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在论述诗的起源时说,诗的起源实在不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这句话让我感触到了另外一种东西,即语言的起源是什么。我从他的话里的出的结论就是,语言的起源不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我不但如此从容的、看似草率的得出结论,而且我还对此结论深信不疑。我认为朱先生所谓诗的起源的问题同样可以看作是语言的起源。诗是需要语言来表达的,“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这句话同样可以说成,“语言是表现情感的”。因此我认为探讨诗歌的起源的时候就找到了语言的起源。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喈叹之;喈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朱熹在《诗序》中也说的好:“或有问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喈咏叹之余者……”
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语言。语言的心理学起源就在此。语言最初的出现就是为了表达,为了交际,为了沟通,除此之外,它也别无他用。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积淀程度的加深,语言的交际功能出现了某些变化,之所以说“交际”而不提表达的功能,是因为从宽泛的角度讲,表达的实质也是一种交际,你所表达的情感和别人感觉到的有某种相似之处。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人类而言是走出了野蛮,但对于语言而言却成了某种灾难。语言的交际是纯粹个人情感和欲望的表达,他完全代表了个体的思维,是思维最原始的表达形式,但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语言的表面附垢了某些东西,这些附垢东西使语言的原始韵味荡然无存。语言的表达有了新的魔力,它会使人害怕,猜疑和恐惧;它逐渐变的冠冕堂皇,它甚至能剥夺别人的权利,杀害个体的生命,侵占个体的家园。自此,语言的表达变成了疯狂和非理智,这个时候,语言变成了话语。
一、 话语和权力
也许,现在你已经有所明白,我要谈的不是语言而是话语。而话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非理智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表达偏离了预先的轨道就是话语。我前面谈过,话语的产生是人类的文明所致,人类的文明的建立和话语的产生是同步的。实际上,人类文明的产生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具有初步规范、理智约束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产生了国家,有君主和臣子,有了法律和监狱等等的约束机器。这个时候,我不禁怀疑起话语的产生和这些统治象征的事物(这些事物有些是可看见的、触摸的到的;而有些是无形的,在思维中存在并且具有抽象意义)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探讨和思考这些具有统治意味的象征事物的时候,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这就是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创造出了令他们自己敬畏的“神”,西方的是上帝,而东方的则是所谓的“玉皇”、“菩萨”和“如来佛”之类的东西。这些神是不存在的,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中,从来就是很少人人怀疑过它的不存在,这是很令人惊讶和不解的事情。甚至说直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信仰某种宗教的人仍占很大的比例。按照近代科学理性的发展速度,破除某种宗教的虚伪和谎言相当容易,但是,信仰的人从不怀疑自己信仰的真实,这点又重新促使我梳理自己的思维。我才发现,这种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所谓的“神”真实不真实已经无足轻重,更进一步说,某种宗教的信仰者他们已经很清楚的明白他们“真实的神”是不存在的,而他们信仰的神已经脱离了躯壳,他们只是在信仰一种“神”的信念,或者说信仰在他们思维中存在的神灵。这种神的真实在于它是无形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你无法根除人们的意识,除非人类灭亡。
这种观念之神我称之为“话语之神”,它是一位令人敬畏之神,能真正的令众生膜拜。所以无论谁掌握了话语之神谁就是人类的统治者,谁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发展莫不与争夺这种话语之神有关。从西方而言,自从第一个国家机器建立起,也就意味着人类真正的脱离了文明的约束,成了欲望的载体。可怜的历史学家总津津乐道于人类的文明,他们固执的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机器的建立标志着人类步入了文明的社会,走出了野蛮的欲望之宫。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国家机器建立的根本原因,否则,他们将会被自己的发现吓的目瞪口呆。因为一个国家机器的建立同时就意味着一种贪婪欲望的扩增。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一个人的力量总没有一群人的力量大,中国的古语有“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群狼”等第都是这个道理。当一种欲望构不成对文明的威胁的时候,很多种欲望的汇聚将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而国家机器的建立最终意味着这种汇聚的完成,也意味着人类人性的彻底堕落,步入了更加野蛮的生存环境。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喈叹之;喈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朱熹在《诗序》中也说的好:“或有问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喈咏叹之余者……”
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语言。语言的心理学起源就在此。语言最初的出现就是为了表达,为了交际,为了沟通,除此之外,它也别无他用。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积淀程度的加深,语言的交际功能出现了某些变化,之所以说“交际”而不提表达的功能,是因为从宽泛的角度讲,表达的实质也是一种交际,你所表达的情感和别人感觉到的有某种相似之处。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人类而言是走出了野蛮,但对于语言而言却成了某种灾难。语言的交际是纯粹个人情感和欲望的表达,他完全代表了个体的思维,是思维最原始的表达形式,但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语言的表面附垢了某些东西,这些附垢东西使语言的原始韵味荡然无存。语言的表达有了新的魔力,它会使人害怕,猜疑和恐惧;它逐渐变的冠冕堂皇,它甚至能剥夺别人的权利,杀害个体的生命,侵占个体的家园。自此,语言的表达变成了疯狂和非理智,这个时候,语言变成了话语。
一、 话语和权力
也许,现在你已经有所明白,我要谈的不是语言而是话语。而话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非理智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表达偏离了预先的轨道就是话语。我前面谈过,话语的产生是人类的文明所致,人类的文明的建立和话语的产生是同步的。实际上,人类文明的产生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具有初步规范、理智约束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产生了国家,有君主和臣子,有了法律和监狱等等的约束机器。这个时候,我不禁怀疑起话语的产生和这些统治象征的事物(这些事物有些是可看见的、触摸的到的;而有些是无形的,在思维中存在并且具有抽象意义)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探讨和思考这些具有统治意味的象征事物的时候,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这就是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创造出了令他们自己敬畏的“神”,西方的是上帝,而东方的则是所谓的“玉皇”、“菩萨”和“如来佛”之类的东西。这些神是不存在的,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中,从来就是很少人人怀疑过它的不存在,这是很令人惊讶和不解的事情。甚至说直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信仰某种宗教的人仍占很大的比例。按照近代科学理性的发展速度,破除某种宗教的虚伪和谎言相当容易,但是,信仰的人从不怀疑自己信仰的真实,这点又重新促使我梳理自己的思维。我才发现,这种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所谓的“神”真实不真实已经无足轻重,更进一步说,某种宗教的信仰者他们已经很清楚的明白他们“真实的神”是不存在的,而他们信仰的神已经脱离了躯壳,他们只是在信仰一种“神”的信念,或者说信仰在他们思维中存在的神灵。这种神的真实在于它是无形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你无法根除人们的意识,除非人类灭亡。
这种观念之神我称之为“话语之神”,它是一位令人敬畏之神,能真正的令众生膜拜。所以无论谁掌握了话语之神谁就是人类的统治者,谁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古往今来人类的一切发展莫不与争夺这种话语之神有关。从西方而言,自从第一个国家机器建立起,也就意味着人类真正的脱离了文明的约束,成了欲望的载体。可怜的历史学家总津津乐道于人类的文明,他们固执的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机器的建立标志着人类步入了文明的社会,走出了野蛮的欲望之宫。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国家机器建立的根本原因,否则,他们将会被自己的发现吓的目瞪口呆。因为一个国家机器的建立同时就意味着一种贪婪欲望的扩增。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一个人的力量总没有一群人的力量大,中国的古语有“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群狼”等第都是这个道理。当一种欲望构不成对文明的威胁的时候,很多种欲望的汇聚将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而国家机器的建立最终意味着这种汇聚的完成,也意味着人类人性的彻底堕落,步入了更加野蛮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