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伙伴吧 关注:31贴子:1,524
  • 0回复贴,共1

去了趟医院,结果看懂了「需求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办公伙伴资讯中心】今天,在进入正文之前,咱们先来做个思考题。
某天,一个3岁的小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玩玩具提不起兴趣,家长一看,非常着急。连忙打电话给了孩子的外婆、爸爸、姑妈和姐姐,一起陪同去了儿童医院看病检查。
检查后医生说,就是普通的感冒,这时,医生手里有4个解决方案。
不开药,让孩子回家休息
开药
在医院进行输液
给孩子打针治疗
这4个方案最终的结果都能让孩子健康恢复,假如你是医生, 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
记住你的答案,文末揭晓。
在互联网行业,「需求」是有魔力的一个词,它可以让临近下班的开发瞬间崩溃,可以让从0-1的产品彻夜难眠,可以让用户、运营感觉很痛。
需求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在互联网公司,挖掘需求是一个很普遍的能力,那什么是需求?
举个例子,你去沙漠,途中非常口渴,你就产生了喝水的需求,即使有人矿泉水卖你800块一瓶,你还是会卖,但是当你喝完之后,第二瓶即使半价,你也不会买了,因为你的需求已经被解决了。
需求直白的说就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特定的问题,且这个问题是可以被验证解决的。
为什么需求要是「可以被解决的」,比如,你在沙漠感到口渴,但以前在沙漠卖水的人发现,卖钻石更挣钱,他转行了,你这个需求,就无法靠买矿水来解决。当然,你可以尝试去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叫人给你送来,或是自给自足,所以它一定是会被解决的。
需求不是单方面,或是某一个维度,它是立体的。
对于卖水的人来说,他要转行,这业务需求,因为钻石更值钱(商业层面)
对于徒步的人来说,口渴这是个人需求(用户层面)
对于卖矿泉水这件事来说,这是产品需求,同时还可以卖雪糕、卖果汁、卖汽水(产品层面)
在这三者的立方体之间,有一个平衡点是能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那这一点就是真正的需求。
ThoughtWorks做了一个定义:需求,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建立在商业、技术(产品)、用户之间的一组动态的、待验证的假设。
而要去验证这个假设,就要不停的在试错中学习,逐步迭代,逼近直找到案与问题、产品与市场“契合点”的过程。
所以,需求不是显性的,是需要被看见,被挖掘,被反复验证迭代的。
马洛斯提出了5个需求的层级理论,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 — 自我实现需求
这主要是针对个人层面来制定的层级,而在互联网行业的需求不仅是个人的、层级式的,同时还是立体的,主要分为3个维度:业务需求、用户需求、产品需求。
举个例子:
今年因为疫情,特别是上半年,大部分员工都是在线上办公,ZOOM这一款产品也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对于zoom这家企业来说,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可靠、稳定、极致用户体验的视频会议平台就是业务需求,业务需求通常表现为企业(产品拥有者)的愿景与目标。
Zoom主要服务于B端企业,因此,不仅要考虑个人的使用者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组织相关干系人的需求。组织需求,想要公司级大型远程会议的流畅音视频效果;员工需求,觉得形象不佳,不敢打开视频;远程员工的需求,家里乱不好意思打开视频,这类需求主要区分为用户需求。
多说一句:B、C端用户需求的最大区别在于,C端产品的用户会相对单一,只用产品使用者,而B端产品不仅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相关干系人的需求,采购者不一定的使用者,通常来说B端的产品服务,本质都是为了降本增效。
而技术/产品的需求,通常指数字化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和质量的要求。比如,支持1000人的线上会议,打开摄像头开会时会开启美颜,自动添加虚拟背景等。
了解什么是需求,以及需求的分类。那我们来说一下,需求分析到底分析什么?
我们通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需求(问题域)与具体的解决方法(方案域)混淆。
小明说他肚子痛,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就是,给他吃点药。但实际上,他只是今天考试有点紧张,引发肚子痛。所以,了解到小明是因为紧张引发的肚子痛,解决方法就不只吃药这一种,解决路径非常多。比如,打一顿就好了(开个玩笑)。
所以需求分析,先是找到真正的问题,并为问题找到真正的解决案。
如何定义问题,其实我之前有一篇文章提到过,问题,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站在不同位置,每个人的理想愿景是不一样的,所有要结合这个相关干系人的理想与现状,中间的那条小水沟就是正确的问题。
那如何为正确的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案?
我们上面有提到需求的三个方面(用户需求、产品/技术需求、业务需求),我们反推回来,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就是应该去满足这三者的需求。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不过,从实际操作性的角度还有一个层面是需要去考虑——现有资源。
基于现有情况、现有资源能提供做目前问题的最优解,就是一个正确的方案。
最后,我们再回到一开始医院的场景中,面对家长非常紧急的需求,在大队伍风尘仆仆赶到医院,就可以看出这位家长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担忧程度是高于普通家长的,所以相对于时间、金钱、效果,优先级最高的一定是效果,让孩子立即好转,因为医生在这里面对的不仅是“患者”更是某种意义上的“客户”。
所以,我选C。
以上。


1楼2021-01-20 14: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