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为“三大主课”之一四十年,是非功过众说纷纭,有人说它让中国与世界接轨,有人说它祸害了无数天才。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九年英语教育,按每天2小时英语学习时间(其实远远不止),每个中国人在英语上花费的时间超过5000小时,超过任何一门课程,但结果是什么?
95%的高中毕业生连张口的能力都没有,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很难遇到会流畅英语的中国人。普遍国人出国只能说几句的打招呼的话,这就是我们全民学英语的呈现结果。
一、学语言真的需要天赋吗?
在决定是否送孩子学乐器、舞蹈以及外语之前,家长似乎总爱咨询一些机构老师和“专业人员”,请他们帮忙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天赋。
有天赋便继续学,没有天赋就调转方向寻找孩子真正的“天赋”所在。
我们知道学绘画需要对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感知力;学数学物理需要强大的逻辑能力;学乐器需要乐感,甚至较强的心肺功能。在这些领域,人与人之间或许还存在比较大的“天赋”差异。
但只有不超过 1%的孩子有天赋并最终可以以此为生。
20 世纪最伟大的理论语言学家 ,乔姆斯基在《语言天赋论》中提到:所有人都有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天赋;语言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在 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中所拥有的本能。
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北外国际)首席学术官的北外教授曹文在《英语,孩子这样学》一书中提到: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不需要教,也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有能力,不需要刻苦,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定能学会和学好,无所谓天赋,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具备练就英语童子功的天赋。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犹豫选择外语(英语)和其他兴趣班的时候,选择外语(英语)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语言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天赋,只要努力,都能学好。
二、学英语能获得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
不少家长送孩子去学各类兴趣班的时候,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送去画画的,幻想孩子是下一个“毕加索”;送去弹琴的,幻想孩子是下一个“郎朗”...
但是终归全世界就一个毕加索和郎朗。
慢慢的,家长们也都接受这个现实,送孩子去兴趣班的目标也就变了。
学习之余,孩子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更加投入,久了某个兴趣就会变成孩子的特长。孩子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还能变得自律,知道凡事付出了才能有回报。
现在的小朋友不乏才艺表演的机会,每次出现精彩的“拉小提琴”、“剑道”表演的时候,台下坐不住的也都坐得稳稳的,眼里满是“羡慕”的眼神...那个表演的小朋友也会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自然他也会变得自信许多。
可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背后是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扪心自问,给自家娃报的兴趣班都坚持到底了吗?
相较于兴趣的培养学习,语言学习是不同的。
乔姆斯基在其《语言天赋论》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儿童与生俱来就装备了学习人类语言的先天原则。这些先天原则可以使任意一名人类儿童,学会世界中存在的6000多种人类语言的任意一种。人类的先天预制的语言系统,就像动物界中的蝙蝠和海豚先天具备回声定位系统、灵长类动物(猴子/猩猩/..)先天具备的立体视觉系统一样。
一个新生儿降生到人世间,听到他的母语,和我们第一次接触外语,是一样的,听不懂。
但是孩子最终会讲一口流利的母语。
学好语言的概率远远高于孩子学好其他特长的概率。
再者,英语作为孩子学校课堂三大科之一。相较于体育音乐美术,孩子的英语突出,会更容易被老师和其他孩子发现并崇拜。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英语是能获得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
三、正确学习外语的方法
在网上看到过几个案例,是介绍几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效果。
豆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岁男孩,3岁起跟随外教学习英语。家长并不精通英语,但是为豆豆提供了大量视听材料和原版书籍。豆豆酷爱阅读, 进步神速,8岁时英语已经达到了 CAE (剑桥通用五级的第四级)程度。英语阅读水平达到美国本土 8年级水平,在阅读方面超越99%的美国孩子,令人惊叹。
天一,11岁的北京男孩,从1年级开始学英语,主要跟随机构学习剑桥课程,刻苦用功,坚持不懈,在5年级通过了难度很大的FCE(剑桥通用五级的第三级)考试,被重点中学录取。天一的中文阅读很强势,阅读量很大,而英语阅读量较小。据他妈妈说,天一由于一直学习应试英语,考试行,说和写这些输出能力就不太行了。
龙龙,家住某省会城市的13岁男孩,3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一直给报课外班,学《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没有间断过学习。龙龙忙于应付小升初和上初中后的各种课外班,没工夫听英语,也没工夫读英文书。学了5年后,看不懂像《小乌龟学美语》这样的儿童动画片,也无法阅读英文章节小说。
乐乐,家住某二线城市的12岁男孩,2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重视英语,一直给他报课外班,但由于当地小升初压力不大,课外班的学习速度十分缓慢,学了4年只重听说的儿童英语后,终于在第五年,开始学《新概念英语》的第一册。
这4个男孩都属于学校里的好学生,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智商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由于走了不同的学习路线,5年后的英语学习成果迥异:
对比得出,造成他们巨大差别的原因有二:
1.是否抓住了语言关键期学习?
