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橙电商吧 关注:12,394贴子:752
  • 0回复贴,共1

【电商资讯】我在电商下沉中,看到了缩小城乡知识鸿沟的希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壹览商业
作者/木鱼
编辑/薛向
如果没有6年前的几次山区村小的公益旅行,我可能不会知道便捷地获取知识在偏远地区仍旧是一个极其奢侈的目标,也不能深刻理解知识获取程度不同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知识鸿沟而带来的后果,更不能想象中国脱贫攻坚的必要性和过程的波澜壮阔。
当然,也没对如今那些地区发生的变化背后的核心是城乡知识鸿沟缩小的思考。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来聊一聊书和知识。

6年前的初夏,我们一行人坐了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外加7个多小时汽车,来到湖南与广西交接处的白兔村小学。
在一二线城市,书店遍地,网课、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电商购物次日达甚至当日达,大多数家长不满足触手可得的教育机会,年花几万甚至十几万为孩子报辅导班和交择校费已经成为平常。我诧异地发现,这里的大部分家庭年收入不过三五万,大批到了学龄的孩子留守在家,一间明亮干净的校舍、一个长期执教的老师、一本干净的图书对这些孩子来说都是奢望。
当我们经过飞机、绿皮火车、汽车,近两天的辗转到达青海玉树的一个村里的时候,我更加诧异地发现,手机、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照相机这些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物品,对那里的孩子来说如同神物。那一双双清澈、羞涩、拘谨且好奇的目光告诉我,他们都没见过,更别说网课、电子书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获取渠道。
贫穷的一大根源是文化出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获取出了问题,导致城乡出现知识鸿沟。

城乡知识鸿沟是知识获取途径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地位高的人群与经济地位低的人群之间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不平等,而其核心问题就是获取知识的成本问题。
众所周知,知识的获取途径有三种: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授,比如学校教育;第二是通过图书获取;第三是通过新闻媒介获取信息。其中,图书获取是最直接,最快能改变知识获取现状的措施。所以我们主要从购书的难易程度来讲城乡知识鸿沟的形成。
在湖南的那个村小里,没有固定的校址,村委会让出了办公地点改建成了小学,因为地方小,所以只有一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必须去十公里以外的镇上住宿上学,更没有幼儿园。
因为偏僻,没有足够多的乡村老师,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社会公益组织招募的非固定志愿者。没有图书,电商快递不进去,唯一的书店是距离村子近10公里的镇上的新华书店,图书角还是我们当时捐赠的,藏书量都是公益组织募集和出资购买的一百多本书。
虽然我从学生和家们们的眼中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但也看出了为了获取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大部分家长都必须不得不出外打工,而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对于那里的孩子来说生活不易,动辄几十元的图书几乎是奢望。
反观城市,学校密集,教师资源丰富,购书渠道多,电商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产品已成平常。
以杭州为例,从购书渠道上看,截至2019年2月底,杭州拥有实体书店3157家,电商基本实现次日达或者当日达;从收入看,2015年人均收入为5.5元,2020年人均收入6.2万元,2018年月收入过万人数就超过100万人,购买图书成本根本不成问题。
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连续两年,我发现了一个明显变化,姐姐在给我小外甥购买图书时候,电商成了她的首选。而且在咨询我购买什么的时候,拼多多、淘宝这几个词也越来越多从他们嘴里蹦出来。
原来,过去快递只到达县城就不再往乡下送了。如果在乡村想通过电商购物,就必须加5块钱快递送到乡下或者自己去县城的快递点自己取,成本不菲,因此乡镇使用电商并不普遍。
随着这几年的电商下沉发展,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在小镇上开了网点,收发快递更方便了,用电商的人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前几年电商巨头们搞得轰轰烈烈的下沉运动,已经开始显示出了他们的效果。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下沉市场的崛起,不仅让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们习惯了使用电商,更是让他们在”买书“这件事上更加方便。电商们正在用他们的方式,间接的促进知识普惠,缩小城乡知识鸿沟。

