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吧 关注:492贴子:2,466
  • 9回复贴,共1

文学 | 婆婆妈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解析


IP属地:河南1楼2021-03-31 02:22回复
    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名义上大权独揽,实际上不过是王夫人的经理人。王夫人的长子贾珠早逝,儿媳妇李纨成了寡妇,不能抛头露面管家。不得已王熙凤从长房借调到二房代为管理荣国府。王夫人之所以选择自己的侄女管家,是看重了她的能力,亦是认为作为自己人更容易控制。
    在第六回之中,刘姥姥第一次来荣国府拜会。刘姥姥曾于二十年前见过尚未出阁的王夫人,那时的她“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响快,指办事干脆利落,言谈举止大方爽快。在刘姥姥口中,当年的王夫人也如凤姐一般行事果决麻利,之所以改了性情,是受情势所限。
    篾片,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当穷苦人刘姥姥来到贾府的时候,王熙凤把她当成了“女篾片”,而贾母却将这位老人当成了真正的亲戚:吃饭的时候,命王熙凤将刘姥姥的桌子摆在自己旁边;为了带刘姥姥逛大观园,自己险些累出病来。


    IP属地:河南2楼2021-03-31 06:30
    回复
      因贾府世代功勋,贾母又是元妃祖母,皇上着礼部主祭,赐安葬费一千两纹银。贾府上下此时大都不听王熙凤的安排,还在旁边指指点点,说风凉话。原本渴望体面办好贾母葬礼的王熙凤,此时才知道自己已是“失势的凤凰不如鸡”,回天无力了。但一向威风惯了的王熙凤,哪能受得了这些打击,一气之下,还没等贾母出殡,自己就倒下一病不起。
      当袭人和史湘云抱怨林黛玉太懒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她呢?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虽然大夫要求林黛玉静养,贾母不许贾府中任何人来劳烦林黛玉,但是王熙凤却很显然是个例外。
      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了林黛玉一瓶子茶叶,就和林黛玉笑道:“不用取去,我叫人送来就是了,我明日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林黛玉笑道:“你们听听,吃了他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我了。”作为富贵人家的少奶奶和千金小姐,她们的日常生活,都有身边的丫头和婆子服侍,用不着她们亲自动手。


      IP属地:河南3楼2021-03-31 06:57
      回复
        王熙凤精明又能干,唯一的缺点就是识字不多。原本在王家,她根本就不认识字,到贾家开始管家之后,她才学着认识了几个字。而林黛玉的长项,就是有才华,读书识字。所以,王熙凤请林黛玉帮忙,唯一的可能就是请林黛玉帮着自己看看账本,算算账之类的。
        王熙凤请林黛玉帮忙看账本,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让林黛玉学会管家。尤其是贾家的经济账,是林黛玉必须要知道的。王熙凤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后,立刻就拿着林黛玉开玩笑:“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后来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说:“我替你们盘算,去出去的多,进来的少,若不省俭,必将后手不接。”王夫人也做出了一个安排——当王熙凤因为生病休息不能理事的时候,王夫人安排李纨、薛宝钗和探春同时管家。


        IP属地:河南4楼2021-03-31 07:07
        回复
          大多数时候,薛宝钗都是想着怎么讨好别人,而不是展现自己让大家喜爱;其次,她似乎没有情感,金钏儿死了,她说赔点钱她们就满意了;再次,她也不讲究外表,什么花儿粉儿的一概不沾。
          薛家进贾府理由是送宝钗待选入宫,后来待选的事不成了,薛家也没有走的意思,就连给儿子薛蟠娶亲都没有回去,可见必有缘故。王熙凤不提父母,与李纨、林黛玉不提父母一样。古人讲究“子不言父”,本意是指不能评价长辈。当然晚辈也不可以随便与别人论及父母。
          第十四回秦可卿葬礼,赶上王熙凤哥哥王仁要回南京,王熙凤则收拾礼物并写信给父母。第五十四回,《凤求鸾》的故事男主角可巧也唤作“王熙凤”。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


          IP属地:河南5楼2021-03-31 07:50
          回复
            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忙上去推他,“这是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们只管说罢,重名重姓的多呢。”《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个兄弟叫“王仁”;《凤求鸾》中王熙凤,他的父亲叫“王忠”。
            “王仁”与“王忠”——忘仁忘忠,呼应着老太太所言“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凤求鸾》的故事发生在“残唐五代”、“残唐之时”,跟明末一样也是一个王朝的末世。《红楼梦》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情节,其实越是奇怪的、不可思议的内容越是重要,这些地方都是作者想向我们传递一些很重要的信息。贾家为武将之家,贾母不听《凤求鸾》而点《将军令》,实质也是在教育和勉励子侄子孙不忘本。
            王熙凤的父亲作为王家的长子,自然而然成了王家的“坐镇之人”。自己的外甥薛蟠犯了事,当舅舅的岂能坐视不理?于是就有了第四回那一幕,“王老爷”特地拜访贾雨村,不仅是为薛蟠说情,同时也表达了王家与贾雨村结盟的心愿。果然,在薛蟠无恙后,由王熙凤的叔叔王子腾举荐,贾雨村就进京当官去了,后来顺风顺水地再次升了官。


