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46贴子:412,717
  • 14回复贴,共1

另一角度看红楼之:宝钗原型到底是谁的猜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所说,关于宝钗到底对应谁一直存在各种争论,黛玉相对固定,是绛珠,宝玉有说是神瑛,有说是补天石(假宝玉真顽石),十二钗除宝黛外,其余都是赤瑕宫或说太虚幻境的众仙姑,随凡心偶炽的神瑛侍者下凡看热闹来的,死后自然各归其位。
唯独宝钗,这个十二钗之首,艳冠群芳之人似乎一直没有归属,这不合情理是不是?于是就有了各种猜测,其中本吧的郑无极老师认为她是女娲所幻,各种证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本吧找相关贴子看一下。
关于这一点,我一直不同意郑老师的观点,因为女娲跟顽石其实存在的是母与子的关系,即女娲创造了顽石,所以其实二人在身份上不存在平级关系,而且 女娲遗弃了顽石,前论中也没有说女娲有回来找顽石希望弥补当初自己的遗弃之意,而是任由顽石自生自灭,自我升华感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二者应该后来没有什么交集,而仅有创造之恩。
回过头来说,仍然要在书中给出过的线索中找寻这一重要人物的存在痕迹,如果真如郑老师所言:宝钗对宝玉的出家有引领之功的话,那么我反而认为另一人物的作用更明显,那就是:警幻仙子,其实从警幻仙子身上可能能够找出更多与宝玉交集及宝钗重合之处,这里就简单列举一下——需要声明的是:我只是一时所想,没有郑老师那种严格的论证求索,仅为一家之言,一时之兴,希望多个思路,多个解题方法,如果就这点攻击的话,请回避,而正常辩论不存在任何障碍,欢迎集思广义。


IP属地:江苏1楼2021-02-23 22:57回复
    为了节省时间,我就不提供原文和脂批了,相信能到这里来的人,多少是看过原文和脂批的,实在记不得的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下面直奔主题,谈谈我这一时之兴的来源。
    因宝钗的描写很多,从哪儿入手是个难题 ,我就随想随写吧,担戴我思维混乱之处。
    黛粉们曾就: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跟仙姑们的一番对话来论证宝钗非仙界之人,只是俗人,那我就这一点来说吧。
    宝玉到太虚幻境时来迎接或是引领他的是谁?正是警幻仙子。
    如果将宝钗代入警幻,那么黛粉们说的宝钗非仙人,就不攻自破了——人家本来就是天上的仙子,且是一府之主,所以根本没必再去迎接回府来玩之类的把戏,太虚幻境那是人家的家或说是工作单位,人家熟门熟路还要别人来引领吗?
    那为什么宝玉和黛玉要引领?也很好解释:宝玉如果是顽石或是被顽石所占据神智的神瑛的话,他的确可能忘记或是根本不知道去太虚幻境,或说赤瑕宫的路,没人引领的话,他当然找不到;而黛玉只是在赤瑕宫外游离徘徊,从来没有进过宫,因为她身份不够,资历不够(神瑛和仙宫中的仙子们都比她“老得多”,早得道得多,哪怕是补天石,都比她活得长早得灵性),所以她进宫也必须要有人引领,因此这才有众仙子出宫来迎的时候说那句话,大意是:我们以为你领绛珠来了,没想到却带了别人来 之类的话,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没有宫中前辈的引领,黛玉这根宫外的绛珠草也是进不来宫中的,因为没拿到进宫门票么——这么比喻,黛粉们应该能明白吧?


