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长期缺乏实践mirroring的对象还是成问题的,现在等于是我意识到并且接受了自己思维的单向性,单向性在于虽然自己可以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但难以从实际的社交中以合时宜的方式沟通彼此的需求。究其根本,我依然觉得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觉得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是必要的,一来可能是长期环境对表达的抑制,二来是一直追求的客观性过度侵占了主观的空间。
在场景模拟中我常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己能表述出来的主观需求真的很有限,又比如过度的客观表达会显得自己不近人情又阴阳怪气,好像总在意有所指。我也探索过自己的意有所指是否存在防御机制的成分,因为这些表达异常对我而言同样是有效信号,但我仍然无法深究其中到底有哪些情绪,也无法从情绪中挖掘出自己的根本需求。想来人是很复杂的动物,刨根问底通常是无果的。
今天上课讲到依恋模式,我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同样无法厘清自己是如何从童年相对安全的依恋模式转变成现在无法定性的状态的。我认为自己属于多种的混合,可能回避型依恋的成分比较高,偶尔也有焦虑依恋和无序的特征。我猜测焦虑来源于依恋对象在心理上的忽远忽近;回避和无序来源于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忽高忽低,缺乏一致性,同时也有心理需求长期没有被满足的缘故。而无序助长暴力,不论是那种形式都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也需时时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