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你好 !我正在准备辽宁面试,遇到一个题很头疼,能否请教您解惑一下。提前拜谢! “有人说,金钱满 ...
各位考官,看到句话我深有感触,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富足远比金钱更有吸引力,我觉得有几种人就是金钱吸引不了的:
第一,在追求民族大义的人面前,金钱吸引不了他。抗战胜利的时候,钱伟长先生在美国拿着丰厚的薪水,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刻,他毅然决然回国,去清华大学从教,薪水一下子少了几十倍,甚至有时候他都需要借钱度日,但是能为祖国科学事业做贡献,他老人家甘之如饴。-----在民族大义面前,有的人追求为国奉献的精神享受,这时候金钱已经不值一提了。(这里可以换成别的例子,比如钱学森、清末的状元张骞、给朝鲜战场捐款捐飞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等等)。
第二,在追求知识的精神享受的人面前,金钱吸引不了他。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颜回的知识和能力,他完全可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跟他的同门师兄弟一样做官、做生意,但他都不为所动,只是专注的学习知识,研究学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说明在学知识、做学问、悟大道这种极致的精神享受面前,金钱也同样微不足道。
第三,在追求精神自由的人面前,金钱也吸引不了他。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天子门前走马,贵妃捧研,力士脱靴,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拂袖而去。“不自由、毋宁死”,在李白这种追求精神独立和精神自由的人面前,金钱也同样不值一提。(这里说庄子和陶渊明的例子应该更好,我都费劲打出来了就懒得改了)。
说三个分论点就够了,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说比如在革命信仰面前经受利益诱惑的人、再比如在职业操守面前那些清官们等等等等,分论点其实可以说好多的。
最后结个尾吧,“所以我非常赞同题目中的观点,金钱的满足是一时的,精神的满足是永恒的,我们应该努力提升道德境界、提升精神层次,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同时在大义与金钱面前,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前段时间HM等企业抵制新疆棉,很多人还去炒作耐克等潮鞋赚钱,我觉得是不应该的。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题目的看法,谢谢各位考官”
(注意为啥我说炒鞋而不批判人们买耐克品牌呢,因为炒鞋本身就是投机的,是主流舆论不提倡的。但是买卖是个人选择,如果太道德绑架就有点偏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