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教师创办的“漂流图书馆”仅有400多本书
可能你或者你的孩子,上小学时就已经看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西游记》、《基督山伯爵》等书,甚至一部分书籍摆在面前,都不一定有兴趣看。
可是,巫山县河梁中学的学生们,为了能看到哪怕是其中的一本书,他们都要去排队;如果掉了一本书,他们会难过一个多星期……
昨天,这所学校的谭成林(曾是2009年度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老师,在网上贴出了一封“求助信”,为的就是满足孩子们读书的愿望。
梁河中学位于巫峡南岸的大山深处,桃花山下,抱龙河畔,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
这几年,谭老师在和孤儿、单亲家庭以及大病家庭的孩子交谈中,发现这些家庭的孩子除了需要物质帮助外,更多需要精神鼓励和智慧支持,而且很多孩子知识面窄,心胸狭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我认为是大量读书。”
他们有个图书馆
400本书 但大多数是课外资料
去年9月28日,是谭老师与几个同事创办的“龙河漂流图书馆”开张的日子。但是,“漂流图书馆”“漂”得不是很顺利。学生带来的文学、科技、兴趣类书籍极少,大多数都是课外资料。
说是图书馆,其实就是一间办公室改装的,书架上只有400多本书,但他们学校有1400多名学生,人均0.28本书。
这学期,谭老师在查阅交流登记表时,发现几十本水浒、三国、名人传记,被争相在同学之间交流,有登记的就已经传阅几十个同学了。“在图书漂流中,我想到了大学时看到的一个场面:毕业大学生将自己很多书,有的还是崭新的书都当作废纸卖了。”谭老师觉得很可惜,他说,如果能在大学毕业生里募集一批该多好。
这里的孩子真的想看书
“但他们脸上总会闪过一丝失望”
在与谭老师交流中,他一再强调,这里的孩子真的想看书。但是他的学生里,很多人没有自己的课外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科普书籍,家长们也很狭隘,要买书,就是买学习资料,他们希望孩子能考得更好。
“城里人都知道,孩子只学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谭老师说起了上学期的一件事。一天晚上,一位学生家长从20里外跑到家里来,找到谭老师的爱人借书。原来是孩子在家里哭着,求着要看书。
陈丽,初二(五)班,学习成绩好,曾是孤儿,家里根本就没有书,因为收养她的人年事已高,没有更多的钱给她买书。好心人给她一本书来图书馆交流。谭老师看到她开心的样子,很欣慰。但是,排到她时,并没有她喜欢的书。谭老师不能忘记,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李兴容,初二(八)班,喜欢读书,但没有书去交流,看到同学们拿着自己的书去换书回来,她只好找同学借……
还有一个学生,不小心把《三国演义》弄掉了,难过了好一阵子……
“我在这里向你们求助,希望你们能够将你读过的适合中学生读的书,送给我们。如果你离我们较远,你可以邮寄给我们。这样邮费也不是很贵……
我是心理咨询师,也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您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会竭尽全力为您效劳。我也会教育我的学生,用积极的行动传递您的爱心。”
——谭成林老师的求助信节选
一个孩子的生日愿望:
我多希望收到一本名著…… “我多希望自己生日的时候,能收到一本课外书呀!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名著!”徐圣洁难过地说,但是爸爸妈妈肯定不同意买的,因为家庭经济紧张,也不好意思找家长。
向运波、饶珊都是班上的尖子生,他们各科都喜欢,也喜欢读课外书。因为家很远,往往一个学期才回家一两次,周末更希望有书来打发时间。
联系捐书可以打这些电话
我们先代谭老师谢谢你
如果你有这些方面的旧书,请捐给他的学生们吧!学校的地址是:重庆市巫山县河梁中学,可以写谭成林收,邮政编码404704,联系电话是023—57511536。当然,如果你有意捐书,也可以给时报通66099999打电话,我们将把征集到的书籍转送给他们。
本报记者 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