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记忆吧 关注:799贴子:1,677
  • 4回复贴,共1

超级背诵法荟萃~~~~1,2,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超级3C快速背诵法
为什么很多人害怕背诵呢? 因为他们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背不会,或即使背会也得花很长很长的时间,觉得那样会很折磨人的! 其实我刚开始一样,其实并不是那时的记忆力不好,而是没有使用好的方法!最后我才发现背诵也是需要训练的!
我发现背诵时有三点非常的重要,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背诵对你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这绝对是需要训练的!我把它归结为"超级3C快速背诵法"!
         第一个C就是:Confidence(相信自己)! 也就是说在背诵之前一定要先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背会!这点非常重要!甚至对自己说几遍:我一定可以背会!我一定很快可以背会!调动起你的大脑,让它开始为你工作!(很多背之前就用消极的话否定自己:我怎么可能背会!我背一天都背不会的!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果然背很长时间都背不会!因为他们在背之前,他们的大脑已经被抑制住了!)
        
         第二个C就是Concentrate(集中精力)!也就是说在背诵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这是这三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记忆力等于注意力!只有你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你所背的文章上的时候,你所背的内容才能很快的进入你的大脑记忆区!你的焦点一定要完全的集中在所背的内容上!这也是所谓的焦点法则!(很多人在背的时候精力根本不集中,嘴巴里在读英语,脑子里却想中午吃什么饭等其他别的事情!我那时一天背不会一篇文章就是因为我在背的时候老是觉得我的周围有人在看我!我们平时所说的”忘我”就是完全的集中精力!)
  
         第三个就是consciousmind(意识)!也就是说在背的一定要运用意识的力量!特别是潜意识的力量!一定要想相信人的大脑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你如果输入积极的正面的信息,它就会产生出相应的结果!你一定要相信它!背诵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真棒!我的记忆力真好!我再一遍就可以背会了!(很多人其实他已经背会了,但他感觉根本没有背会!一般的文章我只要求学员只读三遍就要开背!他们都说没有背会,但我还是要求不要看书,很多人很惊讶竟然可以背下来!因为我们读过的东西都在我们的意识里面,有时候我们也觉察不到!)
     这几点看起来很简单,还有点可笑!但我要告诉你,他们的威力巨大!做到也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非常的难!只要一段时间的用心训练,就可以做到!时间一长,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到那时你就会发现背诵是一种习惯!背诵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我完全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背诵超级巨星!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有一颗威力比我们想象大10000倍的超级计算机---大脑!


1楼2010-03-15 17:55回复
    三二一快速背诵法
      
          同学们是不是还在为背不会课文而烦恼?我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它就是”三二一“快速背诵法。
         ”三二一“快速背诵法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把课文读三遍,背一遍,然后读两遍,背一遍,最后读一遍,背一遍。
         上次我背科学名言就是用了这种方法:我先读了三遍,有点不想读了,赶紧试着背一遍,可以重新唤起我的注意力。当我吭吭巴巴背完一遍后,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特别想马上背下来。这时趁热打铁,把课文再认真读两遍,然后背诵,较短的课文已经琅琅上口了。为了巩固背诵效果,还需要最后一步,读一遍,背一遍。如果这是还没有背熟,还可以把上面的过程在进行一边。
         我建议同学们都用“三二一”背诵法,因为很灵的呦1
    


