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轮圣王吧 关注:196贴子:1,210

风俗日趋於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俗日趋於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
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试看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1楼2010-03-01 19:56回复
    回复1楼
    您好,国公老哥,请给我一碗饭吃。


    2楼2010-04-21 19:06
    回复
      解答圣贤们写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解答完就差不多了。


      4楼2010-09-12 22:03
      回复
        …… 千古之大名,全凭天意主张,岂尽关乎人力?天于大名,吝之惜之,千磨百折,艰难拂乱而后予之。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弟前岁初进金陵,余屡倍多危惊做戒之辞,亦深知大名之不可强求。……兄可畏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所以养身却病在此,所以持盈保泰亦在此。
        曾国藩家书: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与沅弟


        5楼2013-03-29 08:43
        回复
          曾国藩文:《劝诫浅语十六条》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6楼2013-03-29 08:46
          回复

            据清人朱克敬撰《瞑庵杂识》记载,曾国藩曾经对吴敏树和郭嵩焘说,自己死后的碑文由这两位执笔,但是要加上这样的话:“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


            7楼2013-03-29 08:51
            回复
              “大局糜烂至此,不欲复执守制不出之初心,能尽一份力必须拼命效此一分,成败利钝,付之不问。” ——曾国藩致江忠源


              IP属地:山东8楼2014-01-26 20:56
              回复
                物理人情,自然而已。圣人得其自然者以观天下,而天下之人不能逃圣人之洞察;握其自然者以运天下,而天下之人不觉为圣人所斡旋。即其轨物所绳于矫拂,然拂其人欲自然之私,而顺其天理自然之公。故虽有倔强锢蔽之人,莫不憬悟而驯服,则圣人触其自然之机而鼓其自然之情也。
                  ——吕坤《呻吟语》


                IP属地:山东9楼2014-02-16 20:27
                回复
                  圣人在上,能使天下万物各止其当然之所,而无陵夺假借之患,夫是之谓各安其分,而天地位焉;能使天地万物各遂其同然之情,而无抑郁倔强之态,夫是之谓各得其愿,而万物育焉。
                  ——吕坤《呻吟语》


                  IP属地:山东11楼2014-02-21 16:14
                  回复
                    曾国藩告诫兄弟子女:“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耻,以官曩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曾国藩毕生以诚信为本,他说到家无余财也做到了家无余财。曾国藩一年俸禄二万两银(含养活众幕僚),过世前家人清点财产,钱银恰好二万两,他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存款”这么多(李鸿章身后仅白银一项达4000万两,是曾国藩的两千倍)。


                    12楼2014-08-25 17:59
                    回复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新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人才非困厄则不能激,非危心深虑则不能达。
                      ——曾国藩


                      13楼2014-08-25 18:00
                      回复
                        喜誉恶毁之人,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实足以欺世盗名。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
                        ——曾国藩


                        14楼2014-08-25 18:00
                        回复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曾国藩


                          15楼2014-08-25 18:00
                          回复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16楼2014-08-25 18:00
                            回复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舍命报国,侧身修行。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曾国藩


                              17楼2014-08-25 1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