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曹雪芹在红楼梦正面写了一个宝黛爱情故事,同时他又用隐喻和暗语写了一个吕四娘刺雍正的故事,一个曹雪芹、竺香玉合谋颠覆清室的故事和以香艳、调侃之笔讽刺清廷,讽刺邪恶、权贵的故事。曹雪芹强烈的反清意识来自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民族平等愿望,但对于雍正和乾隆,还有夺爱之恨。传说竺香玉是曹雪芹的情人,被迫进宫为妃。雍正死后,乾隆又企图占有。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雍正的态度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设计了刺雍和毒雍的情节;对乾隆则以骂为主,骂乾隆是自己和竺香玉生的儿子(设计了两种版本:一是通过秘密传精给竺香玉皇后生了乾隆。二是移植陈阁老被雍正换子的故事,说雍正换的是曹雪芹和竺香玉的儿子)进宫后贪图清廷富贵,不思归汉,骂他是蠢物,极尽调侃之能事。红楼梦还讲了不少色情故事,这些色情故事多数是为讽刺清廷的主题服务的,有一些是伤时骂世,有些则似乎是性启蒙,有些是设的后路,一旦有人猜出红楼梦的反清主旨,曹雪芹可以用似是而非的色情内容搪塞——是在讲色情故事。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的超时空结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跳跃的,将人物、时间、事件掰开、揉碎、剪裁、合并,神龙见首不见尾,使其初衷难觅。刻意弃下的蛛丝马迹如漂流之瓶,企启人疑窦,渺渺茫茫中等待着拾者、识者。比如荣宁二府,在特定环境就是皇宫,用“荣宁”谐音“雍正”——雍正所在之地当然是皇宫。曹雪芹要讲吕四娘刺雍正,如果故事很衔接、人物很固定,即便是用谐音等暗喻,还是有被猜出的危险。所以曹雪芹采取了分身法和合身法。分身法就是把一个人物的行为放在多个角色上。如吕四娘隐身修行就用妙玉代替;竺香玉回府省亲就用元春代替;曹雪芹与竺香玉的恋情就写宝玉和黛玉;曹雪芹的弄舌就放在贾珍身上;雍正的迷恋丹汞用贾敬代替,因雍正的谥号第一个字就是“敬”;他的好色则用贾瑞调戏凤姐故事,雍正的谥号中有“瑞”字。合身法就是把多个人物或场景集中一人或一处。如宝玉也是曹雪芹,曹雪芹设计的“贾代儒”就谐音“雪代儒”——雪代玉,意思是曹雪芹和“宝玉”可互代,宝玉——曹儒。宝玉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是皇帝,“皇”可拆字为“白玉”,谐音“宝玉”。乾隆是抱的陈阁老的儿子,“抱儿”和“宝玉”音近。为了在某些场合用宝玉代替雍正,曹雪芹特地在宝玉前加了“通灵”,“通灵”谐音雍正;黛玉可以是香芋——香玉;香菱通过周瑞家的说“有东府蓉大奶奶的风格”就可以代指秦可卿,又因为是皇商(皇上)薛蟠的妾,也可以代指皇妃。因为刺雍、毒雍都是行刺,且行刺的是皇妃,所以元春、秦可卿、吕四娘、黛玉、竺香玉往往互代。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的千层饼结构。讲宝黛爱情夹杂刺雍,夹杂曹雪芹和竺香玉的恋情,夹杂曹、竺合谋通过改变王子血统颠覆清廷,夹杂乾隆的谋位和烝母,夹杂讲宫廷香艳故事,这是总的层面上的千层饼。具体到每一个情节中,也有千层饼结构。短短的一段文字,可能就讲着两个、三个以上的故事。如在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黛玉教香菱作诗就有“作诗”、“作尸”、“作嗣”三个故事——黛玉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杜甫、李白、王摩诘——杜、李、摩诘;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杜、李、摩诘
一,杜、李、摩诘——要求香菱先熟读这三个诗人的诗——作诗。
二,杜、李、摩诘谐音“肚里麦秸”——这是在讲香菱(秦可卿)为自己作假尸,假尸肚内用麦秸充填——作尸。
