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天,我的肺结节手术,就满一个月了。遵照医嘱,今天我到本地的医院去拍了一个胸片儿,我把胸片儿的报告发给了戴主任。我问戴主任有没有问题,戴主任很快回复说很好。 @重庆戴纪刚
我是1月3号在新桥医院住的院,1月5号做的手术。
我发现这个磨玻璃结节的过程是这样的。2020年8月8号,因为我平生还没有照过胸部CT,所以那天就照了一个胸部CT,CT报告里CT老师没有说结节的尺寸,只是这样表述:右上肺尖部小片影,多为炎性可能,建议治疗后复查。
我回头把这份报告拿给给我开CT检查单的呼吸科老师看,呼吸科的老师说你这个没什么,很多人都有,不用管它。从此,我就几乎把这件事儿忘了。——现在回过头想起来,这位呼吸科的老师太不负责任了。既然CT检查老师已经在报告里边儿建议治疗后复查,为什么呼吸科的老师不要求我治疗后复查呢?为什么不给我开治疗的药呢?反而说不用管它?
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对你自己怀疑的身体状况,不管你的首诊老师怎么样说,你都应该找另外一位医生,或者是上级医院的医生,再诊断一次。
好在两个月后十月份的一个手术,让我重视起这个结节来。10月16号的腹股沟疝手术,必须做胸部CT,这次的CT报告明确的说,右上肺尖部有结影,而且标明了尺寸,11*8mm。
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师在我的出院证上特别注明,关于这个右上肺尖部的结影,建议治疗后复查。
于是我开始在百度上查,越查心里越紧张。然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在成都这边儿在中国西南地区都数得上的两个大型医院里找了六个专家,两个四级专家,四个一级专家,他们都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的说要立即手术,有的说三个月或者半年之后再复查。有一位专家已经把住院证都给我开好了,他开的是特需号的住院证,比一般的住院证,预交的费用要多15000元。
他说,你这个像是早期的肿瘤。他在给我诊断之前,另外还有一个女病人在找他问诊,这个女病人是一个多发的磨玻璃结节患者。他对这个女病人的安排是,首先做一个结节的手术,三个月之后,再做另外一个结节的手术。我当时听了之后,我心里很动摇。
兜兜转转,反反复复,两个月的时间,我都没有定下来该怎么样办。后来通过百度上的《肺磨玻璃结节科普》系列文章,我认识了戴主任。
我在百度贴吧里,把我的情况发出来,并请求戴主任给我加号,戴主任同意了。
周一临近中午的时候,我见到了戴主任。戴主任看了我的CT图像以后说,你这个原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微的可能性占80%,另外浸的可能性占5%-20%。
戴主任态度明确,语气坚定。再看贴吧里,他给很多病友的回复也都是这样的。我突然一下子就对戴主任非常信任了。
在《戴纪刚吧》里,基本上就看不到他给病人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回答。戴主任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说那就手术吧。因为我是外地的,当时心里又特别的紧张,紧张到整夜无法睡觉,戴主任就给我开了绿色通道,提前给我安排了手术。
1月3号,我到重庆新桥医院住院,1月5号进行手术。手术结束以后,戴主任还亲自给我的家属打电话,说手术顺利,是微,说:放心,根治了。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非常的感动。如果是在其他医院做手术的话,胸外科的主任不可能亲自打电话告诉这些消息的,也大概不可能给你一个明确的、坚定的结论的。戴主任真的是心系病人,心细如发。
1月8号,我顺利出院。现在快一个月了,感觉良好。
回想从发现这个肺结节开始,到兜兜转转,反反复复的找医院,找医生,最后非常有幸的认识了戴主任,请戴主任给我做手术,我真的感觉到这是缘分。
戴主任明确的诊断,坚定的语气,总是能够给病人信心。
诚挚的感谢戴纪刚主任,感谢刘权兴老师,感谢邓旭峰老师,感谢刘晓青护士长,感谢李静组长、李洁护士,感谢重庆新桥医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
我在重庆新桥医院治病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病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慕戴主任的名来到重庆新桥医院的。问诊的过程,复查的过程,住院的过程,来来往往的交通,住宿,餐饮,这些都能够拉动重庆的消费,看看新桥医院周边的宾馆就知道了。拉动经济只是一方面,对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则是无价的。
我做手术那天,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的时候,听见有护士说“今天又是胸外科包场”,更让我联想到一些问题。
之前我在贴吧有一个帖子,说的是戴主任之于重庆,相当于阿里巴巴之于杭州,华为之于深圳。我的这个判断应该是没有错的。
下面有一张戴主任的照片,我可是有知识产权的哦!是我自己拍的。



我是1月3号在新桥医院住的院,1月5号做的手术。
我发现这个磨玻璃结节的过程是这样的。2020年8月8号,因为我平生还没有照过胸部CT,所以那天就照了一个胸部CT,CT报告里CT老师没有说结节的尺寸,只是这样表述:右上肺尖部小片影,多为炎性可能,建议治疗后复查。
我回头把这份报告拿给给我开CT检查单的呼吸科老师看,呼吸科的老师说你这个没什么,很多人都有,不用管它。从此,我就几乎把这件事儿忘了。——现在回过头想起来,这位呼吸科的老师太不负责任了。既然CT检查老师已经在报告里边儿建议治疗后复查,为什么呼吸科的老师不要求我治疗后复查呢?为什么不给我开治疗的药呢?反而说不用管它?
