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吧 关注:7,935贴子:166,157

【私房乱谈】小霸王!猘儿?狮儿?孙策外号杂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啥,一个比较囧的细节。
三天前友盟蹦了个帖子讨论陈登。该文基本上是站在评述陈登的立场,所以,关於他没有把「陈登打败孙军」跟「陈登打败孙策」、「陈登打败孙权」的点分清楚的事情,我也没多作反驳。正史记载粗陋的可以,要说策哥本人有去(虽说时间很赶)也不见得完全不能成立,只是想一想时间大概会觉得比较蠢一点而已。我就只有说文章很好,如果是原创更好,之类的话。
不过该文蹦了一句「数次击退过小霸王孙策的进攻」,后来友人粒肥(史区九卿,为保护当事人故将其名以谐音恶搞之)吐槽了一句:「正史中孙策应无小霸王这号吧?」这样。这就讨论了一下。
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请去置顶找裴注的连结)裴注引吴历曰:「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
先奉上白话版本:「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心里很不舒服,常说:『猘儿难与争锋!』。」
那一句,难与争锋不用解释,就是「跟他pk很头疼」了。重点在於前面猘儿。
三国演义巧妙转化(演义虽然许多部份都照搬三国志的,但基本上把一些生僻字眼都去掉了,我指的是罗贯中本,毛本我没有读过几次),把「猘儿」换成「狮儿」。
我的大词典在十几箱书底下挖不出来,小辞典无载,剩下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上面写:「猘,狂犬也。从犬,折声。」



1楼2010-03-26 17:32回复

    ==============我是没水准的分隔线=================
    一、幼狮。「孙策啊,小狮子似的,要跟他争江南可头疼了。」(←情境模拟对话)
    焰按,在罗贯中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志平话已是「狮儿」二字,繁体刻本非常清楚。没有看错的可能。汉武在家里养狮子玩被确定成立之后,汉代很早就有狮子,大有可能(像佛教那样已经)由外域通传中土了。所以「曹操顺口说孙策像小狮子似的」这样。我倾向支持这一点(默……听起来也威风点)。
    一之二、猘儿抄成狮儿。
    赤壁焰反论,其实猘儿跟狮儿繁体写法相差很多。尤其是钟繇帖的狮字(很可能是当代狮子的「狮」的惯用字)二口部往上,市者往下,不但肥胖的要命,而且高很多,不太支持这个说法。比较倾向支持「原本就有替代狮子」的用法。
    虢亭火反反论,以现今吴越南音发,猘者仄声、狮者平声,不太可能是「同一个意思的两字通假」。老实说虢亭火说的有道理。下午我在讨论的时候忽略了平仄的部份。
    二、狂犬……||| 这个分成几部份。
    二之一、提供者粒肥大人。猘儿是等级。「诸葛诞相对于诸葛亮和诸葛瑾,不就是一龙一虎一犬的等级分别吗?再看《六韬》,犬也只是能力等级的分级,而不是骂人。」
    赤壁焰反论,这个其实我很不赞同。因为当代狗跟犬都是「常用字」,「猘」这字其实相当少见。老曹的文学风格来说,除非他在耍蠢,或是我书读到屁股上去了,不然不太可能他会莫名其妙用这字眼。其实老曹中曹都倾向「文字朴实深重」,很有六朝散文里面北国的风格(当然是建安影响六朝),华丽派的小曹都很少玩僻典、罕见字了。何况老曹是「常呼」,很口头的东西。可能性很低。再者,诸如鸡鸣狗盗之流,除了龙虎犬的排比用法以外,单单用一个犬,不太可能带有等级之意。
    


    2楼2010-03-26 17:34
    回复

      ==============我是没水准的分隔线=================
      这是另一个讨论。
      其实讨论的是周通(不管讨论什麼话题,我都能歪到孙策这边来……|||)
      网友曰:「小霸王真不见得是美称,最多算个中性称呼。」
               「至于楼上说(百姓)看见有纹身的江湖豪杰就像看到救星……我很无语……」
      我回覆的部份:
      策哥那个小霸王哦?
      策哥跟项羽都有少年勇锐的特性,事业从江东起家放眼天下。
      在北方人眼中拿他比英锐勇悍的项羽称不上蔑称,
      而在当时南方人的观念中美称成份就比较高了。
      「某某人小时候被称为小霸王是蔑称」那是历经古典章回洗礼之后了。
      这个小霸王顶多是周通,轻侠任姓这种形容,
      现在,如果形容一个人小时候被称为小霸王,跟项羽没有多大的关系,跟策哥关系更小。确实比较倾向蔑称……
      看见草莽英雄会有看到救星的感觉,那是「被权势欺负的苦主」这类人。
      (章回小说多的是被啥啥恶霸抢亲的无辜少女……)
      一般做生意的路过的不怕被牵连就不错了……
      现在纹身没什麼了,当然二十年前是很负面的。
      宋元以前纹身还得家里有点钱……通常只能代表此人「很别致」、「重视修饰」等。
      名士、大将,连一般官员都多有纹身了,
      不代表一定是市井草莽(较早期甚至代表『不是』草莽)。
      ==============我是没水准的分隔线=================
      这是我对於「小霸王」的一家之言,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这样解读的。
      如果,在话本或类似的地方,甚至正史或搜神记一类的稗官野史看到这种记载的话,我不会不高兴,甚至会觉得(一般民俗观点总是同情项羽,就像总是站在黄天霸的一方那样)很高兴。
      当然,很能打、很会打、很猛,不代表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策哥总是让人有「很惋惜」的感觉,我想这是我潜意识里面把「小霸王」跟「霸王」串在一起想的最基本的原因。
      


