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改余,是清初以来西南地区多数余姓居民中的一个古老传说。
1990年代以来,寻根问祖问题再次成为热潮。
在铁改余家族续修族谱过程中,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摘取部分铁改余家谱中的部分章句,利用诸多族人文化水平有限及纯朴的尊祖敬宗寻根情怀,拼凑起了庞大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体系,伪造了西南地区100多万蒙古族皇室后裔的“宗谱存在”,进而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皇族后裔虚美思潮。
某些政府部门和媒体的浅见,轻信一些缺少历史文化修养,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以蒙古族皇室后裔的身份骗取个人利益等)的忽悠,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说”推向了颠狂的程度。
目前,西南地区民间的铁改余研究,其主体已经偏离了铁改余历史文化研究的正确方向,并正在向更极端、更荒谬的方向发展。
这,不能不引起铁改余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重视。
我们一方面广泛搜集研究西南地区铁改余历史文化资料,以求从历史文化中揭示铁改余的真相,目前已写成历史文集初稿4卷。
我们研究发现,西南地区没有一本铁改余家谱,可以科学说明铁改余氏是成吉思汗之后。西南地区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是个攀龙附凤的大乌龙。
另一方面,我们成立了微网“余氏基因寻亲联盟”群,发动西南地区铁改余有识之士,进行基因检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揭示铁改余的真相。
目前,参加检测的余氏基因已达107例,包括西南地区铁改余九子后裔。
基因检测进一步证明,九子后裔没有一例蒙族基因,西南地区“黄金家族铁改余”,只是一个神话。
现代科学发现,Y染色体上稳定的SNP突变,可以永远在父系后代中流传,可以构建可靠的父系基因谱系;而其上突变较快的STR位点,又可以用以估算时间。
人们的姓氏大多继承自父亲,而Y染色体是严格的父子相传的基因组片段。
因此,Y染色体可用以研究很多姓氏宗族的历史,甚至千百年前的历史疑案。
姓氏、家谱和Y染色体的研究,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蒙族人群大簇的基因已经确定,是C3-M127。铁改余自称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后人,最起码具备蒙族的单倍群基因。
目前,我们“余氏基因寻亲联盟”委托苏州美德帕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对107例余氏、包括“铁木健九子”后裔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已检测到46种余氏基因类型。其中,“铁木健九子”后裔基因类型11种,但没有发现一例蒙古族基因。类型结果具体如下:
谱载秀一后裔:
四川泸州:余志其,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贵州思南迁湖北:余江,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贵州桐梓:余圣应、余蛟,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四川宜宾:余永彬(玄党后裔),基因类型,F81+单倍群;
四川资阳:余峰(鉄开元后裔),基因类型,D类型单倍群;
谱载秀二后裔:
四川高县:余均华,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重庆北碚:余江(余燕弟弟),基因类型,O-M117+单倍群;
谱载秀三后裔:
四川汶川:余小文(余开秀侄子),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秀四后裔:
四川泸州:余明禄,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根五后裔:
重庆綦江:余显伦、余显彬、余显回、余光品,基因类型,N-M231+单倍群;
谱载根六后裔:
云南镇雄:余荣炜,基因类型,F1070+单倍群;
四川隆昌:余心礎、余广其,基因类型,F3555+单倍群;
四川青神:余永铭,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谱载根七后裔:
云南昭通:余忠孝,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根八后裔:
四川筠连:余国全、余勇、余正中,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四川古蔺:余刚飞、余刚信,基因类型,M324+单倍群;
谱载根九后裔:
四川威远:北祠,余伟,南祠,余建宗,基因类型,M95+单倍群;
贵州:余兴荣,基因类型,M95+单倍群;
四川泸州:余进良,基因类型,O-M268+单倍群。
以上各基因类型间的分枝至少在千年以上(?)。“铁木健九子”基因类型之所以各不相同,原因之一是余姓起源多元化,各秀根公的祖源本来就不同,因此检测数据不同。
同时,就是同一秀根公内部,由于赐姓、改姓、抱养,随母
如果有哪位“铁木健九子”的后裔说,只有他们的基因才能代表蒙古皇族铁木健的基因,那就请他们检测一下看看。科学不会偏袒任何人!
