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疫情的洗礼、新业态的竞争,零售企业在各自的赛道上重新进行战略布局。如何在未来的零售赛道上稳定增长,成为值得每个企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未来零售业的走向,他为我们提供了更现实的解读。“目前是中国流通业大革命的时代,企业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应该看清市场发展方向,这个时代战略远重于战术。”
当下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零售企业将面临分级、分流等种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想持久发展,必须认清大趋势,转变新思维,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区消费被颠覆
过去一年,虽然疫情对零售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零售业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销售额、毛利率、来客数同时下降——说明核心客群在流失;
销售额、来客数下降,毛利率没有下降——说明核心客群还在。
按照著名的“二八法则”来说,在卖场里,基本上是20%的商品带来80%的销售额。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核心客群能带来75%的销售,而其中更少的比例,大约3%~4%的顾客带来70%的毛利率。所以企业一定不能陷入价格战的怪圈,到后期会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陈立平认为实体零售商要做出理性判断。如今家庭单位逐渐变小,在家做饭变得越来越不经济。同时各路玩家入局,对于实体零售商来说,打不起生鲜价格战。所以一直以“高粘性高频次”自居的生鲜品类,以后可能不再会是“吸客利器”。
传统的大卖场业态经营现在困难重重,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细分品类专营店,除了生鲜专营、肉店、水果店也比比皆是。可以看出,未来零售业态正在逐渐“化整为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从“有”向“好”转变。
社区团购显然给社区实体店带来了危机,对大卖场、生鲜店、夫妻老婆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却也净化了整个零售市场,甚至改变了零供关系。由此,线下实体店也将迎来新的洗牌期。
零售重心上移
如今消费者的分化十分明显,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社会目前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过万的只有7110万人。消费分级,以及渠道多样化为实体零售商带来新的考验。不管什么时候,“多快好省”都是不变的需求。
消费市场有两种分化。
第一是北上广深的成熟市场,城市消费者更加强调精神方面的诉求,强调品质消费,注重少糖少盐,低脂健康,消费主力军是以中产阶级和银发群体为主。
二是下沉市场,这类消费者追求经济实惠,对价格较为敏感,对性价比的要求重于品质。因此,不同类型消费者所选择的商品属性也不同。他认为,并不存在“消费降级”的说法。成熟的消费市场分化较为严重,贫富差距大导致市场对低价商品的需求量也很大。
虽然如今社区的实体商业面临互联网的考验,但社区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鲜食,以及现吃现做食品,需求量很大。随着零供关系的改变,供应链也将不断优化,零售业上游的优质生产商,特别是食品制造商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
现在也有不少零售商已经向上游融合,“制造型”零售商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比如甘肃新乐超市在门店中增加了具有民生特色的“新乐食坊”,为顾客提供面条、面点、烘焙、凉皮等自制食品。对于社区超市来说,这类自制食品只要能做出特色,迎合当地口味,就能够缓冲线上平台对实体店带来的竞争风险,也能成为实体店打造商品差异化优势的一个出口。
食品制造业迎来大发展时代,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商品迭代的速度,这才是零售商应对变革正确的姿势。“在不断升级产品的过程中,零售商应该具备爆品思维。”陈立平以蚂蚁商联开发自有品牌为例,目前蚂蚁商联旗下自有品牌商品已经达到2500个SKU,按照日本零售业开发自有品牌的经验,每开发1000个SKU自有品牌,大概会有1-2个超级爆品,所以蚂蚁商联自有品牌的超级爆品开始逐渐浮现,从而带动成员企业的销售。
未来零售什么样
在这个时代,对于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几乎没有机会犯错,因此提升自身经营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战略层面的发展。
对于实操层面的战术,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以公司化的机制作为联盟运营的保证,打造为企业赋能的核心价值,区域中小企业联合突破了单一企业规模经济中边际收益递减的瓶颈……特别在成本控制方面,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减少物流配送中心的重复建设和投入,大家都能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
而对于社区实体店,陈立平认为需要更换新赛道。陈立平认为,社区商业已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空间,这几年零售业的主战场就是在社区,几乎都是以社区消费为核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区商业在老龄化、少子化、小家庭化、独身化的趋势下也需要重新调整定位和经营方向。
这就使得社区餐饮开始从逆境中走向成熟,北京的“城南香”,合肥的“老乡鸡”等一批扎根于社区、为消费者提供一日三餐的社区快餐迅速发展起来,可以想见,未来“社区食堂”、餐饮+社区的模式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都很看好未来的“银发经济”,老年人以后肯定会成为零售业的核心驱动力。“老年人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说社区商业的主要对象以‘中老年人’为主更为合适一些,50岁以上到75岁以下,这个年龄层需要特别关注。”
大卖场这样的业态模式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需求被分流。实体店并不是没了存在的必要性,线下实体超市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可以根据需求不断变化消费场景。因此他认为,基于商品开发的新型“折扣店”将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以社区药妆店为主的健康零售产业也将成为社区消费的黄金机会。