三,杜、李、摩诘谐音“肚里脉血”——这是在讲香菱(皇后)用曹雪芹秘密传递的**为自己受孕——作嗣。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几乎把世上的所有暗喻手段用尽:
谐音法——近音相代,如甄士隐——真事隐。脚炉——觉罗,清皇的姓氏。
断句法——移动标点,改变文意,如“见了他老子象个避猫的鼠”——宝玉怕他老子——贾政;如果在“见了他”后面加逗号就成了“见了他,老子象个避猫的鼠”——皇后说,见了雍正,我(老子)象老鼠。
切音法——拼音在古代叫切音,如:“柳絮”相切,取“柳”的声母、“絮”的韵母相拼暗示“吕”。反过来,通过切音分析出原词,如“中”或“冢”就暗示“子宫”。
拆字法——如“不好”可以拆为“一小女子”。
联想法——用“唱曲”谐音“长驱”从而联想“长驱直入”的“直入”。
古语翻新法——如论语“学而时习之”被曹雪芹翻新为“孔子亲封”——“学而时习之”谐音“雪而嗣袭之”、“十袭之”。”雪而嗣袭之”——是**雪芹的儿子当了皇帝;“十袭之”——应该是有“十”的继位,胤禵有“十”,雍正是改“十”为“于”。
双关法——如十九回中宝玉题对联,暗示我宝玉就是曹雪芹:未及说(雪)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雪)。这句话中的“你”很关键,表面说:谁叫你说了?实际是:谁问曹雪芹了?此处文字因为隐含曹雪芹,又是通过贾宝玉的口说出的,所以“谁问曹雪芹了?”就隐含着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第七回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明说焦大醉骂主子没王法,暗说秦可卿扮妃和养曹竺子是犯王法。扮妃——扒灰;养小叔子——养曹竺子)!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清酋)知道(不是说怕朝廷知道了焦大醉骂,而是说怕知道了扮妃和养曹竺子)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是”(是没有王法规矩)。贾蓉答应“是”表面是说要打发焦大,但是因为紧接在凤姐的“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话后面,所以真实意思是承认扮妃和养曹竺子是犯王法的行为。
逗错法——如“悲金悼玉”有“悲祯悼吕”(胤祯——胤禵和吕四娘)、“悲芹悼玉”(曹雪芹和竺香玉)的意思,“若说没奇缘(冤),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冤),如何心事终虚化?”但是,甲本中又冒出个“怀金悼玉”,乙本和甲本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只是抄写有出入的同一版本,这是曹雪芹为阅者发现二牍中暗喻线索专门设的两个互为提醒的版本。说“悲金悼玉”很自然,“怀金悼玉”就有点勉强,但是就是这个“怀”,意在提醒阅者与“怀儿”有关。
会意法——如十九回中: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你应说话——子曰。
偷渡法——如十九回中又一个道:“‘崇光泛彩’(重放光彩——复明)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曹雪芹也知道恢复明朝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紧接着用宝玉的口说出“可惜”——不可以“复明”,可以“惜明”。曹雪芹用“可惜没有兼顾红绿”代替“可以用惜字——惜明”骗过了阅者。)
倒语逆笔法——即把一个词或一句话倒着念再辅之以谐音,如“梨花春雨”(倒念:愚蠢弘历),“桐剪秋风”(倒念:风流乾隆)。
反复强调法——如三十五回中“罢”“来”“叫”每个都重复七遍以上,意在用“罢”“来”“叫”谐音“白莲教”。
话尾点睛法
魔方排列法
生僻字提醒法