    IP属地:江苏2楼2021-02-23 23:08
    回复
      下面发展的情节很多人都很熟悉了:警幻仙子请宝玉娱乐了一番,体现在先请宝玉看秘档,然后吃吃喝喝,听听音乐,看看舞蹈,最后再来了一段日本某老师以前常用的教学方式让宝玉实际体验了一把成人教育,而警幻仙子请的老师是自己的妹妹,兼具钗黛之长的可卿,很“恶劣”的套用了宝玉在现实中某亲戚的闺名,用意么,我就不过多猜测了,以免跑了题。
      总之这一段的意思是:警幻用了戏曲和实践两种方式想让宝玉顿悟,但宝玉天资属实差了点,除了记住后面的实践之外,前面的竟都忘了,象极了学校中那种聪明但没用在正道上的孩子:该记的一个都没记住,不该记的反而记得比谁都清楚,是不是?哈哈哈,我一想到这儿就忍不住想笑,这太现实版了啊。
      请注意以下几点:
      1.密接者:这一段宝玉的密接者其实是二人,一个是警幻,这是他当时实际看到的真实形象,另一个是黛玉,即绛珠,这是存在于太虚幻境众仙子口中的虚幻形象。而后面的可卿,就是集中了钗黛二人的形象气质,如果象黛玉的那部分存在,那么意味着另一个也应该存在,是不是?如果对应到一直引领着宝玉的警幻,就顺畅了,而且警幻是真,绛珠是幻,也可能对应宝玉在贾家或大观园中遇到的的真幻二人:宝钗是真,黛玉是幻;宝钗是真实的嫁给了宝玉的正妻,黛玉只是过客的镜花水月情人;宝钗在现实中是各方面都拿得起来的实用型人才,黛玉是虚幻的所谓理想中的人物;一个是真人,一个是虚影,所以宝玉必然会落到实处,即跟宝钗结婚,过现实中的夫妻生活。
      2.可卿的生死:兼具钗黛之美的可卿其实在现实中就是二人的具象化,实的是,她成婚了,有恩爱的现实夫妻生活,是把理家好手,得所有长幼及仆人们的喜爱,贾母眼中重孙辈第一得用之人,这是她现实的形象,或说正面的形象,这一点其实是与宝钗重合的,而负面的形象或说幻影就是:她品行不端,与父辈有不伦之事,想得太多,最后抑郁或说因惊惧而抑郁而死,这是影黛,因此可卿这个身具二重性格思想的人正反两面对应的就是钗黛二人。而且她后来缠绵病榻,最终死了,也是跟黛玉体弱而终夭亡相合。宝玉是连接点或说证明人,三人的关系,其实已经在此有过交待点醒。


      IP属地:江苏3楼2021-02-23 23:30
      回复
        3.引领者:如果按郑老师的观点,宝玉是在别人引领之下顿悟撒手的,那么在这一段中警幻就起到这个作用,你看她从出场到跟宝玉说的话,对宝玉冥顽不灵的叹息,处处体现出一个长者(可以是年长者,也可以长辈)对一个相对不成熟孩子的喜欢和惋惜,警幻对宝玉应该是有好感的,最低限度不致于反感,否则不会答应帮宝玉的长辈来引导他,但同时,她跟宝玉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成熟的人对不成熟的人,年长者对年幼者,引领者与被引领者的关系。而且警幻在众仙子问及时,就明确了自己引领的身份。
        书中后来有一段是听戏时宝玉的感悟,而宝钗的解说的那首小令正是使宝玉产生这种感悟的主因,或说导火索,在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正是这么有意识地引导宝玉去悟的。这一段几乎可以说是重合影像。


        IP属地:江苏4楼2021-02-23 23:37
        回复
          而从警幻仙子跟众仙的对话中可知:她其实也承担着引领黛玉的作用,只是暂时被耽搁了,而在大观园中,宝钗实际上也承担了这个工作,她后来的确是引导黛玉不要看书移了性情,这与警幻的工作也是重合的。
          另外,在开篇中,即甄士隐的梦中,警幻仙子同样存在着引领或说提醒帮助绛珠的行为,比如提醒绛珠:我们是讲因果的,之前神瑛于你有灌溉之恩,你是不是借此一发还了啊?别装忘了,这事要记录在案的噢(这是我开玩笑的,但以过去人的思维方式,因果是循环的,有恩就要报恩,这一点是当时神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警幻实际是在帮绛珠完成因果,以达到进一步的升华(历劫后登仙这种说法一直存在于古代的各类小说志怪之中),虽然绛珠这时还没资格成为她宫中之人,但本着慈悲为怀的想法,她还是伸手相帮了(你不懂天界规矩,我可门儿清,所以我提醒你要注意还债),当然绛珠当时的回答不无怨气:我其实是想装忘了不还的,你非揭了出来,那好吧,我就随随便便还了就是,你真是事儿妈(这是我引申出来的意思,具体原话请见原文),这一点其实在后来也有体现,还是金兰契那一章,黛玉直言我对你开始是有偏见的,现在发现你是真的为我好,虽然我改不改还得两说,但你的心意我是真明白了,你的情我也是真领了,从此后,我对你再无隔阂了,你就放心吧(同样我有引申原话),也就是说,后来绛珠还是最终明白了警幻仙子对她的好心指点,从而老老实实认了警幻仙子为老大,这一点如果有原续书在的话,应该会有点到。


