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传递途径以及内力分析的认识:
一、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首先是对上部墙体和楼板传给梁的荷载计算:
(1)上部墙体和楼板总荷载直接传递给大梁: 这一种荷载传递方式,与原先楼板荷载传递至墙的方式相同。荷载由楼板两端传至大梁的 计算公式是: 梁上均布线荷载=(楼板自重+粉刷层重+活荷载)*板跨度*0.5 如果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的两侧都搁有楼板时,则应该按照两个 的线荷载相加。所不同的是,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承受楼板荷载后, 连同梁本身的重量再往下传递,这时荷载通过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 两端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递给柱,再由柱子传递到基础。
(2)上部墙体和楼板荷载传给次梁,次梁又传给大梁: 在加固改造工程(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时,有的建筑,大梁与大梁之 间的距离较大,如6 米以上,这时如荷载由板直接传递至大梁,板的跨度大了就很不经济需 要增加厚度。因此,一般在大梁之间加次梁。这时,不论预制板或现浇板,都先以均布线荷 载的方式传递给次梁,次梁再以两端的集中荷载方式传递给大梁,最终传递到基础。
(3)如果是现浇双向板上荷载的传递: 双向板沿两个方向将荷载传递到梁上。梁所受荷载一般可近似地按下述方法确定:将每一 区格中板的四角线45线。如果一个区格中的板是正方形,巧好是将板面荷载按四个相等的 三角形分给四边的墙或梁;如果一个区格中的板是长方形,则 45角的线性如图-----的形 状,这时短梁L1 上的荷载分布为三角形,长梁L2 上的荷载分布为梯形,懂设计的一看就清 如果双向板的四边都支撑在墙上,则可简单地将此三角形(或梯形)面积中的全部荷载平均以均布线荷载的形式传递给墙。 如双向板的边支撑在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上,则可按照计算等效均 布线荷载,以此等效均布线荷载值计算梁的受力。 因此,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特别是大的改造项目,更应该 进行系统的力学验证,并充分考虑到改造后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永久性安全,不可以轻率 地下结论。 撰写人: 18749368515 如需转载请注明
一、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首先是对上部墙体和楼板传给梁的荷载计算:
(1)上部墙体和楼板总荷载直接传递给大梁: 这一种荷载传递方式,与原先楼板荷载传递至墙的方式相同。荷载由楼板两端传至大梁的 计算公式是: 梁上均布线荷载=(楼板自重+粉刷层重+活荷载)*板跨度*0.5 如果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的两侧都搁有楼板时,则应该按照两个 的线荷载相加。所不同的是,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承受楼板荷载后, 连同梁本身的重量再往下传递,这时荷载通过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 两端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递给柱,再由柱子传递到基础。
(2)上部墙体和楼板荷载传给次梁,次梁又传给大梁: 在加固改造工程(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时,有的建筑,大梁与大梁之 间的距离较大,如6 米以上,这时如荷载由板直接传递至大梁,板的跨度大了就很不经济需 要增加厚度。因此,一般在大梁之间加次梁。这时,不论预制板或现浇板,都先以均布线荷 载的方式传递给次梁,次梁再以两端的集中荷载方式传递给大梁,最终传递到基础。
(3)如果是现浇双向板上荷载的传递: 双向板沿两个方向将荷载传递到梁上。梁所受荷载一般可近似地按下述方法确定:将每一 区格中板的四角线45线。如果一个区格中的板是正方形,巧好是将板面荷载按四个相等的 三角形分给四边的墙或梁;如果一个区格中的板是长方形,则 45角的线性如图-----的形 状,这时短梁L1 上的荷载分布为三角形,长梁L2 上的荷载分布为梯形,懂设计的一看就清 如果双向板的四边都支撑在墙上,则可简单地将此三角形(或梯形)面积中的全部荷载平均以均布线荷载的形式传递给墙。 如双向板的边支撑在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上,则可按照计算等效均 布线荷载,以此等效均布线荷载值计算梁的受力。 因此,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承重墙改梁、墙体改梁荷载),特别是大的改造项目,更应该 进行系统的力学验证,并充分考虑到改造后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永久性安全,不可以轻率 地下结论。 撰写人: 18749368515 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