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静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和风、暖阳,脱下厚重的冬装,清清爽爽,和着那股春天的气息,腾挪而起的心都有。难怪朱自清会写下“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的句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着实,春天总是让人忘记大雪纷飞的寒冷,给人以创事业、奔生活的劲头。
两年前,咸宁提出了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鄂南大地,便更加生机盎然。继续解放思想的人们,如同脱下了厚重的冬装,应着朱先生那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劲头十足地一路走来。于是,道路变宽了、城市变亮了、街道也变美了。每一次变化,恰似那春天的味道,让人精神十足,也让人恋恋不舍。
乘着春风,咸宁迈出了面向湖北、迈向世界的步伐:青山绿水也乘着高铁,驶向鄂湘粤三地“同城”的征程;春风频度玉门关,平静的鄂南遍起百灵鸟的歌声;淦河潺潺、陆水滔滔……新鄂南,崛起在时代的潮头。
今日春光无限好,昨日尚隆冬。 2006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初到咸宁,当时眼前所见,如同那日下午的雷阵雨,将我淋了个透心凉。满城尘土飞扬,四处都是灰蒙蒙的,便民公交还是破旧的小中巴,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参差不齐,还有许多是二层楼的红砖私房……分明就像一个落伍了十几年的小县城!而这里,将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尽管天色渐晚,还下起了雨,我流着眼泪,连夜离开了这个“大农村”!
两年,弹指挥间。昔日山沟里的穷窝窝,邻县不知,客商不晓,而今闻名遐迩,有“三国赤壁故地,内陆核电新城”之美称;有“午饮珠江水,夜沐温泉浴”之赞誉,客商游客纷至沓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咸宁速度”,让人见证了一个中部城市崛起的传奇……一个个变化,比朱先生笔下的“桃树、杏树、梨树”更让人心醉;一项项成就,伴着咸宁的春天姹紫嫣红。
“留恋处、兰舟催发”,正打量着这些枝红叶绿,不知不觉间,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这个春天,是一个催人奋发的春天。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和风、暖阳,脱下厚重的冬装,清清爽爽,和着那股春天的气息,腾挪而起的心都有。难怪朱自清会写下“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的句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着实,春天总是让人忘记大雪纷飞的寒冷,给人以创事业、奔生活的劲头。
两年前,咸宁提出了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鄂南大地,便更加生机盎然。继续解放思想的人们,如同脱下了厚重的冬装,应着朱先生那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劲头十足地一路走来。于是,道路变宽了、城市变亮了、街道也变美了。每一次变化,恰似那春天的味道,让人精神十足,也让人恋恋不舍。
乘着春风,咸宁迈出了面向湖北、迈向世界的步伐:青山绿水也乘着高铁,驶向鄂湘粤三地“同城”的征程;春风频度玉门关,平静的鄂南遍起百灵鸟的歌声;淦河潺潺、陆水滔滔……新鄂南,崛起在时代的潮头。
今日春光无限好,昨日尚隆冬。 2006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初到咸宁,当时眼前所见,如同那日下午的雷阵雨,将我淋了个透心凉。满城尘土飞扬,四处都是灰蒙蒙的,便民公交还是破旧的小中巴,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参差不齐,还有许多是二层楼的红砖私房……分明就像一个落伍了十几年的小县城!而这里,将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尽管天色渐晚,还下起了雨,我流着眼泪,连夜离开了这个“大农村”!
两年,弹指挥间。昔日山沟里的穷窝窝,邻县不知,客商不晓,而今闻名遐迩,有“三国赤壁故地,内陆核电新城”之美称;有“午饮珠江水,夜沐温泉浴”之赞誉,客商游客纷至沓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咸宁速度”,让人见证了一个中部城市崛起的传奇……一个个变化,比朱先生笔下的“桃树、杏树、梨树”更让人心醉;一项项成就,伴着咸宁的春天姹紫嫣红。
“留恋处、兰舟催发”,正打量着这些枝红叶绿,不知不觉间,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这个春天,是一个催人奋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