按照铁改余传说,九子的共祖是铁木健,九子基因当然应该属于一个相同的单倍群。
既然基因检测数据各不相同,说明九子十进士都是“铁木健九子”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至于说铁木健及九子十进士都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之后,更是天方夜谭。
姓等,也造成基因类型的多样性。
以上“铁木健九子”后裔,只是西南地区近100个自称“铁木健九子”(近100个“铁木健九子”本身就是笑话,“九子”只能有9人)后裔的一部分,但他们就是“铁木健九子”后裔的代表。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他们的基因,就是“铁木健九子”的基因。
1990年代以来,寻根问祖问题再次成为热潮。
在铁改余家族续修族谱过程中,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摘取部分铁改余家谱中的部分章句,利用诸多族人文化水平有限及纯朴的尊祖敬宗寻根情怀,拼凑起了庞大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宗谱”体系,伪造了西南地区100多万蒙古族皇室后裔的“宗谱存在”,进而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皇族后裔虚美思潮。
某些政府部门和媒体的浅见,轻信一些缺少历史文化修养,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以蒙古族皇室后裔的身份骗取个人利益等)的忽悠,将“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氏说”推向了颠狂的程度。
目前,西南地区民间的铁改余研究,其主体已经偏离了铁改余历史文化研究的正确方向,并正在向更极端、更荒谬的方向发展。
这,不能不引起铁改余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重视。
我们一方面广泛搜集研究西南地区铁改余历史文化资料,以求从历史文化中揭示铁改余的真相,目前已写成历史文集初稿4卷。
我们研究发现,西南地区没有一本铁改余家谱,可以科学说明铁改余氏是成吉思汗之后。西南地区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是个攀龙附凤的大乌龙。
另一方面,我们成立了微网“余氏基因寻亲联盟”群,发动西南地区铁改余有识之士,进行基因检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揭示铁改余的真相。
目前,参加检测的余氏基因已达107例,包括西南地区铁改余九子后裔。
基因检测进一步证明,九子后裔没有一例蒙族基因,西南地区“黄金家族铁改余”,只是一个神话。
现代科学发现,Y染色体上稳定的SNP突变,可以永远在父系后代中流传,可以构建可靠的父系基因谱系;而其上突变较快的STR位点,又可以用以估算时间。
人们的姓氏大多继承自父亲,而Y染色体是严格的父子相传的基因组片段。
因此,Y染色体可用以研究很多姓氏宗族的历史,甚至千百年前的历史疑案。
姓氏、家谱和Y染色体的研究,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蒙族人群大簇的基因已经确定,是C3-M127。铁改余自称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后人,最起码具备蒙族的单倍群基因。
目前,我们“余氏基因寻亲联盟”委托苏州美德帕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对107例余氏、包括“铁木健九子”后裔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已检测到46种余氏基因类型。其中,“铁木健九子”后裔基因类型11种,但没有发现一例蒙古族基因。类型结果具体如下:
谱载秀一后裔:
四川泸州:余志其,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贵州思南迁湖北:余江,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贵州桐梓:余圣应、余蛟,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四川宜宾:余永彬(玄党后裔),基因类型,F81+单倍群;
四川资阳:余峰(鉄开元后裔),基因类型,D类型单倍群;
谱载秀二后裔:
四川高县:余均华,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重庆北碚:余江(余燕弟弟),基因类型,O-M117+单倍群;
谱载秀三后裔:
四川汶川:余小文(余开秀侄子),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秀四后裔:
四川泸州:余明禄,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根五后裔:
重庆綦江:余显伦、余显彬、余显回、余光品,基因类型,N-M231+单倍群;
谱载根六后裔:
云南镇雄:余荣炜,基因类型,F1070+单倍群;
四川隆昌:余心礎、余广其,基因类型,F3555+单倍群;
四川青神:余永铭,基因类型,002611+单倍群;
谱载根七后裔:
云南昭通:余忠孝,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谱载根八后裔:
四川筠连:余国全、余勇、余正中,基因类型,F492+单倍群;
四川古蔺:余刚飞、余刚信,基因类型,M324+单倍群;
谱载根九后裔:
四川威远:北祠,余伟,南祠,余建宗,基因类型,M95+单倍群;
贵州:余兴荣,基因类型,M95+单倍群;
四川泸州:余进良,基因类型,O-M268+单倍群。
以上各基因类型间的分枝至少在千年以上(?)。“铁木健九子”基因类型之所以各不相同,原因之一是余姓起源多元化,各秀根公的祖源本来就不同,因此检测数据不同。
同时,就是同一秀根公内部,由于赐姓、改姓、抱养,随母
如果有哪位“铁木健九子”的后裔说,只有他们的基因才能代表蒙古皇族铁木健的基因,那就请他们检测一下看看。科学不会偏袒任何人!
按照铁改余传说,九子的共祖是铁木健,九子基因当然应该属于一个相同的单倍群。
既然基因检测数据各不相同,说明九子十进士都是“铁木健九子”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至于说铁木健及九子十进士都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之后,更是天方夜谭。
姓等,也造成基因类型的多样性。
以上“铁木健九子”后裔,只是西南地区近100个自称“铁木健九子”(近100个“铁木健九子”本身就是笑话,“九子”只能有9人)后裔的一部分,但他们就是“铁木健九子”后裔的代表。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他们的基因,就是“铁木健九子”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