每个企业都应该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不断找到差异化的出口,才会拿到跑赢时代的筹码。
来源:零售世界杂志
对于未来零售业的走向,他为我们提供了更现实的解读。“目前是中国流通业大革命的时代,企业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应该看清市场发展方向,这个时代战略远重于战术。”
当下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零售企业将面临分级、分流等种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想持久发展,必须认清大趋势,转变新思维,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区消费被颠覆
过去一年,虽然疫情对零售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零售业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销售额、毛利率、来客数同时下降——说明核心客群在流失;
销售额、来客数下降,毛利率没有下降——说明核心客群还在。
按照著名的“二八法则”来说,在卖场里,基本上是20%的商品带来80%的销售额。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核心客群能带来75%的销售,而其中更少的比例,大约3%~4%的顾客带来70%的毛利率。所以企业一定不能陷入价格战的怪圈,到后期会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陈立平认为实体零售商要做出理性判断。如今家庭单位逐渐变小,在家做饭变得越来越不经济。同时各路玩家入局,对于实体零售商来说,打不起生鲜价格战。所以一直以“高粘性高频次”自居的生鲜品类,以后可能不再会是“吸客利器”。
传统的大卖场业态经营现在困难重重,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细分品类专营店,除了生鲜专营、肉店、水果店也比比皆是。可以看出,未来零售业态正在逐渐“化整为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从“有”向“好”转变。
社区团购显然给社区实体店带来了危机,对大卖场、生鲜店、夫妻老婆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却也净化了整个零售市场,甚至改变了零供关系。由此,线下实体店也将迎来新的洗牌期。
零售重心上移
如今消费者的分化十分明显,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社会目前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过万的只有7110万人。消费分级,以及渠道多样化为实体零售商带来新的考验。不管什么时候,“多快好省”都是不变的需求。
消费市场有两种分化。
第一是北上广深的成熟市场,城市消费者更加强调精神方面的诉求,强调品质消费,注重少糖少盐,低脂健康,消费主力军是以中产阶级和银发群体为主。
二是下沉市场,这类消费者追求经济实惠,对价格较为敏感,对性价比的要求重于品质。因此,不同类型消费者所选择的商品属性也不同。他认为,并不存在“消费降级”的说法。成熟的消费市场分化较为严重,贫富差距大导致市场对低价商品的需求量也很大。
虽然如今社区的实体商业面临互联网的考验,但社区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鲜食,以及现吃现做食品,需求量很大。随着零供关系的改变,供应链也将不断优化,零售业上游的优质生产商,特别是食品制造商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
现在也有不少零售商已经向上游融合,“制造型”零售商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比如甘肃新乐超市在门店中增加了具有民生特色的“新乐食坊”,为顾客提供面条、面点、烘焙、凉皮等自制食品。对于社区超市来说,这类自制食品只要能做出特色,迎合当地口味,就能够缓冲线上平台对实体店带来的竞争风险,也能成为实体店打造商品差异化优势的一个出口。
食品制造业迎来大发展时代,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商品迭代的速度,这才是零售商应对变革正确的姿势。“在不断升级产品的过程中,零售商应该具备爆品思维。”陈立平以蚂蚁商联开发自有品牌为例,目前蚂蚁商联旗下自有品牌商品已经达到2500个SKU,按照日本零售业开发自有品牌的经验,每开发1000个SKU自有品牌,大概会有1-2个超级爆品,所以蚂蚁商联自有品牌的超级爆品开始逐渐浮现,从而带动成员企业的销售。
未来零售什么样
在这个时代,对于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几乎没有机会犯错,因此提升自身经营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战略层面的发展。
对于实操层面的战术,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以公司化的机制作为联盟运营的保证,打造为企业赋能的核心价值,区域中小企业联合突破了单一企业规模经济中边际收益递减的瓶颈……特别在成本控制方面,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减少物流配送中心的重复建设和投入,大家都能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
而对于社区实体店,陈立平认为需要更换新赛道。陈立平认为,社区商业已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空间,这几年零售业的主战场就是在社区,几乎都是以社区消费为核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区商业在老龄化、少子化、小家庭化、独身化的趋势下也需要重新调整定位和经营方向。
这就使得社区餐饮开始从逆境中走向成熟,北京的“城南香”,合肥的“老乡鸡”等一批扎根于社区、为消费者提供一日三餐的社区快餐迅速发展起来,可以想见,未来“社区食堂”、餐饮+社区的模式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都很看好未来的“银发经济”,老年人以后肯定会成为零售业的核心驱动力。“老年人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说社区商业的主要对象以‘中老年人’为主更为合适一些,50岁以上到75岁以下,这个年龄层需要特别关注。”
大卖场这样的业态模式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需求被分流。实体店并不是没了存在的必要性,线下实体超市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可以根据需求不断变化消费场景。因此他认为,基于商品开发的新型“折扣店”将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以社区药妆店为主的健康零售产业也将成为社区消费的黄金机会。
每个企业都应该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不断找到差异化的出口,才会拿到跑赢时代的筹码。
来源:零售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