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吧 关注:377,379贴子:5,460,275

大家来思考未来会如何博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都知道,截止目前全国商品房总价值已经超过430万亿,足够31亿人居住。
房地产被当成支柱性产业后就早已不再是居住属性的产品,而是金融产品。
这个类似于以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但又不能让这泡沫破解。
如果强行让商品房回归到居住属性,那商品房早已够全国人民居住,到时候直接是断崖式下跌。
如果让商品房继续保持金融属性,那还会继续持续上涨。因为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即能防止商品房继续金融化,又能让商品房回归到居住的本质?
以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23 19:26回复
    先问是不是,房价没有泡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23 19:40
    回复
      一个皮民哪来这么多指点江山,开发商只有10%左右利润,谈何泡沫,要是有冒泡钱都被谁赚走了你说出来啊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1-23 19:43
      收起回复
        全国的人民币也很多,为什么还有穷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1-23 21:16
        回复
          貂撕买不起房子就别买,求你们买了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1-23 21:25
          收起回复
            什么叫够?人均20平够,还是50平够,还是100平够。现在一线城市卖的好的都是学区房和改善型,哪有够这一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23 21:52
            回复
              只许商业房企建高价值房。中产和富人才买的起住的起的,别墅和一些商场之类。(这些留给他们用来炒)
              新加坡还形成以组屋为主、私宅为辅的住房供给结构。82%以上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仅有不到18%的高收入家庭和外国人住在开发商建设的私人住宅。组屋类型多元,不仅有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组屋,还有面向“夹心层”家庭提供设计更好、面积更大、配套更全的EC(执行共管公寓)和3-Gens(三代同堂)公寓,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组屋价格不到私人住宅的1/3,房价收入比始终维持在5.5左右,私人住宅的房价收入比约为21,均远低于香港(47)、北京(44)和上海(44)等亚洲发达城市,居民购房压力较小。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1-23 21:55
              收起回复
                印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1-23 22:06
                回复
                  不懂装懂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01-24 03:46
                  回复
                    很简单,拆分大城市,大城市搞卫星城,跟雄安一样,人口迁走300万,除了上海,北京其他不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1-24 06:05
                    回复
                      做好数据化系统,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房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1-01-24 06: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