要说明的是,用黑话写成的讽刺雍正、乾隆的内容都只是曹雪芹虚构的故事,不是通鉴、史稿,有些可能有影子,绝大多数子虚乌有,这是小说题材允许的,阅者大可不必认真。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曹雪芹在红楼梦正面写了一个宝黛爱情故事,同时他又用隐喻和暗语写了一个吕四娘刺雍正的故事,一个曹雪芹、竺香玉合谋颠覆清室的故事和以香艳、调侃之笔讽刺清廷,讽刺邪恶、权贵的故事。曹雪芹强烈的反清意识来自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民族平等愿望,但对于雍正和乾隆,还有夺爱之恨。传说竺香玉是曹雪芹的情人,被迫进宫为妃。雍正死后,乾隆又企图占有。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雍正的态度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设计了刺雍和毒雍的情节;对乾隆则以骂为主,骂乾隆是自己和竺香玉生的儿子(设计了两种版本:一是通过秘密传精给竺香玉皇后生了乾隆。二是移植陈阁老被雍正换子的故事,说雍正换的是曹雪芹和竺香玉的儿子)进宫后贪图清廷富贵,不思归汉,骂他是蠢物,极尽调侃之能事。红楼梦还讲了不少色情故事,这些色情故事多数是为讽刺清廷的主题服务的,有一些是伤时骂世,有些则似乎是性启蒙,有些是设的后路,一旦有人猜出红楼梦的反清主旨,曹雪芹可以用似是而非的色情内容搪塞——是在讲色情故事。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的超时空结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跳跃的,将人物、时间、事件掰开、揉碎、剪裁、合并,神龙见首不见尾,使其初衷难觅。刻意弃下的蛛丝马迹如漂流之瓶,企启人疑窦,渺渺茫茫中等待着拾者、识者。比如荣宁二府,在特定环境就是皇宫,用“荣宁”谐音“雍正”——雍正所在之地当然是皇宫。曹雪芹要讲吕四娘刺雍正,如果故事很衔接、人物很固定,即便是用谐音等暗喻,还是有被猜出的危险。所以曹雪芹采取了分身法和合身法。分身法就是把一个人物的行为放在多个角色上。如吕四娘隐身修行就用妙玉代替;竺香玉回府省亲就用元春代替;曹雪芹与竺香玉的恋情就写宝玉和黛玉;曹雪芹的弄舌就放在贾珍身上;雍正的迷恋丹汞用贾敬代替,因雍正的谥号第一个字就是“敬”;他的好色则用贾瑞调戏凤姐故事,雍正的谥号中有“瑞”字。合身法就是把多个人物或场景集中一人或一处。如宝玉也是曹雪芹,曹雪芹设计的“贾代儒”就谐音“雪代儒”——雪代玉,意思是曹雪芹和“宝玉”可互代,宝玉——曹儒。宝玉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是皇帝,“皇”可拆字为“白玉”,谐音“宝玉”。乾隆是抱的陈阁老的儿子,“抱儿”和“宝玉”音近。为了在某些场合用宝玉代替雍正,曹雪芹特地在宝玉前加了“通灵”,“通灵”谐音雍正;黛玉可以是香芋——香玉;香菱通过周瑞家的说“有东府蓉大奶奶的风格”就可以代指秦可卿,又因为是皇商(皇上)薛蟠的妾,也可以代指皇妃。因为刺雍、毒雍都是行刺,且行刺的是皇妃,所以元春、秦可卿、吕四娘、黛玉、竺香玉往往互代。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的千层饼结构。讲宝黛爱情夹杂刺雍,夹杂曹雪芹和竺香玉的恋情,夹杂曹、竺合谋通过改变王子血统颠覆清廷,夹杂乾隆的谋位和烝母,夹杂讲宫廷香艳故事,这是总的层面上的千层饼。具体到每一个情节中,也有千层饼结构。短短的一段文字,可能就讲着两个、三个以上的故事。如在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黛玉教香菱作诗就有“作诗”、“作尸”、“作嗣”三个故事——黛玉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杜甫、李白、王摩诘——杜、李、摩诘;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杜、李、摩诘
一,杜、李、摩诘——要求香菱先熟读这三个诗人的诗——作诗。
二,杜、李、摩诘谐音“肚里麦秸”——这是在讲香菱(秦可卿)为自己作假尸,假尸肚内用麦秸充填——作尸。
