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新华吧 关注:1,236贴子:25,873
  • 5回复贴,共1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尴尬迷茫的一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于1970年代……一批横跨25岁到34岁的人很煽情很自恋的为自己打造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名词,一个让他们骄傲的不得了的名词。也许他们急于摆脱在两代人夹缝中不尴不尬的位置,也许他们看着所剩无几的薄薄的青春拼命想抓住什么,也许是他们祭奠青春的的一种手段。
    
     其实70年代的人充其量是社会的中间,远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因为真正社会的主导人群是不会通过文字和呐喊来张扬和展示自己的。刘卫冰的话其实很有道理的,“七十年代的人现在最多也就处于青春更年期的时候,”还在感情以及对现实叹息的旋涡里挣扎着呢,真正浮出水面还是有待时日的。
    
     五六十年代的天空是静止的,八十年代的空气是空虚和颓废的味道,而七十年代是纯真加躁动的年代。很多时候70年代的人对身边眼花缭乱的变化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当年他们拼命的追逐时尚,拼命的和生活赛跑,现在累了,该喘口气了,所以借用“生于七十年代”这个旗帜拼命的又想为自己或后人留下点什么。
    
     七十年代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和经典的瞬间,支离破碎的片段贯穿起来更象一部成长史。
    
     70年代出生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生和感情经历。
    
     70年代出生的人是高考没有改革的年代参加的高考。高中的时候经历过3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课堂--宿舍---食堂)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唯一看过电影少林寺5遍以上的人。
     70年代出生的人是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接受过basic语言教育的人(这样的语言现在计算机时代已经过时了)。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听着邓丽君,罗大佑,姜育恒,齐秦,蔡琴等等老一派歌手的歌曲长大的人.(那时的的流行歌曲可以算是刚刚起步的歌曲)。
     70年代出生的人是经历过76年3位伟人去世的一代人,那时的70年代出生的人什么也不知道。
     70年带出生的人大多数在1995年前后参加工作的,到了1998年就取消了福利分房,什么也没有分到的人(他们刚刚参加工作要资力没资力要关系没关系)。
     70年代出生的人所经历的感情经历几乎都是经人介绍的才步入婚姻生活的。
     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在单位工作是举步为艰,50年代,60年代的人还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角色,没有70年代出生人的机会。
     7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在经历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代,赡养老人,抚育孩子。
     70年代出生的人,是现在正对社会经济负责的那一代人,承担着社会最主要的经济责任。
     70年代出生的人,是兄弟姐妹众多的一代人,他们都要在彼此之间建立一定的良好关系,承担着兄弟姐妹的众多的责任。
     70年代出生的人,在60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在80年代人眼里是过时的一代。
     70年代出生的人背负着太多太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享受社会物质的文明是最少最少的一代人。
     70年代出生的人有着种种意义上的不幸,有着种种生活上的无奈,有着很多很多的尴尬。



1楼2010-03-27 22:11回复
    为了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深夜在网上无意间搜寻到一组录音,名为倾听七十年代的声音,一个柔美的女性声音伴随着散发着年代气息的音乐将一代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五十分钟,从年少到青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象隔着一层薄薄的纱,熟悉得有些不真实且朦胧,在刻意打造的十足的怀旧氛围里,感觉自己内心只是偶尔的悸动,更多的除了伤感,还是伤感。
        
         出生于七十年代,曾经是我们骄傲的不得了的名词,曾经是叫嚣般急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名词。而如今,随着青春的渐行渐远,除了集体缅怀光阴的故事,我们拥有的炫耀的资本已经所剩无几,时光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我们曾经鲜活的面容被八十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们青春的气韵衬托的一脸沧桑时,江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易主了,我们也正在从人生的顶点悄悄滑落。
    


    2楼2010-03-27 22:12
    回复
         岁月轻飘飘的,悄悄的流逝,带走了或轻狂或纯真的岁月。高速的,躁动的社会,容不得我们有充裕的时间追忆往昔,时光已经将我们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代人的成就和思想我们似乎永远也超越不了,下一代人却虎视耽耽的粉墨登场了,随时做出取而代之的态势。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在他们眼里,我们和上几代人没什么两样,统统都成老人家了。
          
           老去的不仅是年龄,还有逐渐散淡的激情。当我们看着墙上日历仅剩的屈指可数的薄薄的青春,发觉斑驳的心已经被岁月熏染的千疮百孔。踏出校门初入社会时的豪情万丈被一点点的挤兑干净,思想填充的是功利,势利和冷漠的成分,俗不可耐的为了钱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阴险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多的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被社会和生活俘虏,收买和同化了,往往此时,一代人的故事也即将接近尾声了。
          
