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天又到了,在这阳光明媚、百花绽放的春天,恰逢黄侃先生诞辰135周年的纪念日。缅怀先贤,肃然起敬,先生一生舍生忘死,投身革命,严谨治学,成就非凡。在对他一生的追忆中,他为人重情重义,对自己的妻儿情深义重,更是叫人感怀。
黄侃的原配夫人王采蘅是湖北宜昌人,其父王鼎丞,时任山西布政使,与黄侃的父亲黄云鹄过从甚密。黄云鹄为官二十多年,除了书之外别无余财,1892年应江宁(今南京市)尊经书院之聘只身去了江宁。黄侃随母亲留在家中,师从黄笑春(经学家,黄绍兰之父)。当时他们母子生活困难,黄侃奉母命给父亲写信,告知生活情况。黄侃书末缀一诗“父作盐梅令(云鹄曾任四川盐茶道),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柚任其空”,当时王鼎丞正客居江宁,看见黄侃写的这首诗大为惊讶,一个七岁的孩子写出这样的诗句,诧为奇才,既将女许之,与黄云鹄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黄侃和夫人王采蘅的结合虽然是父母之命,但婚后两人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王采蘅是个很有教养、很贤淑的女子,通达事理,尊老爱幼能书会画。1903年和黄侃成婚后,相处不到两年,黄侃就被两湖总督张之洞官派到日本留学。1906年黄侃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消息一传到张之洞耳里,他立即取消了黄侃留学的官费,黄侃从此开始了革命者 m的流亡生涯。在日本时,一天黄侃在写完《刘烈士道一像赞》一文后已是深夜,想念在家乡的妻子和长女念蓉,自己又有许多话要向妻子述说,于是提起笔来给采蘅写了一封信(信的照片附文后),待信封得严严实实后,才安然入睡。1908年2月,黄侃母亲病重,他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回家乡照顾母亲。黄侃在抓紧为母亲治病之际,利用远离官府的环境,探亲访友,访贫问苦,举行演讲,向劳苦大众宣讲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镇压民众的种种罪行,宣传革命道理,唤醒民众。当年11月母亲病逝,黄侃悲痛欲绝,正在这时,两江总督端方在南方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听说黄侃在家乡,即密电鄂督陈夔龙派人缉捕。黄侃闻讯时,县役快到家门口了,已无法躲避,只得在王采蘅的掩护下,仓皇出奔。但因经济拮据,远行不可能,不得已先上武昌,后经湖北同盟会的居正、温楚珩等人协助,借亲友若干资金,逃亡日本。
王采蘅作为黄侃的妻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尤其是黄侃出生入死闹革命的那些日子里,生活十分艰辛,有时要靠变卖自己的嫁妆维持生活。可是她对黄侃十分理解和支持,在家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孝敬老人,深得黄家族人的称赞。对王采蘅的理解、支持、安贫乐道,黄侃十分感激和敬重,王采蘅去世后的第五年,黄侃曾以《忆先母亡妻啜粥》为题作诗,表彰其德。诗和序言云:
“近日购米,以一斗为齐,犹虞匮乏,回忆十余年前先母在时,值六月米荒,恒兼旬啜粥,犹不能继,则质亡妻嫁衣以济之,今虽贫,尚未至是也;先母弃养已一星终,亡妻之殁亦五改火矣!病床焦念,悲怆不胜,因成七言八韵:
追忆偕妻养母时
家无儋石更逢饥
难忘季夏三旬粥
尚仰中闺几袭衣
天外飘蓬仍未定
坟前种树早成围
可怜极德嗟何及
莫叹佣书禄太微
索饭儿痴看冷灶
拔钗妇去对空帏
朱儒饱死还堪笑
靖节饥驱不自欷
戏彩匀无菜氏乐
拾金真为乐羊讥
惟余一事夸畴昔
白板门前债务稀”
这诗文中充分表达了黄侃对妻子的怀念和对妻子的赞誉。
1916年5月,王采蘅因病去世,此时长女十二岁,长子七岁,次子三岁,三子不足两岁。失妻给黄侃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三子念楚,失去母亲时还不足两岁,托人照顾,饥饱失节,寒暖失时,疾病缠绕,终于夭折。对此黄侃有撕心裂肺之痛,他在撰写的《念楚哀辞》中云“倘令其母不亡,鞠育以道,虽无恙以至成立可也。自亡妻之殁,余常抚诸子而泣曰,人生早岁偏孤,无母之苦,剧于无父,诸子中为此儿最不幸耳!”
