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513贴子:1,148,816
  • 16回复贴,共1

《道德经》百姓知道越多知识,烦恼就越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目不研究,没有讲清楚,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几近问道于盲,老子提倡百姓没有知识,为什么老子不提倡,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老子提倡百姓没有知识吗?如果老子真的提倡了,就一定有老子的道理,事实上,阻碍人智慧生发的关键在于社会权利和知识的学习,学得越多,受到思想的束缚就越严重,给自己建立起来的条条框框就越多,为什么这么讲,年轻人,不讲武德,很多人都是不按套路和规则出牌的,那么按照秩序出牌的人就容易吃亏。
其实教育的弊病就是次序搞错了,以前是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是赚钱作弊为了学历也,人才储备根本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提高,反而成为滋生学术造假和学历生成的生产线。
教育的目的和方式一定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不是照同一个模子往出复刻,就连计算机都知道自己要进化,人则没有这样的主观意识;因为生活得太安逸了。
老百姓没有知识不等于没有智慧,相反民风淳朴就是对黎明百姓最好的赞誉,很多人没有诗书传家,但是憨厚老实,勤劳节俭,相互合作的家风,让无数农民子弟成为建设祖国的排头兵。
知识是限制人启迪智慧的数据垃圾,当代的人,能够接触到的数据量是以前人的数倍,但是没有前人的专注和专一,无论是顾炎武,林语堂、蔡元培,以及陈寅恪,或者钱钟书,哪一个学者治学之风不让人感动,还有很多行为艺术的人,也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用青春演绎人生的意义,人生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星辰大海和诗和远方。
如果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那么一定是把知识刻在了骨子里,《大江大河》宋运辉一个农村的孩子,为国家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而且领先国外几十年,实业救国,用技术壁垒为中国腾飞赢得先机。
詹天佑也从西方学习先进的铁路技术,矿藏冶炼技术,一度开启了中国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第一步,并且主张修建属于国人的铁路,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前提下,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众生无明,绝大多数的百姓,并不需要太多知识,只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的身体;以及一家团圆的社会氛围而已。
人都有从众心理,没有人能够真正分辨出来真假、是非、善恶,只不过凡事站队,屁股决定脑袋,数人头的公平,所以,知识是否被引用,应用才是关键,不在乎会被四书五经,而是把其中的道理贯穿到自己生命中。
《大染坊》陈六子一天书没读过,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商人,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一个可以为了民族事业,付出自己生命的人,可见知识和是否能够产生智慧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文化造就格局,其实有知识只是前提,更重要把知识转化成内在的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儒释道、老庄易,无一不强大自身,但是理论的力量很局限,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懂得其中三昧。
那么老子说百姓不应该具备太多知识,我想更多是老子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就通透了。
题主偷换概念,把老子理想国中的情景,放到更大的立场和范畴中讨论细节,这种讨论毫无意义,因为角色、立场、要素、条件的变化,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老子的不想让百姓知道更多知识,和皇帝、社会权力下的历史、文化、宗教都一样,不需要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泄漏出去,否则在治理过程中有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记得《大明1566》关于皇帝让严嵩给“六心居”题字,然后改名字“六必居”,并且敲打严嵩,不得生二心,和如来敲打孙悟空一样(真假美猴王),就是孙悟空自己撂挑子不干了,打了师傅借六耳猕猴之手,出心中的怨气。
老子主张,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主张无为,水善万物而不争,当权者像水一样滋润万民,同样,全社会人要以和为贵,要知天命;尽人事;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要究竟圆满,不二法门。
老子并不是一个刻意讲道理的人,而是让所有人明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性,以及顺势而为和倒行逆施之间的关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还明确告诉所有人,天之道,损不足丰有余,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人大、地大、天大,道大。同样,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如果说心是最重要的东西;比脑子还重要;那么,知识就是我们欲望的起源;越知道越多;越焦虑,想要得到更多,但是更多就一定幸福吗?不一定,老子讲,知足常乐,根本不在乎我们得到更多,而是我们可以给别人更多价值和意义。
人自私是本性,但是修行就是对抗本能的存在,没有一个人把自私演绎到底,否极泰来,自私的人也有人性的善,即使是一丝也有,再无私的人,也会有为自己考虑的瞬间。
毫无疑问,当今社会,知识更多人,但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更是有清醒的头脑,缜密的分析,以及坦然自若,泰然处之的感觉,才能让我们在竞争中脱引而出。
学习老子《道德经》必读,读的过程中,不要说文解字;扣字眼,去理解其中的情景、场景、以及特殊环境下的运转规律,把道看成规律、智慧和真理,不要把自己陷在道本身的状态和叫法上。一个道有千万种解释,也仅有一个内涵,那就是真理,通往觉醒智慧的路。
更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1-22 01:22回复
    ,原来如此,孙悟空自己拔毛变猴子,打师傅,别人知道了不敢说,佛祖编造了个,孙猴子给来了“死无对证”,把所谓“六耳猕猴”给打死了。
    哈哈,作者厉害,读者更厉害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1-22 08:08
    收起回复
      重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22 23:40
      回复
        这要于实了知,何为知?何为智?何为慧?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1-01-22 23:55
        回复
          老子提倡百姓没有知识了吗?


          IP属地:山东8楼2021-01-23 07: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