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有关半城故城址的有关介绍了,现转发于下:
记者 刘小东
在乡饮乡沈家屯东部,有一个相传为汉魏时期古城址的遗址,叫做“半城故城址”,又叫“龚邱城址”,因为在这个遗址上建了一半的城。虽然现在的半城遗址已经成了一片农田,但仍依稀可见旧时建城时留下的土台痕迹。
突发变故 修城只修到一半
据了解,半城遗址位于宁阳县乡饮乡沈家屯东500米处,俗称“半城”,距县城约7.5公里。由于历史悠久,1979年半城遗址被公布为宁阳县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饮乡志》主编王汝成告诉记者,相传半城遗址距今已经有3200年历史,大约从商末就有可能存在,但具体为哪个朝代的遗址还有待考证。“按照古代的习俗,喜欢家族群居,半城遗址应该是古时的某个家族建的,后来可能是突发变故,导致城只建了一半就停了。但究竟是哪个家族什么时候建的就不好说了,传下来的东西太少,几乎没有,现在也只能看到留下的夯土堆了”,王汝成说现在半城遗址留下的除了土台子,就是民间传说,只是从流传中了解到这是个修了一半的城。
“半城遗址还有一个名就是龚邱城址,据记载原本遗址所在地是属平原县,因为与德州的平原县重名,隋朝的时候改为了龚邱县。但也不能确切的说半城遗址是隋代遗址,”王汝成说。
历经千百年 古城只剩下土台
半城遗址本来就是一座没有完成的城,留下的东西并不多,王汝成告诉记者,相传在半城遗址的南城墙位置有两个夯土堆,属于现在兖州境内,被当地的百姓称为“东龙眼”、“西龙眼”,很有可能是当时修城时城门的位置。
现在的半城遗址还隐约可见当时的雏形,城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800米,面积大约60万平方米。遗址的城墙在早年已经被夷平,而在半城遗址城中部还有一个高约6米,长约100米,宽月32米的夯土台基,“这个夯土台就类似于现在的地基,从这也可以看出城并没有建完”,王汝成说。
王汝成告诉记者,半城遗址不仅只剩下土台,在半城故城址西南约百米的土岗上是墓葬区,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出土了汉画像石、铜镜、铁剑、陶鼎、陶壶等古文物。“根据考古调查该遗址有汉魏时期的遗物遗存,初步认定为是汉魏时期的故城址,有待进一步考证”,王汝成说。
今人寻祖 封地龚邱追寻祖源
在编纂县志的时候,乡饮乡的编纂人员曾对半城遗址进行了考察,认为半城遗址与古龚邱城有关。清乾隆八年的《宁阳县志》中就曾记载说县东南之半城当为古龚邱城,并记载:“半城,相传为汉褒鲁侯旧第。”
王汝成告诉记者,2006年的时候,北大的龚晓工曾致信乡饮,称乡饮半城遗址可能是其祖发源地。“龚姓不多见,龚晓工是查询了全国各地带有龚邱的地名,最后认为乡饮这边的龚邱故城与他的家族有关,现在乡档案室中还存有与龚晓工的往来书信”,王汝成说。而龚晓工的来信称,其龚氏家谱中记载祖上源于箕子胥,二十七世际元公受封龚邱,因地为姓,所以认为乡饮龚邱就是其祖先封地。
“根据有关专家的推测,甲骨文中就有龚字,是远祖、祖先的意思,还有人曾著文说商朝既有龚国。所以龚晓工认为龚邱比原来知道的历史要长,更早的龚地地名还可以溯及到玉器图腾时代”,王汝成告诉记者龚晓工推测龚字可以说是对玉器图腾族徽的直接描摹、临摹,似龙玉器,但这都只是龚晓工的推测,半城遗址究竟源于何时,还有待商榷。
相关链接>>>
褒鲁侯:汉朝封给周公后裔的世袭爵位。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丙午,鲁顷公八世孙公子宽被封为褒鲁侯,封地于南阳平,食邑两千户,负责祭祀周公。公子宽不久去世,谥为“节”,他的爵位由其子公孙相如继承。元始元年十一月,公孙相如承袭褒鲁侯,并改姓为公孙姓,后又改为姬姓。至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之前,褒鲁侯姬就的爵位被降为子爵,此后承袭情况不明。
