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多年了,再回到贴吧,没有了当年的气氛,当年混迹于贴吧的账号也早已丢失多年。
大概是太久没有回去,记忆也逐渐变得模糊,上课和自习记得在4教,吃饭在钟楼广场的那个食堂,应该是一食堂,后来新开了二食堂,但是饭不怎么好吃,又很贵,就没怎么去。
图书馆没有,藏书室在各个教学楼的地下室,去找书,进去就是一股书籍发霉的气味,带编号的借书板(白板蓝字)记忆很深刻,那时候看了很多的小说,挂了很多的科。
宿舍在刚入学是学校在附近农村租的安置房,从学校西北门(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出去步行一段路煤渣路(好像是路过一片坟地),过红绿灯西北方向,大二搬回到学校,在一食堂一楼开水房对面往里走的蓝顶宿舍,单元号记不住了,印象深刻的是宿舍楼四周全是草,很高的杂草,宿管阿姨对学生总体还是很和善的。
在河工大的日子,个人过的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开心,那时候没有LOL、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手机(那时候用小灵通)也没有电脑,舍友玩红警、看片儿,晚上舍友电脑那会聚一波围观的同学,因为休息问题发生过言语冲突,后来我逐渐不合群,幸好班主任对我还挺好的,不然不合群的大学四年还真是不好过。
河工大考研率挺高的,考研的同学都在4教占座,位置是比较紧张的,经过将近一年的备考,侥幸考上外校的研究生。河工大的就业率听说挺高的,但是就我个人参加校招的经历来看,当时月薪超过2000的工作不是很多,拿到研究生调档函的时候,同学还跟我说,现在在老家给我一份2500一个月的工作,我就不去读这个研究生,我想说,俺也一样。所以,读研不是我对科研有多么热爱,而是内卷的开始。
毕业论文是在学校机房用手敲的,那时候刷卡,5毛钱一个小时,U盘也没买,幸好在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候节衣缩食,咬咬牙买了个MP3,存个毕业论文也正好,改了十几版,指导老师对我挺好的,没骂过我,只是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给标注出来,然后把我们组的学生叫到她办公室,挨个指导怎么修改,毕业论文的记忆里,答辩这一块始终是空白,我记不清自己到底答辩了没有。
整体上的大学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上课、写作业、自习、考试、东门的小饭馆端盘子,买东西最多的是在毕业季钟楼广场的跳蚤市场,二手书、二手衣服、半袋洗衣粉、半瓶洗发水什么的,那时候一个法学院的老师好像叫全拯,组织的贵州支教活动,当时跑去报名,结果发现需要来往车票、伙食需要自费,就放弃了。就这样,没有参加过课余活动,没有奖学金,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没有入党,还挂过科,在河工大,匆匆过完了我的大学生活。
后面读研、读博,工作,一路走来也是坎坷颇多,但读书确实改变了我一个农村娃的命运,改善了辛苦大半生的父母的生活条件,虽然因为河工大的第一学历错失了一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但我的高考成绩是我自己考出来的,高考志愿也是自己填报的,我就得为自己曾经的不努力买单,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差的结果,河工大,始终是我的母校。
大概是太久没有回去,记忆也逐渐变得模糊,上课和自习记得在4教,吃饭在钟楼广场的那个食堂,应该是一食堂,后来新开了二食堂,但是饭不怎么好吃,又很贵,就没怎么去。
图书馆没有,藏书室在各个教学楼的地下室,去找书,进去就是一股书籍发霉的气味,带编号的借书板(白板蓝字)记忆很深刻,那时候看了很多的小说,挂了很多的科。
宿舍在刚入学是学校在附近农村租的安置房,从学校西北门(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出去步行一段路煤渣路(好像是路过一片坟地),过红绿灯西北方向,大二搬回到学校,在一食堂一楼开水房对面往里走的蓝顶宿舍,单元号记不住了,印象深刻的是宿舍楼四周全是草,很高的杂草,宿管阿姨对学生总体还是很和善的。
在河工大的日子,个人过的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开心,那时候没有LOL、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手机(那时候用小灵通)也没有电脑,舍友玩红警、看片儿,晚上舍友电脑那会聚一波围观的同学,因为休息问题发生过言语冲突,后来我逐渐不合群,幸好班主任对我还挺好的,不然不合群的大学四年还真是不好过。
河工大考研率挺高的,考研的同学都在4教占座,位置是比较紧张的,经过将近一年的备考,侥幸考上外校的研究生。河工大的就业率听说挺高的,但是就我个人参加校招的经历来看,当时月薪超过2000的工作不是很多,拿到研究生调档函的时候,同学还跟我说,现在在老家给我一份2500一个月的工作,我就不去读这个研究生,我想说,俺也一样。所以,读研不是我对科研有多么热爱,而是内卷的开始。
毕业论文是在学校机房用手敲的,那时候刷卡,5毛钱一个小时,U盘也没买,幸好在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候节衣缩食,咬咬牙买了个MP3,存个毕业论文也正好,改了十几版,指导老师对我挺好的,没骂过我,只是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给标注出来,然后把我们组的学生叫到她办公室,挨个指导怎么修改,毕业论文的记忆里,答辩这一块始终是空白,我记不清自己到底答辩了没有。
整体上的大学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上课、写作业、自习、考试、东门的小饭馆端盘子,买东西最多的是在毕业季钟楼广场的跳蚤市场,二手书、二手衣服、半袋洗衣粉、半瓶洗发水什么的,那时候一个法学院的老师好像叫全拯,组织的贵州支教活动,当时跑去报名,结果发现需要来往车票、伙食需要自费,就放弃了。就这样,没有参加过课余活动,没有奖学金,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没有入党,还挂过科,在河工大,匆匆过完了我的大学生活。
后面读研、读博,工作,一路走来也是坎坷颇多,但读书确实改变了我一个农村娃的命运,改善了辛苦大半生的父母的生活条件,虽然因为河工大的第一学历错失了一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但我的高考成绩是我自己考出来的,高考志愿也是自己填报的,我就得为自己曾经的不努力买单,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差的结果,河工大,始终是我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