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吧 关注:26贴子:66
  • 10回复贴,共1

文学 | 花气袭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解析


IP属地:河南1楼2021-04-10 11:22回复
    宝钗平时八面玲珑,关键时刻却根本没人送信给她,导致她第二天早上才知道抄检大观园的事情。湘云好动、爱说话,李纨守节好静,还有个孩子,湘云住那不太合适。中秋节晚上,夜深了,她不愿回稻香村惊动病着的李纨,更愿和黛玉住在潇湘馆。
    史湘云是大观园中最早定亲的姑娘。早在三十一回,史湘云也就十四岁左右年纪,已经“大喜了”。虽然袭人只是个丫头,可是湘云那时候对袭人却是姐姐长姐姐短的不离口,可见她对袭人的尊重。湘云给姊妹们带的绛纹石戒指,还特意给袭人留了一个,亲自往宝玉处送给袭人。
    后来,湘云定了亲,袭人也被王夫人暗中提拔为宝玉“屋里人”了,湘云还约着黛玉一同来给袭人道喜。宝钗的心事并不比湘云、黛玉少:父亲早逝,哥哥不成器,母亲软弱,眼见着家业在败落。
    那一场名为湘云做东的螃蟹宴,竟是宝钗帮她置办的。从螃蟹到果碟,到酒水,都是宝钗自掏腰包,她体谅湘云在家里做不得主,一个月几串钱还不够零花,拿什么做东呢?


    IP属地:河南2楼2021-04-10 11:22
    回复
      宝钗嘱咐袭人不要再将宝玉的针线拿给湘云去做,她了解湘云在家里要无休止地做针线活,替别人做了还要被埋怨的现状。宝钗对湘云的体谅是珍贵的,所以她轻易地走进了湘云的心里,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姐姐的形象。
      金钏投井自尽,宝钗把自己的新衣服拿来给她做装裹;凤姐配药的人参,她托自己铺子里的伙计去靠谱的参行去寻。宝钗搬离后,湘云与黛玉再不复往昔的吵吵闹闹,她们都长大了,彼此之间多了尊重与理解。
      香菱的“呆”是一种执着,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诗意的向往,甚至是一种对命运的“公然”反抗。她自幼被拐,从千金小姐沦落为拐子的养女,再到薛蟠的小妾,她忘记了家乡父母,忘记了自己的出身根基,可是无论生活对她多么残酷,她始终都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面对。她对诗的渴望,正是对那个美好的自我的修复。


      IP属地:河南3楼2021-04-10 11:29
      回复
        林黛玉的潇湘馆只有三间小房,而薛宝钗的蘅芜苑是五间上房。贾母原本吩咐王熙凤,要单独打扫一处院落给史湘云居住,就同林黛玉住在潇湘馆,薛宝钗住在蘅芜苑一般,然而,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
        香菱也知道薛宝钗面热心冷,不敢十分吵闹,自从来了史湘云,两个人倒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论起来,惹得薛宝钗直抱怨,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
        薛宝钗揶揄香菱和湘云两个是:“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薛宝钗未必真的喜欢史湘云,她的“泛爱”是针对所有人的。薛蟠运货回来带来礼物,她挨门挨户地送,连没脸面的赵姨娘也没有漏掉。可这不代表薛宝钗是真心实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出身商家的薛宝钗,种种举动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IP属地:河南4楼2021-04-10 11:41
        回复
          史湘云一直吵着闹着跟薛宝钗住就是为了摆脱“冷清”,可从碧月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从香菱走后,蘅芜苑就陷入了冷清状态,史湘云了落了单。可见薛宝钗素日里并不打打闹闹,这跟史湘云“爱热闹”的生活习性是截然相反的。
          宝钗曾在宝玉被打之后送去棒疮药;在探望黛玉病情的时候送上过燕窝;邢岫烟被下人们欺负到需要去典当衣服的情况下,宝钗主动去替她赎回,而且还让邢岫烟如果有困难就去找他。
          抄检大观园之后,宝钗第二天就立刻搬出了大观园,她都没有和同住的湘云商量过,也没有告诉告诉她未来的打算,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第七十六回,湘云道:“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连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IP属地:河南5楼2021-04-10 11:50
          回复
            “缕”本意指的是麻线。《说文解字》:“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后来,我们形容细长的东西时,就会用到“缕”,比如一缕青丝,一缕细线,等等。也就是说“缕”代表的就是细而柔弱的东西。
            曹雪芹用“缕”字给湘云的丫头取名,也就寓意了湘云身为孤儿的柔弱命运。同时,“缕”指代麻线,又寓意了湘云时常做针线活到半夜的悲苦。“翠”就是“翠绿”的意思,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生命力。“翠缕”就是刚刚抽出嫩芽,翠绿细长的垂柳。
            翠缕如柳,作为史湘云丫头的名字,也就寓意了史湘云虽身处困境,却始终如柳丝般百折不饶的品格。湘云从小随着叔叔婶婶过,小小年纪,就要做针线活到半夜三更。偶尔给别人做一点半点,史家太太奶奶们还要抱怨她。自从大观园起诗社后,姐妹们也时常轮流做东。可湘云连做一回东的钱都没有。