1996年,美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杂志社上发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大脑进行研究,证实了布罗卡斯区的存在——大脑中专门负责语言的区域。
布罗卡斯区在幼儿时期(1到3周岁)开始发育,12岁左右发育基本成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区域的灵敏性呈现逐年减弱的特征。12岁以前学语言时,语言信息直接存储到布罗卡斯区。12岁以后再学习语言,语言信息已无法直接存储到布罗卡斯区。只能存到记忆区,使用语言时,布罗卡斯区必须和记忆区进行联系,科学家们把上述研究结果成为布罗卡斯理论。
3岁开始学习的豆豆,真是出于语言学习的关键区,大量英语的视听材料和绘本都被直接储存在布罗卡斯区,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一定坚实的基础。
2.是否在家里开展了英语听和读练习?
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被称之为“习得”。例如:小孩获得母语能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并没有经过刻意的、 按部就班的学习。
习得也被称之为“母语式学习”。
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听、说、读、写”顺序不容颠覆;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尊重沉默期;珍惜语言关键期;儿童母语迁移较少。
通过原版的英文儿歌、英文绘本、英文动画片来培养听力和语感,是帮助孩子在“语言习得”关键期迅速成长的最佳方法。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九年英语教育,按每天2小时英语学习时间(其实远远不止),每个中国人在英语上花费的时间超过5000小时,超过任何一门课程,但结果是什么?
95%的高中毕业生连张口的能力都没有,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很难遇到会流畅英语的中国人。普遍国人出国只能说几句的打招呼的话,这就是我们全民学英语的呈现结果。
一、学语言真的需要天赋吗?
在决定是否送孩子学乐器、舞蹈以及外语之前,家长似乎总爱咨询一些机构老师和“专业人员”,请他们帮忙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天赋。
有天赋便继续学,没有天赋就调转方向寻找孩子真正的“天赋”所在。
我们知道学绘画需要对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感知力;学数学物理需要强大的逻辑能力;学乐器需要乐感,甚至较强的心肺功能。在这些领域,人与人之间或许还存在比较大的“天赋”差异。
但只有不超过 1%的孩子有天赋并最终可以以此为生。
20 世纪最伟大的理论语言学家 ,乔姆斯基在《语言天赋论》中提到:所有人都有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天赋;语言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在 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中所拥有的本能。
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北外国际)首席学术官的北外教授曹文在《英语,孩子这样学》一书中提到: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不需要教,也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有能力,不需要刻苦,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定能学会和学好,无所谓天赋,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具备练就英语童子功的天赋。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犹豫选择外语(英语)和其他兴趣班的时候,选择外语(英语)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语言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天赋,只要努力,都能学好。
二、学英语能获得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
不少家长送孩子去学各类兴趣班的时候,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送去画画的,幻想孩子是下一个“毕加索”;送去弹琴的,幻想孩子是下一个“郎朗”...
