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吧 关注:3,851,233贴子:95,128,693

解读世界三大禁曲的神秘故事(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三大禁曲——《忏魂曲》、《第十三只眼睛》、《黑色星期天》,不过希望你心情不好时不要听。以前看了一个心理学网站上推荐这歌时说,根据研究听这个自杀不是乱说的,真的有依据的。这三首现已经失传了,惟一能找到的就是《黑色星期五》,但早就不是原版了,不过听起来不错,不妨听听  



1楼2010-02-28 06:29回复
    “死亡三部曲” 与许多厌世轻生者的自卑心理相似,世间有这样一类音乐,它本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因为从它问世的那天起就仿佛被上帝施了咒语。它悄无声息的来,却轰轰烈烈的带走一个接着一个的死讯。因为它的存在,万事讲求唯物、科学的年代竟对一宗宗离奇的“音乐杀人案件”束手无策。只要有它在的地方,死亡的气息就始终笼罩在周围,脆弱、胆怯的人甚至闻名丧胆、惶惶不可终日。倘若原版还在的话,音乐真的能杀是有可能的。此时,说信与不信已经不在重要了,因为世间没有绝对的真与伪。更何况真正的原版早已被欧洲各国联手销毁了。众多前仆后继的自杀者也许并非夸大其词,但在传说中公认的“上帝诅咒的三首歌曲”却分别是:《忏魂曲》、《第十三只眼睛》和《黑色星期天》(又《绝望的星期天》)。
             禁曲之一《忏魂曲》,曲作者是美国人,据说曲成之时既是他的忌日,一首看似悉数平常的宗教赎罪曲,却导致自杀者数以千计,故又被命名为《恶魔曲》。 自杀者无外乎是最虔诚的教徒,他们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时,又越发不堪忍受痛苦的现实生活给予自己的报应和惩罚,于是纷纷选择了结苦难的一生,教徒们相信天堂的存在,对上帝召回更是欣然接受。在《忏魂曲》歌声中,死亡不再可怕,它来得越早,就意味着解脱得越早,教徒们纷纷迫不及待的离开人间地狱、升入理想中的天堂。当下的人们无法体会《忏魂曲》背后无数个逝去灵魂的心境,我们没能相继的了结生命,并不是因为心胸坦荡,在流淌着冰冷的眼泪的世界里,罪恶仍然充斥在周边的每个角落,只是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暗红色的心脏早已麻木了。 


    2楼2010-02-28 06:30
    回复
      禁曲之一《第十三双眼睛》,在西方无外乎是个恶毒的名字,13是不详的数字。在西方,尤其是宗教领域波及的地方,没有人喜欢这个数字,因为他象征着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他无情的出卖了耶稣,使耶稣被痛苦的钉在十字架上。于是13象征着不幸与受难


      3楼2010-02-28 06:33
      回复
        《第十三双眼睛》相传起源于非洲的原始部族,是一种诡秘的音乐,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已不可考,但据说大约60年前,有个部落的人在听了此曲之后,不约而同的集体自(百度)杀,出于这个原因


        4楼2010-02-28 06:34
        回复
          《第十三双眼睛》被(baidu )止演唱,官方联手销毁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谱,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谱侥幸存留下来。后来,大概在1991年的时候,一位知名的音乐家偷偷的买下并收藏了它,也许他起初是出于好奇,并没有相信之前的传说,于是回家自弹自唱,而当他反复听了仅存的片断曲谱之后,竟匆匆的烧掉了手中的谱子,从窗子纵身跳下,从那以后,与《第十三双眼睛》相关的一切消息随着曲谱的绝迹而彻底消失。《第十三双眼睛》是一双咒怨的眼睛,凡接触它的人仿佛都被死神凝视着,直到听者一个个乖乖的投入死神的怀抱,没有人知道这双眼睛究竟残害了多少生命,但仅从名字上已经能够作出推断,与接受上帝召唤的《忏魂曲》不同,《第十三双眼睛》是邪恶的诅咒,当你听到了它,便看见了那双眼,你别无选择,受难是你的归宿。
          


          5楼2010-02-28 06:34
          回复
            禁曲之一《黑色星期天》,它触摸着你的灵魂,深入你的心灵,对你拉扯、对你咆哮、对你低吟,又像是一个白色的幽灵在古墓丛中滴着冰冷的眼泪,隐隐向你诉苦,刺痛着你的灵魂和心灵。有这么一个传说,听过《黑色星期天》的人都会自(百度)杀。这是一种心灵的振颤,是一种诡异的创伤,是一种不可名状的阴晦,是一种哀悼的共鸣,是一种奇异的魔幻,是一种郁悒的积累,是一种灵魂的漂流。虽然这首曲子至今尚存,但已经被做了很大的改动,虽然听起来依然有巨大的悲哀感,但远远不及原曲。即便是现存的改动后的曲子,心理承受力差的听后依旧可能会自杀,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心理效果。现在能听到的《黑色星期天》,虽然依然很伤感,但是曲子已经被改动过很多了。即便如此,它仍旧可以堪称魔曲,心在颤抖,不知道为什么,泪水已经大片大片地模糊了我的面颊,仿佛山洪暴发,无可阻止。原版的《黑色星期天》是一首47分13秒的歌,主要由钢琴伴奏。据说,听完的人,没一个能笑的出来,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等。因此,如果现在你们听到《黑色星期天》,并非它的魔力不再,而是已经不再是原版了。