            IP属地:河南6楼2021-04-10 12:01
            回复
              湘云每一次出场,都伴随着欢声笑语。这笑声那样的爽朗、明媚,仿佛她过着千娇万贵的日子一般。正因为有着豁达豪迈的心态,湘云才能苦中作乐。尽管在家里做针线活到三更半夜,但袭人请她帮忙时,她也从没推脱过。和贾府姐妹们在一起时,她一点都不自卑,作起诗来才思敏捷,丝毫不让人。
              “翠缕”这个名字,其实就寓意了湘云虽然命苦,却始终乐观豁达、百折不挠的品格。柳永的《玉楼春》中有一句:百和焚香抽翠缕。这里的“翠缕”,指的就是焚香时冒出的一缕缕青烟。烟是一种轻薄无根,无依无靠的东西,风一吹就散了,就像天上的云一样。翠缕就是地上的烟,湘云就是天上的云。


              IP属地:河南7楼2021-04-10 12:07
              回复
                五道将军是神话传说中东岳的属神,掌管人的生死。所谓的“五道”,分别是道教中的神道、人道、**道、恶鬼道和地狱道。《金瓶梅》第二回,西门庆走到茶肆问王婆这娘子的来历。王婆回答道:“他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问他怎的?”
                阎罗大王和五道将军都跟死有关。“红颜祸水”,王婆说这番话也是在吓唬西门庆,劝他不要轻易招惹这娘子,小心给自己招来灾难。潘金莲为了嫁给西门庆,把丈夫武大郎给药死了,与王婆所说的不谋而合,她可不就是“死神之女”吗?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IP属地:河南8楼2021-04-10 13:41
                回复
                  参透风流二字禅,好姻缘是恶姻缘。
                  野草闲花休采折,真姿劲质自安然。
                  山妻稚子家常饭,不害相思不损钱。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闻。
                  紫陌春光好,红楼醉管弦。
                  人生能有几?不乐是徒然。


                  IP属地:河南9楼2021-04-10 13:45
                  回复
                    李瓶儿在嫁给西门之前曾经嫁过两个丈夫,一个是他的第一任丈夫花子虚,一个是她招进门的蒋竹山。李瓶儿招赘了蒋竹山,不但不要他一分钱彩礼,甚至还出钱为他打开两间门面房来做药材生意,连同出去看病骑的驴也给他买好了。
                    西门庆在得知李瓶儿招赘了蒋竹山之后非常气愤,于是就找了两个混混找蒋竹山的麻烦,李瓶儿得知之后不但不帮着蒋竹山,反而借机将他一脚踢开,重新回到了西门庆的怀抱。
                    蒋竹山以为,西门庆已经失势,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让蒋竹山没有想到的是,西门庆手段“高明”,一笔不菲的钱财送进蔡太师和右相李邦彦府中,祸事立刻就烟消云散。


                    IP属地:河南10楼2021-04-10 13:55
                    回复
                      蒋竹山可谓是做了一场好梦,挨了一顿打,受了一场气,终究又回到了从前。花子虚凑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了一处房室居住,谁知道刚搬进去没有多久,就得了风寒。初时李瓶儿还掏钱找大夫来看看,后面连大夫也不找了,不到二十天,花子虚就断气了,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庞春梅看到了西门庆的死亡,西门庆倒下前是由春梅扶住。随后她见证了潘金莲的死亡,潘金莲的尸体最后由庞春梅收敛安置。
                      春梅,原姓庞,后来以十六两银子的身价卖到西门庆家中。最初,春梅服侍的是正室吴月娘。潘金莲进门之后,因为她没有丫头,吴月娘就把春梅给了潘金莲使唤,自己另外买了个小丫头。


                      IP属地:河南11楼2021-04-10 1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