失妻、失母的痛苦,愈益使黄侃对亡妻之怀念愈深,所以每当亡妻的生日、忌日,他都要为亡妻设祭,并作诗抒怀。例:
“《亡室生日设祭作》
之子久归泉
兹晨溯初度
酒肴陈几筵
儿女伸思慕
谁云情可忘
衰襟泪翻注
共处曾几何
忧患相撑拄
提挈三男儿
长女知礼数
偿君黾勉劳
弛我晨昏虑
十一月初六夕作,明日为亡室生日”
王采蘅去世后,黄侃先生独自一人抚养年幼子女,历尽辛劳。黄侃少时在故乡湖北蕲春从塾师黄笑春问学,与其女黄绍兰从小相识,两人都投身革命。王夫人去世后,两人因是同族,婚姻遭家族长辈反对,无奈分手。黄侃于1923年10月,娶继室黄菊英夫人。
总之,黄侃是至孝大善之人,对父母、师长、妻儿、亲人,感情深笃。在黄侃诞辰135周年纪念之际,谨以此文寄托思念之情。
秋叶子
2021年4月5日
黄侃的原配夫人王采蘅是湖北宜昌人,其父王鼎丞,时任山西布政使,与黄侃的父亲黄云鹄过从甚密。黄云鹄为官二十多年,除了书之外别无余财,1892年应江宁(今南京市)尊经书院之聘只身去了江宁。黄侃随母亲留在家中,师从黄笑春(经学家,黄绍兰之父)。当时他们母子生活困难,黄侃奉母命给父亲写信,告知生活情况。黄侃书末缀一诗“父作盐梅令(云鹄曾任四川盐茶道),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柚任其空”,当时王鼎丞正客居江宁,看见黄侃写的这首诗大为惊讶,一个七岁的孩子写出这样的诗句,诧为奇才,既将女许之,与黄云鹄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黄侃和夫人王采蘅的结合虽然是父母之命,但婚后两人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王采蘅是个很有教养、很贤淑的女子,通达事理,尊老爱幼能书会画。1903年和黄侃成婚后,相处不到两年,黄侃就被两湖总督张之洞官派到日本留学。1906年黄侃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消息一传到张之洞耳里,他立即取消了黄侃留学的官费,黄侃从此开始了革命者 m的流亡生涯。在日本时,一天黄侃在写完《刘烈士道一像赞》一文后已是深夜,想念在家乡的妻子和长女念蓉,自己又有许多话要向妻子述说,于是提起笔来给采蘅写了一封信(信的照片附文后),待信封得严严实实后,才安然入睡。1908年2月,黄侃母亲病重,他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回家乡照顾母亲。黄侃在抓紧为母亲治病之际,利用远离官府的环境,探亲访友,访贫问苦,举行演讲,向劳苦大众宣讲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镇压民众的种种罪行,宣传革命道理,唤醒民众。当年11月母亲病逝,黄侃悲痛欲绝,正在这时,两江总督端方在南方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听说黄侃在家乡,即密电鄂督陈夔龙派人缉捕。黄侃闻讯时,县役快到家门口了,已无法躲避,只得在王采蘅的掩护下,仓皇出奔。但因经济拮据,远行不可能,不得已先上武昌,后经湖北同盟会的居正、温楚珩等人协助,借亲友若干资金,逃亡日本。
王采蘅作为黄侃的妻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尤其是黄侃出生入死闹革命的那些日子里,生活十分艰辛,有时要靠变卖自己的嫁妆维持生活。可是她对黄侃十分理解和支持,在家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孝敬老人,深得黄家族人的称赞。对王采蘅的理解、支持、安贫乐道,黄侃十分感激和敬重,王采蘅去世后的第五年,黄侃曾以《忆先母亡妻啜粥》为题作诗,表彰其德。诗和序言云:
“近日购米,以一斗为齐,犹虞匮乏,回忆十余年前先母在时,值六月米荒,恒兼旬啜粥,犹不能继,则质亡妻嫁衣以济之,今虽贫,尚未至是也;先母弃养已一星终,亡妻之殁亦五改火矣!病床焦念,悲怆不胜,因成七言八韵:
追忆偕妻养母时
家无儋石更逢饥
难忘季夏三旬粥
尚仰中闺几袭衣
天外飘蓬仍未定
坟前种树早成围
可怜极德嗟何及
莫叹佣书禄太微
索饭儿痴看冷灶
拔钗妇去对空帏
朱儒饱死还堪笑
靖节饥驱不自欷
戏彩匀无菜氏乐
拾金真为乐羊讥
惟余一事夸畴昔
白板门前债务稀”
这诗文中充分表达了黄侃对妻子的怀念和对妻子的赞誉。
1916年5月,王采蘅因病去世,此时长女十二岁,长子七岁,次子三岁,三子不足两岁。失妻给黄侃带来的灾难十分深重,三子念楚,失去母亲时还不足两岁,托人照顾,饥饱失节,寒暖失时,疾病缠绕,终于夭折。对此黄侃有撕心裂肺之痛,他在撰写的《念楚哀辞》中云“倘令其母不亡,鞠育以道,虽无恙以至成立可也。自亡妻之殁,余常抚诸子而泣曰,人生早岁偏孤,无母之苦,剧于无父,诸子中为此儿最不幸耳!”
失妻、失母的痛苦,愈益使黄侃对亡妻之怀念愈深,所以每当亡妻的生日、忌日,他都要为亡妻设祭,并作诗抒怀。例:
“《亡室生日设祭作》
之子久归泉
兹晨溯初度
酒肴陈几筵
儿女伸思慕
谁云情可忘
衰襟泪翻注
共处曾几何
忧患相撑拄
提挈三男儿
长女知礼数
偿君黾勉劳
弛我晨昏虑
十一月初六夕作,明日为亡室生日”
王采蘅去世后,黄侃先生独自一人抚养年幼子女,历尽辛劳。黄侃少时在故乡湖北蕲春从塾师黄笑春问学,与其女黄绍兰从小相识,两人都投身革命。王夫人去世后,两人因是同族,婚姻遭家族长辈反对,无奈分手。黄侃于1923年10月,娶继室黄菊英夫人。
总之,黄侃是至孝大善之人,对父母、师长、妻儿、亲人,感情深笃。在黄侃诞辰135周年纪念之际,谨以此文寄托思念之情。
秋叶子
2021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