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消息:
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之后,却频频遭到陌生来电和短信的骚扰,内容大多是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等信息。应聘者于是怀疑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媒体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者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着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那么,这种买卖简历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一、买卖个人简历的生意,其实涉嫌违反多个法律规定,我们讲两个比较重要的。
首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因为抗击疫情需要,我们去各大商场,可能会被要求填表。有段时间,我们去商场,商场的工作人员会要求我们填我们的姓名,我们去过哪里。现在更简单了,直接刷我们的健康宝就可以了。但是这些信息,必须在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情况下才能收集,并且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不能再次销售这些信息。这是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其次,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法律上,已经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这个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文一开始说的通过QQ群销售个人简历的行为,基本上已经符合了《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有没有到起刑点,需要看情节是否严重,或者是不是到了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很多人可能就忙着挣钱,忘了法律的规定。什么是“情节严重”?法律规定普通的公民信息,五千条就够情节严重了。另外,当违法所得达到伍仟元时也构成情节严重。而情节特别严重,一般为前面提高的数量的十倍。
我们可以看到,入刑的标准并不高,而且后果很严重,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抓住之后,有的人可能都到了情节特别严重,而不是一般的情节严重。
二、买卖企业在招聘平台的账户,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一些卖家就表示,这些简历都是从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平台上的企业账号直接下载的。那么它怎么得到这个企业账号呢?首先它得有企业账户,然后发布招聘信息。QQ群里同样就有人在出售这个平台上的企业账号。那么这些企业账号的买卖和个人信息买卖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
从法律上来说,企业账号的买卖和个人信息的买卖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关于企业有关的账号等信息,企业除了在招聘平台上有账号,还有其他一些账号,比如银行的账号。这些账户都有交易的情况。这种交易企业账号的行为,有的并不构成犯罪,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有的属于帮助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
有一些人不想经营公司了,就把公司的银行对公账户、在某些平台上的账号转让给他人,进行销售,还可以得到一笔钱,而且省却了注销公司的成本。但是这种行为为其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帮助作用。这种情况下,一旦其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被查获后,顺藤摸瓜就找到了工商登记的人。
建议大家,除了招聘网站的企业账号不要随意买卖,其他的企业营业执照、公章、账号也不要随意交易。当不再使用这个公司的时候,进行正规的工商注销的程序,看起来麻烦一点,但是最安全的。假如说为了省事省钱,把公司的账号之类的信息卖掉,最后可能会惹很多的麻烦。
三、招聘网站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先看信息是怎么流露出去的。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被别人黑客侵入获得了相关信息。其实这种情况下,平台就有一个维护信息安全的义务。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的话,就有违法的问题了。第二种方式,有人购买了营业执照等进行了注册,但是招聘网站可能也不知道注册这个账号是为了真的招聘还是假的招聘。这种情况下,平台的责任可能就小点。不过,当已经有大量的人投诉这个问题时,平台应当想一些办法来,怎样区分这些账号?哪个企业账号是正常的,哪个企业账号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招聘网站上,违法犯罪的账号很多,平台是应当承担责任的。招聘网站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或者《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的规定,完善规则,找出这些有问题的账号,及时查封。
网络平台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应该为其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发生安全缺陷、漏洞的情况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尤其是具
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网络平台,应当提前取得用户同意。做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从技术水平来讲,应该根据《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对技术进行升级,适应它相关的等级的要求。
如果说网络平台怠于在规则上、技术上提高,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可能涉及到违法犯罪。刑法上规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就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拒不改正的,那么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
四、作为普通人,遇到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虽然大部分人没有法律知识和技能,不过出现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也不要不发声。
第一,可以到消协投诉。因为我们使用这个网站,它是经营者,我们就是消费者。那作为大量的出现侵权行为的这种情况,消协得到这种投诉比较多的情况下,消协作为保护消费者的组织,它是可以调查并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二,也可以通过媒体投诉,通过媒体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防止更多的人被侵权。
第三,如果说被骗了,也不要因为金额少,去法院起诉程序比较复杂,就什么也不做了。该报警还是要报警,因为骗子骗一个人可能获利100-200元,但是骗多了,骗100-200人就是上万元了,达到了犯罪的程度。有的时候警察抓到骗子之后,怀疑骗子骗了不少人,但是报警的人太少,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把骗子绳之以法。
综上,我们关键时刻还是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保护潜在的还没有受到伤害的可能的受害者。
