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记忆吧 关注:799贴子:1,677
  • 1回复贴,共1

名人和书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人和书的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新婚那一天,亲友纷纷到他家贺喜,好久却不见他出来,大家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他,他仍穿着旧衣在看书。家里人说他一看书就“醉”。      茹志娟“煮书”      茹志娟书室挂着写有“煮书”二字的条幅。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然而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烂熟、透彻。”     
王亚南“绑读书”      第一个把《资本论》翻译到中国的经济学家王亚南,1933年乘船从红海去欧洲,大浪颠得他无法坐稳,便请服务员将他绑在椅子上,这样就可以在颠簸的船上读书。     
王夫之“嫁书”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的嫁妆是一箱书。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     
袁枚“吃书”      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袁枚是把书当饭吃的,而且是“善吃”——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楼2010-03-15 16:47回复
    名人读书法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2楼2010-03-15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