            6楼2010-02-28 06:35
            回复
              《忧郁的星期天》(英语:Gloomy Sunday,匈牙利语:Szomorú Vasárnap),也译作《黑色星期天》,世界三大禁曲之一,是匈牙利自学成才的作曲家赖热·谢赖什(Rezs? Seress,1899-1968年)谱写于1933年的一支歌曲。据说,《忧郁的星期天》是赖热·谢赖什和他的女友分手后在极度悲恸的心情下创作出来。由于歌曲中流露出慑人心魄的绝望神绪,数以百计的人在听了它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支歌遂被冠以“匈牙利自杀歌”的称号,甚至一度遭到了BBC等国际知名电台的禁播。但是,并没有实质法律文献、期刊和出版物能证实该自(百度)杀数字。 


              7楼2010-02-28 06:39
              回复
                一、创作及发行的背景:
                     1933年(也说是1932年),匈牙利人赖热·谢赖什在失恋两周后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于法国巴黎写下这首曲子。他是个个头矮小、长相猥琐、有些诙谐的犹太人。据说他在布达佩斯一个叫Akácfa(意为Little Pipe小管道)的餐厅做钢琴师,但他只能用右手弹,左手弹并不便利。他因《黑色星期天》而成名。他想以此挽回与女友洛伊娜的关系,不料女友自(百度)杀了,只留下一纸写着“Szomorú vasárnap”(黑色星期天)的纸片。当然他成名后有很多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去看他。后来一个美貌妇人海伦与富有的军官丈夫离婚并嫁给了他。他于1968年在布达佩斯跳楼自(百度)杀。
                


                8楼2010-02-28 06:40
                回复
                  这是传说中听了就会自(百度)杀的歌,听后造成100多人自(百度)杀的乐曲《黑色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当时被人们称为“魔鬼的邀请书”,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百度)杀,因而曾被查禁长达13年之久。关于作曲家本人创作曲子的动机,连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也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据说最后的完整版现在保存在美国俄亥俄洲的一所音乐大学的保险柜里锁着。
                  


                  11楼2010-02-28 06:43
                  回复
                    有记载第一个自(百度)杀的人是一个英国的一位军官,他在家里一个人安静地休息,无意中就开始听邮递员送过来唱盘,第一首乐曲就是鲁兰斯·查理斯的《黑色星期天》,当他听完这首曲子以后,他的灵魂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不一会,他拿出家中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枪声响起的同时,还正放着那首《黑色星期天》,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死亡线索。警方经过彻底调查和推测,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他确实属于自(百度)杀,但这首《黑色星期天》是间接杀手,并警告人们不要去听这首乐曲。因为警方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也差点有人自(百度)杀。接着这件事就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惊恐而好奇,不少自认为心理素质可以的人好奇地到处搜集并亲身体验,去探险。其中一位美国的中年男子,听了几遍这首《黑色星期天》以后,开枪自(百度)杀,在他的遗言中写道:“请把这首曲子作为我葬礼的哀乐”。接着类似自(百度)杀消息一个接一个,从欧洲到美洲,到亚洲,整个世界为之恐慌。
                    


                    12楼2010-02-28 06:45
                    回复
                      美国纽约市一位开朗活泼的女打字员与人闲聊时,听说《黑色星期天》如何使人伤感,便好奇地借了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有去上班,人们在她房间发现她已自(百度)杀身亡,唱机上正放着那张《黑色星期天》的唱片。她在遗书中说:“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这首曲子就是我的葬礼曲目。”在华盛顿,有位刚成名的钢琴演奏家应邀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并为来宾演奏。席间一位来宾突然接到她母亲车祸身亡的长途电话,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便请钢琴家为其母演奏《黑色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极不情愿地弹了这首曲子,刚演奏完毕,便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扑倒在钢琴上,再也没有起来。在意大利米兰,一个音乐家听说了这些奇闻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星期天》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便试着在自己客厅里用钢琴弹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钢琴旁,并在《黑色星期天》的乐谱上写下这样的遗言:“这乐曲的旋律太残酷了,这不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曲子,毁掉它吧,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丧命。”
                      


                      13楼2010-02-28 06:49
                      回复
                        由于自(百度)杀的人越来越多,美、英、法、西班牙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星期天》。


                        14楼2010-02-28 06:52
                        回复
                          在发生了如此多的离(百度)奇自(百度)杀后


                          15楼2010-02-28 06:54
                          回复
                            刊登了一条新(百度)闻,标题是“过百匈牙利人在《忧郁的星期天》的影(百度)响下自(百度)杀”。这条新闻一出,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欧美的不少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灵学家都来探讨这支歌曲的影响,但并无法对它做出完满的解释,也不能阻止自(百度)杀的继续发生。更具传奇意义的是:1968年,本曲的作者谢赖什最后也以跳(百度)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当时年迈的他因为怨(百度)叹自己无法再创作出像《忧郁的星期天》这样优秀的作品而感到极度的绝(百度)望。


                            16楼2010-02-28 06:56
                            回复
                              三、遭到禁播、重新流行:
                              由于《忧郁的星期天》的负面影响对听者具有极为消极的心理暗示,英国广播公司最先决定禁播它。随后美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电台也纷纷效仿BBC。多国的电台还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决议是在欧美联合抵制《忧郁的星期天》,据说自(百度)杀案发率果然因此下降了许多。
                              


                              17楼2010-02-28 0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