            IP属地:河南6楼2021-03-31 08:04
            回复
              书中第五十四回巧妙地安排了《凤求鸾》这样一个故事,说书人故事里是“凤求鸾”,现实中是薛姨妈带着薛宝钗来到贾府“金求玉”;说书人故事里“王熙凤的父亲是金陵人氏”,现实中薛姨妈的亲哥哥、王熙凤的父亲也从京城返回了金陵老家,在背后谋划了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姻缘之事。
              在荣国府阖家团聚的元宵夜宴中,请来的女先儿为贾府众人演绎一部新书《凤求鸾》。然而,这部书主人公的名字竟然叫王熙凤。翻找历史上传世的戏曲,并无这个《凤求鸾》,也没有其他戏曲中主人公名叫“王熙凤”的,那么这个巧合只能出自作者的杜撰。
              首先,作者告诉我们王熙凤的智慧才能堪比男子。《凤求鸾》中的主人公 “王熙凤”也是金陵人,也是出身贵族,这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位公子,是个男人,要进京赶考,承担着个人前途和振兴家族命运的重任。而小说中的凤姐虽然是女子,却极有心胸和格局,其治家理事的章法、杀伐决断的勇气都不输于男人。


              IP属地:河南7楼2021-03-31 08:40
              回复
                第57回,宝玉去看黛玉,见紫鹃坐在风口里,穿着又单薄,于是摸了一把紫鹃,叫紫鹃要保养好身体,本来黛玉就体弱,万一紫鹃也病了,就越发难了。紫鹃这时教育宝玉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一年大,二年小,多指言语行动等不够得体或庄重。“一年大二年小”其实是个口语口误的结果。前后表达错了,但却成了口语。说白了就是一年大似一年,不要这样幼稚不合规矩的行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亲密,两个人之间不避讳,但渐渐长大了,在贾府上下已经有了一些风言风语。
                略大些后,黛玉意识到礼节问题,就常常教导自己的丫头不要和宝玉太亲近,以免别人说闲话。黛玉自己就曾多次教育宝玉,彼此年龄渐大了,不要再如小时候那样拉拉扯扯,而且一旦宝玉说话不注意礼节,黛玉就会以生气的方式来提醒他。


                IP属地:河南9楼2021-03-31 09:03
                回复
                  赵姨娘联合马道婆,用魇魔法害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昏昏沉沉,眼看着就不行了,幸亏来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两人用“通灵宝玉”救了贾宝玉。第五十四回,荣国府的元宵节上,贾母命令贾宝玉给姐妹们都斟上酒,还要让大家都喝了。当贾宝玉斟给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偏偏不喝,反而拿起酒杯来,放在宝玉唇上,宝玉一饮而尽。
                  邢岫烟是寒门女子,打小家中是租房子,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一家三口投奔邢夫人。邢岫烟没有避雪之衣,是平儿拿了王熙凤的给她;邢岫烟典当了冬衣给婆子们买点心,是薛宝钗帮她赎了出来。邢家是有儿子的。一个是“那时尚小”的邢德全,一个是当年尚在原籍的邢岫烟之父邢忠。邢忠是“邢夫人之兄”。
                  因为没有娘家做靠山,邢夫人在婆家活得很谨小慎微。她不得不屈意讨好丈夫,免得失去自己的地位。嫁入贾府多年,这个可悲的女人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自己声称,“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不能落人的笑话议论为高”。


                  IP属地:河南10楼2021-03-31 11:20
                  回复
                    在邢夫人的心中,也有母性的柔情。她每次看到侄子贾宝玉,都发自内心的喜爱,又是留着好东西给他玩,又是要留下他吃饭,又是将他拉在自己身边坐下。按照贾府中的规矩,王熙凤每个月也会给邢岫烟二两银子的月例。
                    邢夫人托人告诉邢岫烟,说她使不了这么多钱,让她拿出一两给她的父母送去。邢岫烟不敢违背,也只能从命。邢德全长叹一声,说了一番话:“老贤甥,你不知道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那时尚小,世事不知,她姊妹三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时,一份家私都是她把持带来……我便来要钱,也并非要了你贾家的,就是我邢家的家私,也够我花了……”
                    邢德全的这一番话,说出了一件很重要的往事——邢夫人嫁入贾府的时候,将邢家所有的家产都带走了。在古代,女子除了一份嫁妆,家中的其余财物,都是要留给哥哥和弟弟的。邢岫烟的父亲邢忠是邢夫人的哥哥,一直都生活在原籍,一家人在原籍过不下去,才进京投奔邢夫人的;而邢德全是邢夫人的弟弟。


                    IP属地:河南11楼2021-03-31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