事实上,对于买书这件事我也是经常做的。
每年我都会从各种渠道购买30本左右的书籍,统计下来也是线上买得多,线下买得少。究其原因是电商们在买书这件事上比实体书店在丰富度、价格性价比、便利程度更有优势。
电商对买书这件事的改变,首先体现在丰富度上。
一家书店营业面积一般几百平方米,大的如茑屋、诚品也就五六千平米,其图书品种最多不过上万,但在电商图书数量动辄几十上百万种。拿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来说,在书店一般只有一到两种版本,而在任意一家电商平台上搜索都有近百种,各个时代版本应有尽有。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读者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图书。
其次在便利程度上。乡村书店数量稀少,很多地方需要到县城才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书店。去一趟县城甚至市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交通成本不低,不可能为了买一本书就去一趟。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表现在价格上。
实体店一般正版图书都是原价8-9折出售,甚至不打折。而电商,经常会打折出售图书,5折甚至更低折扣都不稀奇。
如在4月,拼多多发起“多多读书月”活动,联合国内主流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作家等,推出一系列专项活动,对优质、热销图书进行源头直补,并联合30+重点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覆盖超过1000本百亿补贴及平价正版图书。
4月15日,“多多读书月”又宣布投入5000万读书基金,从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茅盾文学奖及全网热销榜单基础上筛选出优质书单,在全网最低价基础上补贴正版经典名著。
同时,拼多多还一方面加大打击盗版力度,另一方面将积极联合作家推出“众声创作者计划”,帮助优秀作家、优质作品找到最广大的用户。
补贴后7块8一本的正版民法典,3块一本的《金优金卷》,4.9一本的《浮生六记》《泰戈尔诗集》......
看到这里,我稍微有些心潮澎湃。想起了湖南永州、青海玉树的那些孩子。虽然对于城市读者来说,这几块钱、十几块钱的差价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农村读者特别是那些偏远乡村的孩子来说,几块钱有可能就是一顿午饭、十几块钱就是一个书包。
数据说明一切。
拼多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自活动开启后,畅销书籍一上线即告售罄,《浮生六记》等top10书籍已由出版社紧急加印。而整个2020年有超过4亿人次通过拼多多购买图书,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购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80%。

写到这里,首先开始为自己感到庆幸。
18岁前,我从来没出过我所在的县城,18年里我到县城里的次数不超过30次,而每次到县里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18岁时,我考上大学,开始走出那个国家级贫困县。十多年来,我一直保持每年读20-30本书的习惯,知识改变了我自己。大学毕业近10年来,我去过全国20多个省市,近百个城市,也曾多次踏出国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过的比父辈在我们同龄的时候更好。
我不能忘记,小时候为了10块钱的辅导资料书父母为难的样子;也不能忘记自己因为无书可读,如饥似渴地将姐姐的高年级历史、地理课本当课外书、故事书读的样子;更不能忘记,第一次从我姐姐那里拿到她从别处借的那本被翻得有些破烂的《哈利波特》这本书的兴奋感。
其次,我还为现在乡村的孩子们庆幸。
政府在有意识地通过知识阅读缩小“城乡鸿沟”。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经济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并得益于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和移动支付的便利,过去农村卖不出去的产品开始通过电商进城,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在赚到钱以后,他们开始为知识买单。自由、便利的买书、读书这件事,已经不再是有城市人的专属,城乡孩子们的差距正缩小。
拼多多发布的《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超过4亿人次的消费者在平台“拼书”,他们“拼”回家的知识,超过11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过去一年,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和河北,成为“拼书”最多的地方。新疆、西藏超越上海和北京,成为“拼书”订单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来自偏远的原三区三州地区的图书拼单量增速超过182%。
报告同样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180%;其中,收货地址为乡村中小学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增速也都突破了152%。
最后,我为自己这几年在公益方面的懈怠而自责。
随着近几年成家和工作日渐繁忙,虽然与组织还保持着联系,但是公益活动愈发参加的少了。让我高兴的是,当年我们去的白兔村,情况正在变好,已经不太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我的那些朋友们走进了更加偏远和贫穷的大凉山地区。在他们反馈回来的照片中,我在简陋的教室的黑板上看到了”中国梦“。
值得欣喜的是,日益发展壮大的电商们也正在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通过电商推动知识普惠。
早在今年4月8日,配和“多多读书月”公益活动,拼多多发起“书香角”公益捐赠计划,首站进入的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拼多多联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发起,向凉山州11个已脱贫县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配套中小学进行书籍捐赠。
在中华文化中,我们始终相信事物有变于不变,相信一阴一阳相互调和。在电商不断下沉,争夺下沉市场的过程中,虽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点影响。但是电商在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进入城市销售中产生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时在知识向乡村扩散,助力知识下行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正如“多多读书月”负责人所说的,对正版好书的补贴,对优质创作者的多元化扶持,让更多下沉式产的读者能买得起好书,就是在推动“消费公平,知识普惠”,缩小城乡阅读鸿沟。
这是个好事情。


IP属地:江苏1楼2021-04-27 14: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