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之后,却频频遭到陌生来电和短信的骚扰,内容大多是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等信息。应聘者于是怀疑个人信息通过招聘平台落到他人手中。媒体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者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着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那么,这种买卖简历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一、买卖个人简历的生意,其实涉嫌违反多个法律规定,我们讲两个比较重要的。
首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因为抗击疫情需要,我们去各大商场,可能会被要求填表。有段时间,我们去商场,商场的工作人员会要求我们填我们的姓名,我们去过哪里。现在更简单了,直接刷我们的健康宝就可以了。但是这些信息,必须在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情况下才能收集,并且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不能再次销售这些信息。这是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其次,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法律上,已经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这个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文一开始说的通过QQ群销售个人简历的行为,基本上已经符合了《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有没有到起刑点,需要看情节是否严重,或者是不是到了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很多人可能就忙着挣钱,忘了法律的规定。什么是“情节严重”?法律规定普通的公民信息,五千条就够情节严重了。另外,当违法所得达到伍仟元时也构成情节严重。而情节特别严重,一般为前面提高的数量的十倍。
我们可以看到,入刑的标准并不高,而且后果很严重,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抓住之后,有的人可能都到了情节特别严重,而不是一般的情节严重。
二、买卖企业在招聘平台的账户,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一些卖家就表示,这些简历都是从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平台上的企业账号直接下载的。那么它怎么得到这个企业账号呢?首先它得有企业账户,然后发布招聘信息。QQ群里同样就有人在出售这个平台上的企业账号。那么这些企业账号的买卖和个人信息买卖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
从法律上来说,企业账号的买卖和个人信息的买卖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关于企业有关的账号等信息,企业除了在招聘平台上有账号,还有其他一些账号,比如银行的账号。这些账户都有交易的情况。这种交易企业账号的行为,有的并不构成犯罪,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有的属于帮助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
有一些人不想经营公司了,就把公司的银行对公账户、在某些平台上的账号转让给他人,进行销售,还可以得到一笔钱,而且省却了注销公司的成本。但是这种行为为其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帮助作用。这种情况下,一旦其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被查获后,顺藤摸瓜就找到了工商登记的人。
建议大家,除了招聘网站的企业账号不要随意买卖,其他的企业营业执照、公章、账号也不要随意交易。当不再使用这个公司的时候,进行正规的工商注销的程序,看起来麻烦一点,但是最安全的。假如说为了省事省钱,把公司的账号之类的信息卖掉,最后可能会惹很多的麻烦。
三、招聘网站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先看信息是怎么流露出去的。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被别人黑客侵入获得了相关信息。其实这种情况下,平台就有一个维护信息安全的义务。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的话,就有违法的问题了。第二种方式,有人购买了营业执照等进行了注册,但是招聘网站可能也不知道注册这个账号是为了真的招聘还是假的招聘。这种情况下,平台的责任可能就小点。不过,当已经有大量的人投诉这个问题时,平台应当想一些办法来,怎样区分这些账号?哪个企业账号是正常的,哪个企业账号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招聘网站上,违法犯罪的账号很多,平台是应当承担责任的。招聘网站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或者《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的规定,完善规则,找出这些有问题的账号,及时查封。
网络平台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应该为其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发生安全缺陷、漏洞的情况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尤其是具
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网络平台,应当提前取得用户同意。做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从技术水平来讲,应该根据《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对技术进行升级,适应它相关的等级的要求。
如果说网络平台怠于在规则上、技术上提高,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可能涉及到违法犯罪。刑法上规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就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拒不改正的,那么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
四、作为普通人,遇到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虽然大部分人没有法律知识和技能,不过出现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也不要不发声。
第一,可以到消协投诉。因为我们使用这个网站,它是经营者,我们就是消费者。那作为大量的出现侵权行为的这种情况,消协得到这种投诉比较多的情况下,消协作为保护消费者的组织,它是可以调查并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二,也可以通过媒体投诉,通过媒体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防止更多的人被侵权。
第三,如果说被骗了,也不要因为金额少,去法院起诉程序比较复杂,就什么也不做了。该报警还是要报警,因为骗子骗一个人可能获利100-200元,但是骗多了,骗100-200人就是上万元了,达到了犯罪的程度。有的时候警察抓到骗子之后,怀疑骗子骗了不少人,但是报警的人太少,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把骗子绳之以法。
综上,我们关键时刻还是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保护潜在的还没有受到伤害的可能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