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10日,2021年第九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出席并以“突破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瓶颈”为题发表演讲演讲。
连平表示,据十四五规划建议,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两万美元,比现在翻一番。那么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速至少要保持在5%左右。因此,我国经济必要要找到增长的内在潜力。
连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但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改革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他指出,改革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比如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等,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连平认为应推进土地的市场化,使其能够迸发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连平以宅基地为例,认为若宅基地的可流转,则能够在未来10-15年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农村存量宅基地,大体可分成两部,一部分是闲置宅基地,一部分是存量宅基地。闲置宅基地意味着土地基本上没有人在使用了,是闲置和荒芜的。据连平引述的数据,我国农村宅基地近17万平方公里,去除掉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闲置宅基地,则存量宅基地有15万平方公里。
“这15万平方公里的宅基地如果说能够进行流转的话,假设每年释放1%(1500平方公里),则超过了当年的整个房地产用地规模,当年房地产用地再加上释放的1%的规模。再按照不同的城市所占的比重,我们来进行估算,能够给土地市场交易带来的增量是三万多亿”,连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