    3楼2010-03-15 18:01
    回复
      谈谈快速背诵法时间:2004-07-27 00:00 作者:山东寿光县教师进修学校/张英武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有则外国谚语则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
      单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记忆就没有背诵,背诵是记忆的结果和表现。俄国伟大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把记忆称为人一切智慧的根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想三个环节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而文章的背诵,基本上属于逻辑记忆。1978年以来,我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记忆的规律,设计并实验了“快速背诵”法。所谓“快速背诵”法,就是把讲解的课文能当堂背诵下来。实验班53人,四册语文的主要篇目,都能流利背诵。学生不再死记硬背,相对减轻了负担,较好地培养了能力,训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我的“快速背诵”法概括起来有八个字,那就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读读就是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预习性阅读,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一般达到如下要求:1学会生字词,基本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出落段层次。为了为背诵打基础,还向学生讲明两点:一是该文中的背诵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识记效果就越好。二是提示背诵篇章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越有兴趣,识记越迅速。
      讲讲就是教师抓住文章中能足以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词句和段落,抓住整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抓住学生的疑难,跟学生共同研究,使其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并搞清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创造意义识记的条件。
      对于背诵,学生与文章是一对矛盾。学生如何把文章背诵出来,犹如渔人如何把掩埋在泥沙中的大网发掘出来。在讲解分析课文中,我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
      1清“纲”。根据科学实验,材料多寡对识记影响是很大的,数量少的材料宜于整体识记,数量多的材料则分段识记效果较好。因此,讲读课文,采取“个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
      2理“目”。在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样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
      3举纲张目。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
      在讲解中,为了加强内容的识记,还注意如下几点:
      1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多是记叙文和诗歌,让学生通过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进行想象,把“抽象材料”变成“直观形象的材料”。
      2有些常识性课文,在讲读前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使识记材料变成学生自己直接活动的对象。
      3采取多种方法识记课文。可让学生默读,朗读,分角色读;也可让学生听读,如一人读,大家听或听配乐朗诵;还可讲读,如古诗,边读边讲。
      4注意情感体验。情感越深,记忆痕迹越深。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喜人物所喜,忧人物所忧。
      说说就是师生共同研究完一段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述说几遍。这样及时再现课文内容,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又能进行口头语言训练,并为原文背诵进一步创造识记条件,实际上这也是“准背诵阶段”。具体安排有如下步骤:
      


      4楼2010-03-15 18:05
      回复

        1简要地述说。按原文顺序,讲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加深“框架”印象。
        2详细地述说。即连枝带叶一起说,结合原文重点语句,讲清主要内容,要求说得正确、流利,不出错讹。
        3按原句述说。只讲出每句话的意思,不要求精确讲出原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说说”是对主要内容的述说,不是学生背诵之后的复述。
        背背就是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对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综合,抓住其要点及联系之后在“说说”的基础上,再反复阅读几遍,依靠机械识记,迅速把课文背诵出来。具体安排有如下几个步骤: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应指导学生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让学生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学生继续背诵。
        3熟背。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检查的方式,除了个人和集体背诵外,还有对背,即两人对面同时背诵,因有对方干扰,可锻炼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提背,即打哪提,从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4默写。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
        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有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堂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背诵程度就中止的学习。而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背诵之后还继续进行学习。
        


        5楼2010-03-15 18:05
        回复
          《小学生优秀作文:背课文》
          作者:匿名
          精彩段落: 果然,不一会儿,我就把整篇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了。我真开心啊,今天我又学到了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更主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今后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多动脑
          --------------------------------------------------------------------------------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语文作业是背诵《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一回到家,我拿上语文书就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我却还是背得没头没脑,我的心情烦躁极了。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了我的身边对我说:“干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诀窍的。就拿背课文来说吧,首先你要熟读它,知道这篇课文有几段,每段有几句。分别都写了什么内容,都是什么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们想象成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这样不是就要容易的多吗?”。
          我试着按爸爸教我的方法背下去,我先查阅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知道了它们都是我国古人伟大的建筑成果,被世人称为世界奇迹。然后我从地图上分别找到了嘉峪关、山海关和北京、杭州的位置并把它做了记号标了下来。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架飞机,从东到西,由南往北做出各种动作,看到长城我就把自己比作一条巨龙,来回摆动;看到京杭大运河我就用手臂当成一缕绸带飘落在大地。妈妈看到了觉得很好笑,问:“李璐,你到底是在背课文啊,还是在跳舞呀?”我顽皮的向妈妈吐吐舌头,然后继续做我的动作,背我的课文。
          果然,不一会儿,我就把整篇课文背的滚瓜烂熟了。我真开心啊,今天我又学到了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更主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今后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多动脑子用心去做总会有好的成绩的。
          


          6楼2010-03-15 1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