但是终归全世界就一个毕加索和郎朗。
慢慢的,家长们也都接受这个现实,送孩子去兴趣班的目标也就变了。
学习之余,孩子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更加投入,久了某个兴趣就会变成孩子的特长。孩子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还能变得自律,知道凡事付出了才能有回报。
现在的小朋友不乏才艺表演的机会,每次出现精彩的“拉小提琴”、“剑道”表演的时候,台下坐不住的也都坐得稳稳的,眼里满是“羡慕”的眼神...那个表演的小朋友也会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自然他也会变得自信许多。
可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背后是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扪心自问,给自家娃报的兴趣班都坚持到底了吗?
相较于兴趣的培养学习,语言学习是不同的。
乔姆斯基在其《语言天赋论》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儿童与生俱来就装备了学习人类语言的先天原则。这些先天原则可以使任意一名人类儿童,学会世界中存在的6000多种人类语言的任意一种。人类的先天预制的语言系统,就像动物界中的蝙蝠和海豚先天具备回声定位系统、灵长类动物(猴子/猩猩/..)先天具备的立体视觉系统一样。
一个新生儿降生到人世间,听到他的母语,和我们第一次接触外语,是一样的,听不懂。
但是孩子最终会讲一口流利的母语。
学好语言的概率远远高于孩子学好其他特长的概率。
再者,英语作为孩子学校课堂三大科之一。相较于体育音乐美术,孩子的英语突出,会更容易被老师和其他孩子发现并崇拜。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英语是能获得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
三、正确学习外语的方法
在网上看到过几个案例,是介绍几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效果。
豆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岁男孩,3岁起跟随外教学习英语。家长并不精通英语,但是为豆豆提供了大量视听材料和原版书籍。豆豆酷爱阅读, 进步神速,8岁时英语已经达到了 CAE (剑桥通用五级的第四级)程度。英语阅读水平达到美国本土 8年级水平,在阅读方面超越99%的美国孩子,令人惊叹。
天一,11岁的北京男孩,从1年级开始学英语,主要跟随机构学习剑桥课程,刻苦用功,坚持不懈,在5年级通过了难度很大的FCE(剑桥通用五级的第三级)考试,被重点中学录取。天一的中文阅读很强势,阅读量很大,而英语阅读量较小。据他妈妈说,天一由于一直学习应试英语,考试行,说和写这些输出能力就不太行了。
龙龙,家住某省会城市的13岁男孩,3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一直给报课外班,学《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没有间断过学习。龙龙忙于应付小升初和上初中后的各种课外班,没工夫听英语,也没工夫读英文书。学了5年后,看不懂像《小乌龟学美语》这样的儿童动画片,也无法阅读英文章节小说。
乐乐,家住某二线城市的12岁男孩,2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重视英语,一直给他报课外班,但由于当地小升初压力不大,课外班的学习速度十分缓慢,学了4年只重听说的儿童英语后,终于在第五年,开始学《新概念英语》的第一册。
这4个男孩都属于学校里的好学生,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智商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由于走了不同的学习路线,5年后的英语学习成果迥异:
对比得出,造成他们巨大差别的原因有二:
1.是否抓住了语言关键期学习?
1996年,美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杂志社上发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大脑进行研究,证实了布罗卡斯区的存在——大脑中专门负责语言的区域。
布罗卡斯区在幼儿时期(1到3周岁)开始发育,12岁左右发育基本成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区域的灵敏性呈现逐年减弱的特征。12岁以前学语言时,语言信息直接存储到布罗卡斯区。12岁以后再学习语言,语言信息已无法直接存储到布罗卡斯区。只能存到记忆区,使用语言时,布罗卡斯区必须和记忆区进行联系,科学家们把上述研究结果成为布罗卡斯理论。
3岁开始学习的豆豆,真是出于语言学习的关键区,大量英语的视听材料和绘本都被直接储存在布罗卡斯区,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一定坚实的基础。
2.是否在家里开展了英语听和读练习?
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被称之为“习得”。例如:小孩获得母语能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并没有经过刻意的、 按部就班的学习。
习得也被称之为“母语式学习”。
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听、说、读、写”顺序不容颠覆;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尊重沉默期;珍惜语言关键期;儿童母语迁移较少。
通过原版的英文儿歌、英文绘本、英文动画片来培养听力和语感,是帮助孩子在“语言习得”关键期迅速成长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