的不同分为A区国家线和B区国家线。学硕和专硕的国家线也有区别。国家线是每年研招网整理公布的重要信息。相当于一个最低及格线吧,过了国家线就有机会调剂,没过国家线就是彻底凉凉了。
以2020年学硕国家线为例

如上图所示,AB区有严格的省份划分(根据报考院校所在的省份),像上体所在的地区上海就是A类地区,一般我们报考上体的专业分类大部分为体育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等除外)。
那么按20年的这个体育学学硕的国家线,就是必须英语达到35+,专业课达到105+(专业课总体满分300),总分达到277,满足这三个标准才算是过线了。
在国家线以上,决定你能不能被报考院校收走进入复试的就是学校的分数线。
以2020年上体分数线为例

是不是一下子比国家线恐怖很多了?
比如赛事专业的总分要求是345,英语单科60,专业课单科200,每一项不达标都是无法进入上体的复试滴。
所以很多小伙伴总分可能很高,但英语没达到60,依然没希望,阔怕不!
还有就是,这个分数线不像四六级有一个固定及格标准,是按照当年初试排名和进入复试的名额划定的。
请认真看这个
比如某校某专业计划招生20人,其中10人是推免生(即保送),10人是统考生。假定复试录取率是1:1.5,那么在所有报考该校该专业的并且过了国家线的人中,会放15个人进来参加复试。接下来就根据分数排名,第15名的总分就在复试分数线上下。(当然有时候可能英语线还会刷掉前面几个,总分线会再降一降,这个就···比较玄学了···)
当然,如果你的成绩在国家线之上,一志愿的专业分数之下,也还有往其他学校调剂的可能,这个咱们可以等初试完再慢慢研究。
7、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自从去年上体专硕也改为3年制之后,其实区别真的越来越小。
而且专硕现在毕业想落户上海,也可以按照应届生打分落户政策,条件基本都满足。
在考试要求上,专硕可能英语要求比学硕低一点点,招生人数多一些。
如果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硕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专硕对比,复试专项考察分数占比稍有区别,学硕大概是20%,专硕30%。(去年疫情线上复试,属于特殊情况)
1、考研都考什么科目?要参加哪些考试?
首先小伙伴们要了解的是考研不同于我们以往经历过的集体性大考,类似高考、英语四六级等等只单一通过笔试卷面成绩判定合格与否的测试。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试是在每年12月会进行的笔试考试。第二阶段复试基本在初试结束后第二年3~5月期间进行的测试,需到报考院校进行面试
1.1
初试的内容一般包含公共课+专业课。英语(全国卷Ⅰ、Ⅱ)和政治为公共课。其中英语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难度稍有不同。学术型硕士考试一般使用Ⅰ卷,专业型硕士考试一般使用Ⅱ卷。
两门公共课卷面总分都是100,由国家统一命题和划线。考研成绩并不全部只看总分,要是公共课成绩没有通过国家线也是不能被录取的哦。专业课一般包含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基础一般指的是数学课这种。专业课一般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像咱们上体的话大部分专业都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专业课自主命题,基本不会涉及数学课,一般都是两门专业课(分值总分为300)。这部分可以具体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和考研大纲
1.2
复试的内容一般包含笔试+面试。
没错!这一关除了我们大中华考生最擅长的笔试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面试!要不怎么说考研也像是经历了一场小型的求职呢,除了测试你的专业知识储备之外,老师们通过面试可以更多的了解到你的性格、想法以及是否具备学术能力等等。上体近几年是没有笔试项目的,一般复试和初试的分数占比接近三七。但随着各大院校开始对复试逐渐重视,大家也不要对复试不以为然,要知道每年都会有初试排名靠前但复试表现不佳被拒之门外的!不要认为复试只是主考官们对学生的单项选择,大家也可以把握这个机会给你心仪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趁机筛选适合自己的导师以及研究方向哦~初试和复试按比例折算后的综合成绩排名,就能决定你能否上岸啦!
2、考研时间轴是什么样的?