          IP属地:江苏5楼2021-02-23 23:51
          回复
            另外就是博知与全局掌握控力: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宝钗是博知的,这一点应该没什么人怀疑吧?不管是探春还是湘云,甚至黛玉也不无嫉妒的提到过宝钗全知全能,而警幻仙子无疑也是这种设定,从她开始提醒绛珠还恩,到后来对宝玉及其家世的所知,可见她对全盘是有把控的,而且是完全知道结局与底细的,宝钗呢,因家族衰落的关系,同样说过预言型的话,不止一次,可见她是对贾府将来的衰落有心理准备的,而且也是有预料的,并及时做了提醒,只是当时所有人都不明白不相信而已,所以她是最淡定的那个人,这与警幻仙子的淡定同样契合——因为知道或说预料到经历过,所以淡定,这就是书中脂评写的:虽离别而能自安,其实不止于此,她同样是虽家变亦能自安的人设(操盘手么,你懂的,哈哈哈)。


            IP属地:江苏6楼2021-02-23 23:58
            回复
              还有:受托
              这一点,大胆猜测一下:受谁之托?现实是她是受荣宁二府的开“府”元老宁荣二公之托,来引领宝玉,而在幻境中,她是受谁之托呢?个人猜测可能是受女娲之托,即女娲虽然遗弃了补天石,但毕竟是自己所炼,所以完全可能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如路过赤瑕宫,或是讲道之时,或是某次仙界饮宴之时,碰到了警幻仙子,从而托她将顽石导入正途。这个场合不重要,重要的是警幻接受了所托,从而承担了责任,进行了各种暗示和规劝引领。当然也可能是她单纯出于善良好心,所以主动引领。不过以荣宁二公对应女娲的话,多少也是能说得通的,都是始姐,都放弃了后代,但同时又都对宝玉或说顽石留有一丝香火之情,也就是说都认为这个顽石宝玉是鸡肋,归置得好,或许还能派上一些用场,归置得不好,就是**(宝黛相会时对宝玉的描述表明现实中人多当他是纨绔**点心),处于一种:或许还是能挽救一下?的矛盾心情之中(因为其他人更差,矮个子中拔个相对的高个子吧)。


              IP属地:江苏7楼2021-02-24 00:09
              回复
                另外:宝钗是群芳之冠,而赤瑕宫太虚幻境很明显是警幻为首,她是书中除了从未出现的女娲之外最大的资历最深资格最老的公务员,而宝钗也恰巧是十二钗或说众钗之首,后来王夫人又托她管理大观园照顾众姐妹,警幻的身份职务设定符合宝钗的身份职务设定。宝钗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精神层面,都在众钗之上,警幻应该也是如此(所以才能当仙府老大).
                容貌上,书中明写宝钗是最漂亮的,太虚幻境中,宝玉直呼警幻神仙姐姐,可见其美(宝玉绝对是外貌协会会员,这点不容置疑),所以单以容貌而论,二人也是在现实与虚幻中匹配的。


                IP属地:江苏8楼2021-02-24 00:18
                回复
                  再来谈警幻对宝玉的理解与帮助,她并不象世人一样认为宝玉是小银人儿,只是认为他的想法与众不同,所以容易在俗世造成误解,因此一直帮助他悟道;而大观园中,宝钗也是处处体现了对宝玉的理解与宽容,尽量帮助他在学业上,生活上度过难关,逐渐成熟。可见二人对宝玉的态度看法及做法也是一致的


