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李定国吧 关注:3,927贴子:86,838
  • 0回复贴,共1

关于盛世的一些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在和别人讨论的时候关于盛世的说法发现部分存在争议性的问题,我在这里表达一下看法吧。
根源应该是我发布了一个东西

下面跟了一句:查士丁尼、明神宗、唐玄宗、梁武帝、汉武帝、秦始皇、隋炀帝这类人都属于自己创造了盛世,然后自己葬送了盛世的伟人
部分同好对此稍微有点疑问:明神宗为什么也会有盛世呢?
其实是有的,整个万历时代都非常繁华,
樊树志的观点非常典型,他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晚明史,虽然在明世宗和胡宗宪等人的态度上我并不是很同意他的观点,但关于万历的观点我非常认同,这个评价与明朝的官方态度、岱清的早期(顺治)评价是相同的:
“朕惟帝王临御天下,必以国计民生为首务,故禹贡则壤定赋,周官礼国经野,法至备也。当明之初,取民有制,休养生息;至万历年间,海内殷富,家给人足;及乎天启、崇正之世,因兵增饷,加派繁兴,贪吏缘以为奸,民不堪命,国祚随之,良足深鉴。”
其实也足以印证这个态度了,而且明末至南明怀念神宗时代的文人异士确实比较多的,考虑时代差距造成的误差行来看,明末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当然古应泰的说法也应该有所借鉴就是了。
但是你国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者的态度有的时候讲真……怎么说呢,我最喜欢用明清最对比了。
边承认康乾盛世,却扭扭捏捏不愿意承认对准噶尔战争的长期拉锯,对明郑战争中的劣势表现还有对南明应对上的无措镇压反清运动的疯狂和无能,内部腐败和平民匮乏,赈济无措……他们是连宋仁宗这种都很吹的类型,但是对赋税低的万历嗤之以鼻
那么按照岱清官方史料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的话,这位是不是要吹一波:”论曰: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於此。呜呼,悕矣!“(《清史稿》)
而只因为百日维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於邑。洎垂廉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这位就被吹上天了,,吹成是有大志但有慈禧阻挠的圣人明君……讲真清史稿的说法,岱清代代明君,不知道看的人有啥感想,反正我看着是觉得想吐
人们很多时候评价按照所谓正史来,但是某些史料从来不对平民的幸福与否、社会的昌盛与否进行评价,这些史料评价的标准只是对上位者的吹捧和国家聚敛财物的疯狂罢了。


IP属地:重庆1楼2021-05-08 12: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