      4楼2010-03-26 17:43
      回复
        额,我觉得“猘”的解释,汉典已经解释得相当到位了。。。
        ● 猘
        zhì  ㄓˋ
        ◎ 狂犬,疯狗:“夫~噬固能伤人,而豺声亦当自毙。”
        ◎ 疯狂的:“狂马不触木,~狗不自投于水。”
        ◎ 凶猛;勇猛:凶~。“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儿难与争锋也。’”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8CZdic98.htm


        IP属地:上海5楼2010-03-26 20:11
        回复
          儿,子,汉魏时称年轻人很常见。。。
          前面加个形容“勇猛”的“猘”,意思是勇猛的年轻人
          再如《鲁肃传》注引《吴书》: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IP属地:上海6楼2010-03-26 20:15
          回复
            至于小霸王,真的不想跟水浒发生任何联想。。。


            IP属地:上海7楼2010-03-26 20:20
            回复
              ◎ 凶猛;勇猛:凶~。“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儿难与争锋也。’”
              出典为曹公语,所以曹公是用自己的典故来说话?……|||
              我自己的考校是「曹操之前木有这个用法」,所以我才会在三楼这麼讲。
              回帖之前请看帖啊(继续抹汗)……
              至於小霸王,无论如何评话在前,水浒成书在后,
              是水浒抄策哥、不是三国民间传说去学水浒。
              「在北方人眼中拿他比英锐勇悍的项羽称不上蔑称,而在当时南方人的观念中美称成份就比较高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策哥活著的当代就有人拿他跟项羽比较,在南方绝不是蔑称。
              当然这不太可能,谁会知道策哥命这麼短?
              我是在给策哥讲好话。Orz


              8楼2010-03-27 19:11
              回复
                俺觉得曹操这话也带到孙坚了,毕竟他不是说孙策是猘
                周喁曾是曹操的部下,被孙坚打败过,那时候袁绍和袁术闹的很凶,不排除曹操曾经在战场上见识过孙坚的英勇。
                猘儿难与争锋,确实有可能是赞叹孙坚 孙策两父子都那么能打仗的意思吧


                9楼2010-03-27 19:24
                回复
                  老曹知道孙坚实力是一定的吧?
                  老曹跟坚爸都与同一批凉州军打过仗。
                  不过周瑀算袁绍人马会比较好(其实当代都军阀……)。
                  而他好像不是被坚爸本人打败的,我的意思是,坚爸当时不管是不是在阳人附近,都有袁术出兵的纪录。


                  10楼2010-03-27 19:28
                  回复
                    就好像生活里,俺们评价,谁谁儿子真了不起。不但是夸儿子了不起,也隐含有称赞父母教育得好或者遗传得好的味道吧。


                    11楼2010-03-27 19:34
                    回复
                      回复:10楼
                      会稽典录曰: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
                      史书有明说“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这也不理解为孙坚本人带兵和周喁打?


                      12楼2010-03-27 19:36
                      回复
                        关於称赞儿子,其实老曹对坚爸评价一直是蛮高的吧?XD
                        又,政|治倾向(我说年轻的时候)好像也比较近。
                        「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这个哦?
                        因为坚爸是豫州牧(咦?牧还是刺史)啊,所以跟他争豫州。
                        牧者,我手头没书,凭印象讲的。
                        那啥你引的这句可不可以旁证「跟坚爸抢豫州是老曹的意思」呢?
                        以前我一直把豫州之争归在「袁术跟袁绍拉拢人PK」这个概念。
                        当时老曹对豫州的概念有没有人可以说说?


                        13楼2010-03-27 19:47
                        回复
                          额,我当然已经看完您的帖子,友盟的回帖也看了。。。
                          我觉得字典上的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汉魏晋语言在“儿”的前面很少见加动物的情况,类似“犬儿”“狮儿”等都没有出现过,“儿”前面一般都加限制性定语如“狂儿”“小儿”“是儿”“此儿”“宁馨儿”,所以“猘儿”的“猘”更可能属于限制性定语,而不是表动物的名词(个人见解)
                          而且,无论把“猘”做形容词还是名词解,都跟孙坚没什么关系吧,擦汗,“猘儿”的意思显然并不是“猘的儿子”。。。


                          IP属地:上海14楼2010-03-27 19:52
                          回复
                            俺是菜鸟,说不好这个问题
                            俺个人觉得,跟坚爸抢豫州的未必是老曹,但周喁是曹操军师,有两千人跟着曹操征战,他和孙坚抢豫州,这些史书都写清楚了。所以不排除曹操也参与过抢豫州,在场亲眼见过孙坚打仗。但曹操亲眼见过,不代表他和孙坚亲自交战过。比如曹操和周喁一去去抢,可能看到周喁被孙坚打败了,曹操就撤退没和孙坚交锋也说不定。


                            15楼2010-03-27 19:53
                            回复
                              回14楼忘君:
                              嗯嗯,因为我没有查到猘在老曹之前可不可以当形容词用,所以有了三楼这样比较武断的评论。
                              还有一个可以查,就是国语。不过在书箱底下……但国语当代可能还没有这个字。
                              回15楼苍君:
                              老曹在关东军跟董卓罢兵之前理论上还算是袁绍的附庸。但这个年代的附庸比较「活」,就比较不一定了。
                              至於老曹对坚爸的评价,他们都打过董卓的西凉军,所以肯定坚爸的军事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猘之儿确实有点儿不通:p


                              16楼2010-03-27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