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这句话是对传统概念认识的反对。
传统的形而上学对概念x的把握是找到某种普遍性F,然后得出定义F(x)。
而维特根斯坦倡导对概念的理解要放在生活实践当中,我们认识一个概念的时候,应该去看这个概念对应的对象a、对象b、对象c……然后去找x-a、x-b、x-c的联系。
重点在于:
1.要在生活实践中去看,因为在不同的实践环境当中,概念也是不同的。
2.实践优先于定义:我们不用定义“1步=75cm”也能正常使用这个长度单位。
3.对象abc之间可能真的没什么共同之处,只是“家族相似”:a和b相似,b和c相似,a和c没有共同点。
传统的形而上学对概念x的把握是找到某种普遍性F,然后得出定义F(x)。
而维特根斯坦倡导对概念的理解要放在生活实践当中,我们认识一个概念的时候,应该去看这个概念对应的对象a、对象b、对象c……然后去找x-a、x-b、x-c的联系。
重点在于:
1.要在生活实践中去看,因为在不同的实践环境当中,概念也是不同的。
2.实践优先于定义:我们不用定义“1步=75cm”也能正常使用这个长度单位。
3.对象abc之间可能真的没什么共同之处,只是“家族相似”:a和b相似,b和c相似,a和c没有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