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对你自己怀疑的身体状况,不管你的首诊老师怎么样说,你都应该找另外一位医生,或者是上级医院的医生,再诊断一次。
好在两个月后十月份的一个手术,让我重视起这个结节来。10月16号的腹股沟疝手术,必须做胸部CT,这次的CT报告明确的说,右上肺尖部有结影,而且标明了尺寸,11*8mm。
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师在我的出院证上特别注明,关于这个右上肺尖部的结影,建议治疗后复查。
于是我开始在百度上查,越查心里越紧张。然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在成都这边儿在中国西南地区都数得上的两个大型医院里找了六个专家,两个四级专家,四个一级专家,他们都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的说要立即手术,有的说三个月或者半年之后再复查。有一位专家已经把住院证都给我开好了,他开的是特需号的住院证,比一般的住院证,预交的费用要多15000元。
他说,你这个像是早期的肿瘤。他在给我诊断之前,另外还有一个女病人在找他问诊,这个女病人是一个多发的磨玻璃结节患者。他对这个女病人的安排是,首先做一个结节的手术,三个月之后,再做另外一个结节的手术。我当时听了之后,我心里很动摇。
兜兜转转,反反复复,两个月的时间,我都没有定下来该怎么样办。后来通过百度上的《肺磨玻璃结节科普》系列文章,我认识了戴主任。
我在百度贴吧里,把我的情况发出来,并请求戴主任给我加号,戴主任同意了。
周一临近中午的时候,我见到了戴主任。戴主任看了我的CT图像以后说,你这个原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微的可能性占80%,另外浸的可能性占5%-20%。
戴主任态度明确,语气坚定。再看贴吧里,他给很多病友的回复也都是这样的。我突然一下子就对戴主任非常信任了。
在《戴纪刚吧》里,基本上就看不到他给病人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回答。戴主任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说那就手术吧。因为我是外地的,当时心里又特别的紧张,紧张到整夜无法睡觉,戴主任就给我开了绿色通道,提前给我安排了手术。
1月3号,我到重庆新桥医院住院,1月5号进行手术。手术结束以后,戴主任还亲自给我的家属打电话,说手术顺利,是微,说:放心,根治了。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非常的感动。如果是在其他医院做手术的话,胸外科的主任不可能亲自打电话告诉这些消息的,也大概不可能给你一个明确的、坚定的结论的。戴主任真的是心系病人,心细如发。
1月8号,我顺利出院。现在快一个月了,感觉良好。
回想从发现这个肺结节开始,到兜兜转转,反反复复的找医院,找医生,最后非常有幸的认识了戴主任,请戴主任给我做手术,我真的感觉到这是缘分。
戴主任明确的诊断,坚定的语气,总是能够给病人信心。
诚挚的感谢戴纪刚主任,感谢刘权兴老师,感谢邓旭峰老师,感谢刘晓青护士长,感谢李静组长、李洁护士,感谢重庆新桥医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
我在重庆新桥医院治病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病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慕戴主任的名来到重庆新桥医院的。问诊的过程,复查的过程,住院的过程,来来往往的交通,住宿,餐饮,这些都能够拉动重庆的消费,看看新桥医院周边的宾馆就知道了。拉动经济只是一方面,对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则是无价的。
我做手术那天,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的时候,听见有护士说“今天又是胸外科包场”,更让我联想到一些问题。
之前我在贴吧有一个帖子,说的是戴主任之于重庆,相当于阿里巴巴之于杭州,华为之于深圳。我的这个判断应该是没有错的。
下面有一张戴主任的照片,我可是有知识产权的哦!是我自己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