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吧 关注:161,486贴子:1,281,424
在天津卫视的春节晚会上,郭德纲从马志明的手中接过了印有“马派传人”的醒木,这一时刻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马志明亲口承认郭德纲是“马派相声”的传人。值得欣慰,因为有郭德纲在,马氏相声的“香火”并没有断绝。
“马派相声”是由最早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所创立,并由他的儿子马三立发扬光大。相声界素来有着“无派不宗马”的美名。相声界的名家都不同程度的从马氏相声中受到启发,大部分的相声演员使活入活等手法都带有马氏相声的影子在里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2-17 09:23回复
    在《开粥厂》中,马善人一直以大善人自居,结果不过就是做出一些往别人脖子上放虱子的行为,自称是因为不忍伤害一个小性命,由马三立诠释出来的人物“马善人”是个瘦子,它往人脖子上投虱子也要选胖子,让人忍俊不禁。
    马派相声的高明之处在于别人都在“讲故事”,而马派相声则更注重“立人物”,这一点“少马爷”马志明继承的很好,在《卖挂票》里少马爷同样塑造了一个有趣的人物,马老板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早上八点撩开后台帘子一看,原来自己连被子都没有,跟后台的箱官一起睡,就为能借人家的被子盖。
    马派相声的特点可以用五组词汇来总结,“有条不紊”、“冷面滑稽”、“外松内紧”、“表演细腻”、“含蓄隽永”。其代表性人物就是马三立,我们从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表演的痕迹,看似是插科打诨,不加修饰,其实每一句词,每一个停顿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
    马三立在台上忘词或不断重复,显得那些啰嗦,而在马三立留存下来的相声手稿当中我们发现,这其实都是马三立故意而为之,是他钻研的相声手法。
    马氏相声内容上以还原小人物形象为主,善用自嘲的幽默方式,并且百听不厌,下了场你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再一琢磨,还想乐。这是马氏相声的厉害之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2-17 09:24
    回复
      虽然马氏相声极富魅力,但对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有着非常高的标准要求,相声界有着“ 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的说法。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都是衡量一个相声演员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一是难在把式,含有大量贯口,二是包袱少且不脆。能埋十几、二十分钟的包袱而从容的把观众按在座位上不动,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能力。
      如今的相声就显得局促,包袱不密集的话,不三言两语就让观众笑,那么就很难抓住观众的耐心。所以仅仅靠给人讲网络段子逗人一乐的相声演员很难把马派相声说到精髓。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2-17 09:24
      回复
        而在郭德纲这个年纪,小时候就听电台的传统相声,当时马志明的相声播得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卖五器》、《桃酥》等等都是马志明的代表作。马志明的马派风格很容易受年轻人追捧,包括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郭德纲。
        所以后来我们看到郭德纲早期的相声中同样会刻画出一系列小人物的形象,他们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些小人物可笑却不可恨。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我们普通人身上其实都有。
        这样的包袱能绕梁三日,越琢磨越可乐,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它不是你不想笑就胳肢你的那种闹剧,而是让你极具代入感,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自内心的笑出声来,而不是挤眉弄眼,装疯卖傻,这是马派相声的过人之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2-17 09:25
        收起回复
          在同龄人中,马志明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郭德纲当年恨不能听着收音机去学马志明的相声,包括德云社的总教习高峰都是马志明最忠实的粉丝。
          很大程度上是马志明和他的马派相声迫使郭德纲和高峰他们选择说相声这条路,年轻人们以能说马派相声为荣,而郭德纲敏而好学,肯下苦功夫。并且同为天津人,郭德纲底层出身,很能体会马氏相声的精髓,那些小人物在郭德纲的口中栩栩如生,仿佛都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一般,极其生动。
          并且,除了郭德纲有意模仿马志明的台风和口头禅之外,从性格方面郭德纲也和马志明有很多相似之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2-17 09:26
          回复
            马志明在相声界同样人缘不太好,不受一些电视相声团体们的待见,尽管人称“少马爷”的马志明能耐很大,水平很高,在同行中是公认的唯一“活着的大师”。但生活中愿意和“少马爷”打交道的相声同行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多。
            这一点处境不免让人想起高处不胜寒的郭德纲,也许是英雄惜英雄,少马爷才会如此欣赏郭德纲,愿意把“马派相声传人”的名头赐予郭德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2-17 09:26
            回复
              像少马爷这么大能耐的名家,按理说早就应该像侯家、常家这样的相声豪门那样徒弟成群了,可马志明却没这么高调,他只收了自己的搭档黄族民一个徒弟,自己的儿子马六甲小时候说过一段时间相声,长大后也没有从事这个行业。可马志明也没有难为他,尊重了他的选择,相声对于马志明来说并不是他生活中的全部,在马氏相声的传承方面“少马爷”没有太多具体的作为,顺势而为是他秉承的人生信条。
              而真正有价值的艺术类型总会有他坚韧的生命力,天津的相声氛围沐浴出了郭德纲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传承人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17 09:27
              收起回复
                马三立的相声都会有很厚的铺垫,看似有些漫不经心,不急着入正活,似乎是和观众们扯着闲篇儿,评价评价上一个刚结束的节目,调侃调侃身边的搭档王凤山,在你不知不觉间,他就把观众浮躁的心神聚拢了过来,这时候他才开始入正活。
                这个经验被少马爷马志明和天津同乡郭德纲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郭德纲也是这么做的,和观众们逗逗贫,拿刚刚演出结束的高峰砸砸挂,调侃调侃身边的搭档于谦,讲讲人生道理,这时候观众们也不接下茬了,上厕所的也都回来了,搞自拍的也都放下手机了,郭德纲就要开始入正活了,可以说郭德纲在这一点上极其聪明,深得马氏相声真传。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2-17 09:27
                回复
                  从马三立的《开粥厂》、《练气功》、《十点钟开始》到少马爷马志明的《五味俱全》、《自食其果》、《纠纷》再到郭德纲早期的我字系列《我要幸福》、《我这一辈子》、《我要奋斗》、《我是科学家》、《我是文学家》、《我要闹绯闻》等等,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正是郭德纲扎实的基本功,出众的舞台天赋,以及从小对马氏相声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成就了郭德纲如今的成就,也让自己成为了马志明认可的马派相声真正的传承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2-17 09:28
                  回复
                    恭喜郭班主,赞扬少马爷的胸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2-17 10:17
                    回复
                      写的真好,我小时候听相声就是随便听,长大了才发现最喜欢可以反复听的就是马志明和苏文茂。而且并不是听笑料,而是听那个感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2-17 11:47
                      收起回复
                        老怼你这里没有屎尿屁 小鹊他们是不会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2-17 12:42
                        回复
                          马先生除了逗你玩还有其他代表作没,在视频上能搜到的那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2-17 15:42
                          收起回复
                            周德山马三立常宝华侯耀华何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2-17 15:43
                            回复
                              周德山马三立班得贵范振钰高峰栾云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2-17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