P.S.招生简章发布的时间可能会根据该院校当年的科目调整有所不同,就像上体前年大纲进行大改提前在7月就会发布,当然也会偶尔遇到“程咬金”院校,临近考试也会突然进行调整。
在新一年的招生简章和大纲发布前,大家就参照上一年的要求进行复习。
3、如何判定我属于2021考研还是2022考研?
这个其实非常好判断,2021、2022考研这类的时间是按照你上岸之后入学的年份来确定。比如今年就是2021年备考,年底初试,2022年春季复试,最后你会作为2022届考生入学。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考研会在你大四上学期的12月份初试,考研的正式复习一般会在大三下学期开始。
考研遵循的是“-1”制度,即xx考研,指的是xx年9月入学。所以不要傻乎乎的等着大四毕业了才开始准备复习备考,一定是提前一年开始着手准备啊!!
那么今年年末要考初试的小伙伴就妥妥的属于22考生啦!
跟报名四六级的流程一样首先要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再进行线下的现场确认。
3.1网上报名:会有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流程。一般会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考生网报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照要求填写。
每一年网上都会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应届生和往届生可以根据对应流程进行报名确认。
预报名一般会在正式报名前两周开放通道。以前是针对大批应届生队伍报名考试的过分集中进行的分流措施。去年开始,往届生也可以进行预报名了。
预报名也可以当作大家正是报名前的一次排练,网络拥挤和临近报名截止日期的时候难免有些同学手忙脚乱,选错专业和公共课语言也不少见喔~预报名在确认不更改的情况下信息也是生效的,报名费用只会扣除一次。
预报名成功之后正式报名就不用管啦!(当然也可以修改或删除)
3.2
现场确认:一般在网上报名结束后,11月初左右。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和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
参加单独考试和参加“MBA联考”的考生到报到单位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确认截止日期与统考生确认截止日期一致。
3.3
准考证的发放:发放准考证的时间集中在考前一个月(12月)。
发放方式:下载电子版,自行打印。
3.4
考点分布:应届生一般选择本科学校或其对应的就近考点。往届生一般选择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所在地的市招生办为考点。
考上体初试不需要来上海哦!!!
(现在非当地户籍的往届生可能需要提供近期社保证明才能在其他城市考试哦,这个需要根据考点要求)
在考点分配上,是在网报的时候自行就近选择。地点基本会延续上一年的考点分配。这个时候可以找下上一年的考生,咨询考点情况,方便提前订房。
通常来说,一个考点中报考同一个院校的考生会在同一考场或临近考场,方便收发试卷。
3.5
复试考试就要从全国各地来到报考院校啦(去年疫情特殊情况除外),一般会提前1周多公布复试名单,然后就抓紧买票订房吖!
5、上体的报考条件是什么?我有资格报名吗?
招生简章写的非常清楚。极特殊情况可以给学校研招办打电话确认。注意!招生简章是必看的内容,你的专业收多少人,考什么都在里面要写的很清楚。大概内容包含拟招生专业以及计划数、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的组成、分值以及大纲、报考条件、报名办法、考试安排、毕业生就业、学费、奖励、非全日制硕士学习形式等等。
6、考研是过了国家线就行吗?
当然不是!并不是过了国家线就万事大吉,好多同学在不了解考研之前常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存在。
国家线只用于初试,内容包含三项: 总分+公共课(单科)+专业课。根据报考地区的不同分为A区国家线和B区国家线。学硕和专硕的国家线也有区别。国家线是每年研招网整理公布的重要信息。相当于一个最低及格线吧,过了国家线就有机会调剂,没过国家线就是彻底凉凉了。
以2020年学硕国家线为例

如上图所示,AB区有严格的省份划分(根据报考院校所在的省份),像上体所在的地区上海就是A类地区,一般我们报考上体的专业分类大部分为体育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等除外)。
那么按20年的这个体育学学硕的国家线,就是必须英语达到35+,专业课达到105+(专业课总体满分300),总分达到277,满足这三个标准才算是过线了。
在国家线以上,决定你能不能被报考院校收走进入复试的就是学校的分数线。
以2020年上体分数线为例

是不是一下子比国家线恐怖很多了?
比如赛事专业的总分要求是345,英语单科60,专业课单科200,每一项不达标都是无法进入上体的复试滴。
所以很多小伙伴总分可能很高,但英语没达到60,依然没希望,阔怕不!
还有就是,这个分数线不像四六级有一个固定及格标准,是按照当年初试排名和进入复试的名额划定的。
请认真看这个
比如某校某专业计划招生20人,其中10人是推免生(即保送),10人是统考生。假定复试录取率是1:1.5,那么在所有报考该校该专业的并且过了国家线的人中,会放15个人进来参加复试。接下来就根据分数排名,第15名的总分就在复试分数线上下。(当然有时候可能英语线还会刷掉前面几个,总分线会再降一降,这个就···比较玄学了···)
当然,如果你的成绩在国家线之上,一志愿的专业分数之下,也还有往其他学校调剂的可能,这个咱们可以等初试完再慢慢研究。
7、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自从去年上体专硕也改为3年制之后,其实区别真的越来越小。
而且专硕现在毕业想落户上海,也可以按照应届生打分落户政策,条件基本都满足。
在考试要求上,专硕可能英语要求比学硕低一点点,招生人数多一些。
如果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硕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专硕对比,复试专项考察分数占比稍有区别,学硕大概是20%,专硕30%。(去年疫情线上复试,属于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