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震撼人心的抗战老照片:川军喋血长治古城
这是山西长治南门随近日军打扫战场的历史照片,时间是1938年2月22日,山西长治南门随近。川军将士和战马的遗体堆集如山,旁边的日军戴着口罩掩埋。
2月19日下午,日军第108师团上万重兵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长治古城,并炮击,故意留南门不围,逼川军退走。保卫长治的川军47军104师624团奋激,将南门用砖头堵塞,决心与长治古城共存亡。
城墙被攻破后,川军与日寇发生的巷战最为残烈,英勇的川军将士,与敌拼命,往来冲杀。在敌人优势火力下,成连、成排的川军倒下牺牲,场景异常悲壮,令人心痛。
子弹打完后,勇士们毁坏枪支,用手榴弹和刺刀与日寇展开肉搏战,用拳头、腿足狠揍日寇兵,最后“与这历史上的名古城同归于尽”。
经过三天的鏖战,弹尽粮绝,敌人的援兵又源源不断,部队只得下令后撒。那些未能撤出的士兵面对敌人的包围宁死不屈,最后在西南城墙全部战死。
长治保卫战被称为“山西东南角的抗战中最悲壮的一幕”。据当地目击者称,古城中,“尸横街巷,途为之塞”。分不清是那一方的尸体,敌方双方均伤亡惨重,不难想象当时的战场是如此的悲壮惨烈。
川军一个团几乎全军覆没,却没有一名士兵被日军生俘,人们在掩埋牺牲将士遗体的时候,发现好几位川军士兵的嘴里还咬着日寇的耳朵。日军也损失惨重伤亡上千人。
长治战役中的川军供给十分困难,在天寒地冻的天气,还穿着露脚的草鞋,士兵几人合盖一件棉大衣过夜。武器装备也极为寙劣,与日军武器相比,相差悬殊,所使步枪多为川造老套筒,压一颗子弹打一枪。所配重武器很少,在国军中武器最差,甚至不如八路军。
但战斗精神却令人感动,无一人投降,英勇无比,连侵略者也感泣敬重,专门在俞家泊池为川军树一木质墓碑,日军官兵过往都要敬礼。
“都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娃娃,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来打日本鬼子,就把命丢在这里了。”当地百姓对川军官兵十分崇敬,特意在东阳关竖立“川军抗**难纪念碑”,在皇帝陵建川军庙。
“男儿立志出临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可歌,可泣,向英雄的先烈们致敬!永远怀念穿着单衣草鞋、背着大刀破枪而拼死抗战的川军将士们!!!

这是山西长治南门随近日军打扫战场的历史照片,时间是1938年2月22日,山西长治南门随近。川军将士和战马的遗体堆集如山,旁边的日军戴着口罩掩埋。
2月19日下午,日军第108师团上万重兵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长治古城,并炮击,故意留南门不围,逼川军退走。保卫长治的川军47军104师624团奋激,将南门用砖头堵塞,决心与长治古城共存亡。
城墙被攻破后,川军与日寇发生的巷战最为残烈,英勇的川军将士,与敌拼命,往来冲杀。在敌人优势火力下,成连、成排的川军倒下牺牲,场景异常悲壮,令人心痛。
子弹打完后,勇士们毁坏枪支,用手榴弹和刺刀与日寇展开肉搏战,用拳头、腿足狠揍日寇兵,最后“与这历史上的名古城同归于尽”。
经过三天的鏖战,弹尽粮绝,敌人的援兵又源源不断,部队只得下令后撒。那些未能撤出的士兵面对敌人的包围宁死不屈,最后在西南城墙全部战死。
长治保卫战被称为“山西东南角的抗战中最悲壮的一幕”。据当地目击者称,古城中,“尸横街巷,途为之塞”。分不清是那一方的尸体,敌方双方均伤亡惨重,不难想象当时的战场是如此的悲壮惨烈。
川军一个团几乎全军覆没,却没有一名士兵被日军生俘,人们在掩埋牺牲将士遗体的时候,发现好几位川军士兵的嘴里还咬着日寇的耳朵。日军也损失惨重伤亡上千人。
长治战役中的川军供给十分困难,在天寒地冻的天气,还穿着露脚的草鞋,士兵几人合盖一件棉大衣过夜。武器装备也极为寙劣,与日军武器相比,相差悬殊,所使步枪多为川造老套筒,压一颗子弹打一枪。所配重武器很少,在国军中武器最差,甚至不如八路军。
但战斗精神却令人感动,无一人投降,英勇无比,连侵略者也感泣敬重,专门在俞家泊池为川军树一木质墓碑,日军官兵过往都要敬礼。
“都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娃娃,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来打日本鬼子,就把命丢在这里了。”当地百姓对川军官兵十分崇敬,特意在东阳关竖立“川军抗**难纪念碑”,在皇帝陵建川军庙。
“男儿立志出临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可歌,可泣,向英雄的先烈们致敬!永远怀念穿着单衣草鞋、背着大刀破枪而拼死抗战的川军将士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