三,杜、李、摩诘谐音“肚里脉血”——这是在讲香菱(皇后)用曹雪芹秘密传递的**为自己受孕——作嗣。
说红楼梦是奇书,还因为它几乎把世上的所有暗喻手段用尽:
谐音法——近音相代,如甄士隐——真事隐。脚炉——觉罗,清皇的姓氏。
断句法——移动标点,改变文意,如“见了他老子象个避猫的鼠”——宝玉怕他老子——贾政;如果在“见了他”后面加逗号就成了“见了他,老子象个避猫的鼠”——皇后说,见了雍正,我(老子)象老鼠。
切音法——拼音在古代叫切音,如:“柳絮”相切,取“柳”的声母、“絮”的韵母相拼暗示“吕”。反过来,通过切音分析出原词,如“中”或“冢”就暗示“子宫”。
拆字法——如“不好”可以拆为“一小女子”。
联想法——用“唱曲”谐音“长驱”从而联想“长驱直入”的“直入”。
古语翻新法——如论语“学而时习之”被曹雪芹翻新为“孔子亲封”——“学而时习之”谐音“雪而嗣袭之”、“十袭之”。”雪而嗣袭之”——是**雪芹的儿子当了皇帝;“十袭之”——应该是有“十”的继位,胤禵有“十”,雍正是改“十”为“于”。
双关法——如十九回中宝玉题对联,暗示我宝玉就是曹雪芹:未及说(雪)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雪)。这句话中的“你”很关键,表面说:谁叫你说了?实际是:谁问曹雪芹了?此处文字因为隐含曹雪芹,又是通过贾宝玉的口说出的,所以“谁问曹雪芹了?”就隐含着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第七回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明说焦大醉骂主子没王法,暗说秦可卿扮妃和养曹竺子是犯王法。扮妃——扒灰;养小叔子——养曹竺子)!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清酋)知道(不是说怕朝廷知道了焦大醉骂,而是说怕知道了扮妃和养曹竺子)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是”(是没有王法规矩)。贾蓉答应“是”表面是说要打发焦大,但是因为紧接在凤姐的“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话后面,所以真实意思是承认扮妃和养曹竺子是犯王法的行为。
逗错法——如“悲金悼玉”有“悲祯悼吕”(胤祯——胤禵和吕四娘)、“悲芹悼玉”(曹雪芹和竺香玉)的意思,“若说没奇缘(冤),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冤),如何心事终虚化?”但是,甲本中又冒出个“怀金悼玉”,乙本和甲本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只是抄写有出入的同一版本,这是曹雪芹为阅者发现二牍中暗喻线索专门设的两个互为提醒的版本。说“悲金悼玉”很自然,“怀金悼玉”就有点勉强,但是就是这个“怀”,意在提醒阅者与“怀儿”有关。
会意法——如十九回中: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你应说话——子曰。
偷渡法——如十九回中又一个道:“‘崇光泛彩’(重放光彩——复明)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曹雪芹也知道恢复明朝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紧接着用宝玉的口说出“可惜”——不可以“复明”,可以“惜明”。曹雪芹用“可惜没有兼顾红绿”代替“可以用惜字——惜明”骗过了阅者。)
倒语逆笔法——即把一个词或一句话倒着念再辅之以谐音,如“梨花春雨”(倒念:愚蠢弘历),“桐剪秋风”(倒念:风流乾隆)。
反复强调法——如三十五回中“罢”“来”“叫”每个都重复七遍以上,意在用“罢”“来”“叫”谐音“白莲教”。
话尾点睛法
魔方排列法
生僻字提醒法
要说明的是,用黑话写成的讽刺雍正、乾隆的内容都只是曹雪芹虚构的故事,不是通鉴、史稿,有些可能有影子,绝大多数子虚乌有,这是小说题材允许的,阅者大可不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