记者 刘小东
在乡饮乡沈家屯东部,有一个相传为汉魏时期古城址的遗址,叫做“半城故城址”,又叫“龚邱城址”,因为在这个遗址上建了一半的城。虽然现在的半城遗址已经成了一片农田,但仍依稀可见旧时建城时留下的土台痕迹。
突发变故 修城只修到一半
据了解,半城遗址位于宁阳县乡饮乡沈家屯东500米处,俗称“半城”,距县城约7.5公里。由于历史悠久,1979年半城遗址被公布为宁阳县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饮乡志》主编王汝成告诉记者,相传半城遗址距今已经有3200年历史,大约从商末就有可能存在,但具体为哪个朝代的遗址还有待考证。“按照古代的习俗,喜欢家族群居,半城遗址应该是古时的某个家族建的,后来可能是突发变故,导致城只建了一半就停了。但究竟是哪个家族什么时候建的就不好说了,传下来的东西太少,几乎没有,现在也只能看到留下的夯土堆了”,王汝成说现在半城遗址留下的除了土台子,就是民间传说,只是从流传中了解到这是个修了一半的城。
“半城遗址还有一个名就是龚邱城址,据记载原本遗址所在地是属平原县,因为与德州的平原县重名,隋朝的时候改为了龚邱县。但也不能确切的说半城遗址是隋代遗址,”王汝成说。
历经千百年 古城只剩下土台
半城遗址本来就是一座没有完成的城,留下的东西并不多,王汝成告诉记者,相传在半城遗址的南城墙位置有两个夯土堆,属于现在兖州境内,被当地的百姓称为“东龙眼”、“西龙眼”,很有可能是当时修城时城门的位置。
现在的半城遗址还隐约可见当时的雏形,城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800米,面积大约60万平方米。遗址的城墙在早年已经被夷平,而在半城遗址城中部还有一个高约6米,长约100米,宽月32米的夯土台基,“这个夯土台就类似于现在的地基,从这也可以看出城并没有建完”,王汝成说。
王汝成告诉记者,半城遗址不仅只剩下土台,在半城故城址西南约百米的土岗上是墓葬区,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出土了汉画像石、铜镜、铁剑、陶鼎、陶壶等古文物。“根据考古调查该遗址有汉魏时期的遗物遗存,初步认定为是汉魏时期的故城址,有待进一步考证”,王汝成说。
今人寻祖 封地龚邱追寻祖源
在编纂县志的时候,乡饮乡的编纂人员曾对半城遗址进行了考察,认为半城遗址与古龚邱城有关。清乾隆八年的《宁阳县志》中就曾记载说县东南之半城当为古龚邱城,并记载:“半城,相传为汉褒鲁侯旧第。”
王汝成告诉记者,2006年的时候,北大的龚晓工曾致信乡饮,称乡饮半城遗址可能是其祖发源地。“龚姓不多见,龚晓工是查询了全国各地带有龚邱的地名,最后认为乡饮这边的龚邱故城与他的家族有关,现在乡档案室中还存有与龚晓工的往来书信”,王汝成说。而龚晓工的来信称,其龚氏家谱中记载祖上源于箕子胥,二十七世际元公受封龚邱,因地为姓,所以认为乡饮龚邱就是其祖先封地。
“根据有关专家的推测,甲骨文中就有龚字,是远祖、祖先的意思,还有人曾著文说商朝既有龚国。所以龚晓工认为龚邱比原来知道的历史要长,更早的龚地地名还可以溯及到玉器图腾时代”,王汝成告诉记者龚晓工推测龚字可以说是对玉器图腾族徽的直接描摹、临摹,似龙玉器,但这都只是龚晓工的推测,半城遗址究竟源于何时,还有待商榷。
相关链接>>>
褒鲁侯:汉朝封给周公后裔的世袭爵位。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丙午,鲁顷公八世孙公子宽被封为褒鲁侯,封地于南阳平,食邑两千户,负责祭祀周公。公子宽不久去世,谥为“节”,他的爵位由其子公孙相如继承。元始元年十一月,公孙相如承袭褒鲁侯,并改姓为公孙姓,后又改为姬姓。至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之前,褒鲁侯姬就的爵位被降为子爵,此后承袭情况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