                  IP属地:江苏9楼2021-02-24 00:24
                  回复
                    宝钗对其他金钗的帮助关心,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警幻做为一府老大,想必在仙府中也是如此,所以才得到其他仙子的认可的,不然不会那么亲热的带着点埋怨的嗔怪她不接绛珠而接顽石进府参观,这种亲近与嗔怪,完全可以看出警幻平时对她们的管理是很亲民且宽松的,这点上,二人也是一致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2-24 00:2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2-24 07:08
                      回复
                        宝钗与宝玉有前世女娲炼石之情,所以如脂砚斋所言乃是“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曹雪芹亦明言:“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IP属地:四川12楼2021-02-24 08:41
                        回复
                          宝钗很明显是女娲而非警幻
                          宝钗很明显是女娲,而不是警幻仙子。道理很简单,宝钗不管前世为谁,到第5回的时候,她已经投胎为人。不可能同时还以女神的身份管理天界的一群仙女。女娲符合这一点,自第1回写了娲皇氏炼石补天、弃置顽石以后,书中就再未提及女娲在天界的事迹。也就是说,女娲此后投胎为人,这是完全可行的。但第5回警幻却向宝玉自我介绍云:“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可见,警幻仍然是居住在天界,只是偶尔下凡而已。若警幻已投胎为宝钗,则她应该居住于凡间,即使偶尔暂回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也不能说自己“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而且,宝钗在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图册中有登记,金陵十二钗图册又恰归警幻掌管。若宝钗是警幻,岂不是自己掌管自己的命运籍簿,还将自己列入“薄命司”?事理上愈加不通!此其一也。
                          其二,宝钗作为女娲,她劝导顽石贾宝玉回归大荒山,这是符合佛教因果观念的。因为当初毕竟是女娲将顽石弃置在大荒山下,导致顽石堕入红尘。所以女娲有责任拯救顽石,也有义务来承担弃妇之苦,以报偿当初对顽石的弃置。故此,针对《女娲炼石已荒唐》一诗,脂批明言:“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的工。”可见,宝钗即是女娲。女娲转世为宝钗,顽石转世为宝玉。因为这个前世缘分,金玉良姻才是当初女娲炼石一事的延续。警幻与顽石则没有任何前缘。警幻劝导宝玉,只是受了宁荣二公之灵的嘱托。劝说的方向也不是要顽石悟道出家,而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警幻劝导的方向完全是儒家光宗耀祖那一套,故脂砚斋对此评曰:“说出此二句,警幻亦腐矣,然亦不得不然耳。”这与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精神,尤其是宝钗看重社会正义,认为做不了好官,则不如不做官,“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等思想相距甚远。可见,警幻并无引导顽石悟道出家的使命。
                          第三,女娲与顽石有宿命姻缘。顽石是女娲炼出的第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三万六千五百就是百年。足证女娲与顽石将有“百年作合”之缘,也就是凡间的婚姻之缘,即金玉良姻。女娲转世为宝钗,顽石转世为宝玉。这一切顺理成章。而警幻且不说根本没有转世,纵然算是转世,也与顽石并无天定的姻缘,不可能得到癞头和尚的支持。所以,宝钗是女娲而非警幻,甚为明显。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21-02-24 10:46
                          回复
                            这不可能,因为神瑛绛珠转世长相是不变的,警幻妹妹和贾府的秦可卿长相也一模一样,如果宝钗是警幻她的长相也该和警幻一模一样才对,长相这一条就可以排除宝玉在天上见到的所有仙女,包括引愁金女,因为宝玉完全没觉得她们长的像自己认识的人,我觉得身份真正存疑的还是两个长相一样的宝玉哪个是神瑛,红楼梦里又没有长相与宝钗一模一样的,宝钗的身份不存在疑问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2-24 11:00
                            回复
                              是的,从长相也可以排除宝钗是警幻的可能性,间接证明宝钗是女娲后身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2-24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