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通过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看出来一个人有没有撒谎,这对于企业进行面试、警察鉴别犯人、甚至是相亲恋爱都会简单很多。
那你知道吗?通过语言引导,可以进一步确认对方是否在撒谎。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行为学家调查了162名参与者,询问他们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一个谎言,又是如何“怀疑”谎言的出现的。调查结果显示,37.3%的谎言是由物证证明的,36%的谎言是第三方信息披露的,仅有1.3%是因为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发现的。尽管有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表示,非语言行为引发了他们对于谎言的怀疑,但是在求证话语真实性的过程中,非语言行为并没有话语的作用大。
需要识破谎言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问讯犯人。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警方一般并不会使用非语言线索认定对方正在说谎。那警方是怎么识破谎言的呢?
纽约市立大学的犯罪心理学家蒂默森·卢克介绍了一种战略举证法:因为说谎者通常会希望透露较少的信息来避免破绽,所以在提问时可以采用“漏斗式”的提问方法,隐藏部分证据,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对方自相矛盾。
比如你怀疑你的女儿上周六去舞厅了。你的证据是,邻居说那天晚上在舞厅门口看到了你女儿的自行车。如果你上来就问女儿:“你昨晚去舞厅了吗?有人在门口看到了你的自行车。”那就是在逼她找借口,破坏证据的价值。
所以,你应该事先想好她可能会说的所有借口。典型借口可能是,她把自行车借人了,有人偷了她的自行车等。那么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问她的自行车在哪儿,有没有别人骑了她的车等。她很有可能否认所有的问题,这时你就可以问:“有人在舞厅门口看到你的自行车。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因为所有的理由都已经被她亲口证实不成立了,她就很难再继续撒谎了。
以上就是有关行为、语言和谎言的研究,希望对你有帮助。
那你知道吗?通过语言引导,可以进一步确认对方是否在撒谎。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行为学家调查了162名参与者,询问他们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一个谎言,又是如何“怀疑”谎言的出现的。调查结果显示,37.3%的谎言是由物证证明的,36%的谎言是第三方信息披露的,仅有1.3%是因为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发现的。尽管有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表示,非语言行为引发了他们对于谎言的怀疑,但是在求证话语真实性的过程中,非语言行为并没有话语的作用大。
需要识破谎言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问讯犯人。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警方一般并不会使用非语言线索认定对方正在说谎。那警方是怎么识破谎言的呢?
纽约市立大学的犯罪心理学家蒂默森·卢克介绍了一种战略举证法:因为说谎者通常会希望透露较少的信息来避免破绽,所以在提问时可以采用“漏斗式”的提问方法,隐藏部分证据,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对方自相矛盾。
比如你怀疑你的女儿上周六去舞厅了。你的证据是,邻居说那天晚上在舞厅门口看到了你女儿的自行车。如果你上来就问女儿:“你昨晚去舞厅了吗?有人在门口看到了你的自行车。”那就是在逼她找借口,破坏证据的价值。
所以,你应该事先想好她可能会说的所有借口。典型借口可能是,她把自行车借人了,有人偷了她的自行车等。那么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问她的自行车在哪儿,有没有别人骑了她的车等。她很有可能否认所有的问题,这时你就可以问:“有人在舞厅门口看到你的自行车。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因为所有的理由都已经被她亲口证实不成立了,她就很难再继续撒谎了。
以上就是有关行为、语言和谎言的研究,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