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893贴子:604,486
  • 2回复贴,共1

经常听到时代的局限性一说、、、先生《伪自由书》中《逃的辩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常听到时代的局限性一说、、、
先生《伪自由书》中《逃的辩护》《崇实》《战略关系》等文及附录的周敬侪的《奇文共赏》中都提到“榆关失了守”后,北平文物南迁之事,语多讥讽。
有两条——
其一北平的文物搬走了,“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还要古”。
其二北平的文物迁移却“不准大学生逃难”。
第一条先生借地比物,讥不抵抗政策国土沦丧。
第二条先生借人比物,讥人不如物。
结论是,文物搬迁的价值在“随时卖出铜钱来”。
先生愤疾可宥而其谬大焉!
天下事,特别是历史关头之历史事件,有时需联着看,有时需割离看,有时却只能交给时间看。
从1933年1月31日北平始,经1937年“7·7事变”再至1948年49年南京终。
从13427箱始,至南京汇集南京博物院收藏增至16668箱,最后去台湾2927箱,一万余箱返回北京终。
磅礴十五年,中华文明之主干血脉在兵燹血光中一直完好无损的由北向南,由南向北的蠕动,生生不息,直至永远、、、
如果问锅,台湾问题为什么是祖国的核心利益?
锅说,锅不懂政治,锅只知道那里还有2927箱老祖宗的东西,谁也别想拿走。
先生在特定时期还讥讽过民族主义者,锅任何时候都甘愿被讥。
———阅感九十五及《鲁迅全集·伪自由书》三十一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4-19 17:27回复
    鲁迅要说的并不是我们应该把古董留在北京被日本夺走。而是政府一面把古董移到安全的地方,一面又发通知斥责大学提前放假。(当时的北京已经很危险,学校提前放假是为了保护学生。)而你说的鲁迅得出的结论原文后面还有一句"如果大学生也能在欧美市场上卖到500美金一名,那他们也会被装到保险箱中好好保管起来的。然而大学生却多且廉,悲哉。"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5-02 15:17
    回复
      2025-05-29 01:19:18
      广告
      所以鲁迅他并不是为了斥责民族主义者。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5-02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