           一代人在历史面前象一颗尘埃,渺小的微不足道。春去秋来,新旧更替,崛起和衰败,一切都是自然规律的法则,谁也无力更改什么,谁也无力挽留什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生于七十年代”的保护伞下,总希望给自己或者后人留下点什么,象个被抛弃的怨妇般的絮絮叨叨,也许只是同龄人之间的倾诉而已,根本也左右不了谁的思维,时光也没因为我们的怀旧而减速,街道上鲜活靓丽的面孔也没因为我们的渐渐衰老而减少。
      


      3楼2010-03-27 22:13
      回复
        为了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深夜在网上无意间搜寻到一组录音,名为倾听七十年代的声音,一个柔美的女性声音伴随着散发着年代气息的音乐将一代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五十分钟,从年少到青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象隔着一层薄薄的纱,熟悉得有些不真实且朦胧,在刻意打造的十足的怀旧氛围里,感觉自己内心只是偶尔的悸动,更多的除了伤感,还是伤感。
            
             出生于七十年代,曾经是我们骄傲的不得了的名词,曾经是叫嚣般急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名词。而如今,随着青春的渐行渐远,除了集体缅怀光阴的故事,我们拥有的炫耀的资本已经所剩无几,时光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我们曾经鲜活的面容被八十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们青春的气韵衬托的一脸沧桑时,江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易主了,我们也正在从人生的顶点悄悄滑落。
            
             岁月轻飘飘的,悄悄的流逝,带走了或轻狂或纯真的岁月。高速的,躁动的社会,容不得我们有充裕的时间追忆往昔,时光已经将我们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代人的成就和思想我们似乎永远也超越不了,下一代人却虎视耽耽的粉墨登场了,随时做出取而代之的态势。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在他们眼里,我们和上几代人没什么两样,统统都成老人家了。
            
             老去的不仅是年龄,还有逐渐散淡的激情。当我们看着墙上日历仅剩的屈指可数的薄薄的青春,发觉斑驳的心已经被岁月熏染的千疮百孔。踏出校门初入社会时的豪情万丈被一点点的挤兑干净,思想填充的是功利,势利和冷漠的成分,俗不可耐的为了钱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阴险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多的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被社会和生活俘虏,收买和同化了,往往此时,一代人的故事也即将接近尾声了。
            
             一代人在历史面前象一颗尘埃,渺小的微不足道。春去秋来,新旧更替,崛起和衰败,一切都是自然规律的法则,谁也无力更改什么,谁也无力挽留什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生于七十年代”的保护伞下,总希望给自己或者后人留下点什么,象个被抛弃的怨妇般的絮絮叨叨,也许只是同龄人之间的倾诉而已,根本也左右不了谁的思维,时光也没因为我们的怀旧而减速,街道上鲜活靓丽的面孔也没因为我们的渐渐衰老而减少。
            
             很多时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很多事物包括爱好都将作古,不管你愿不愿意。因为你在社会上不是孤立的,必须遵循人生某一时段的游戏规则,比如就象到了某一年龄段就不会再去听的流行音乐,虽然那些旧的发黄的磁带曾经见证了我们整个的青春岁月。然尔,就算怀旧对我们来说依然没什么资本!时间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十足的奢侈品,时间在人接近中年时感觉突然在发力和加速,让人促不及防。
        


        4楼2010-03-27 22:13
        回复
             很多时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很多事物包括爱好都将作古,不管你愿不愿意。因为你在社会上不是孤立的,必须遵循人生某一时段的游戏规则,比如就象到了某一年龄段就不会再去听的流行音乐,虽然那些旧的发黄的磁带曾经见证了我们整个的青春岁月。然尔,就算怀旧对我们来说依然没什么资本!时间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十足的奢侈品,时间在人接近中年时感觉突然在发力和加速,让人促不及防。
              
               曾经清纯的校花如今已为人妻,隔壁班的女孩脸上也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切一切童年的美好回忆被岁月带走了,搁置了。七十年代的游戏,七十年代的零食,七十年代的思想,七十年代的叛逆,七十年代的内敛,在如今的年代里,已经渺小的无足轻重了。就象我们拥有的特定年代里的经典瞬间--“三八线”和“手抄本”,好似这个初春的柳絮,四处飘散,无从寻觅。
              
               近两年怀旧的演唱会接连不断,愈演愈烈,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象极了当年的走穴风潮,他们的响应者大多生于七十年代,一群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不老的拥趸。罗大佑,齐秦,赵传,苏芮,去了又来,来了又去,将最后的叫嚣和回光返照一次次进行到底。然尔周杰伦现场的山呼海啸和she轻灵的天籁之音足以证明,如今的江湖不是他们的了,同样也不是我们的了,一切都到了告别的年代了!
              
               几天前看了一篇文字,很有感触,题目是《把怀旧留给青春》,生于七十年代,你和我,虽然在慢慢变老,但我们毕竟都是曾经风花雪月和青春岁月的见证人,剩下的,甩甩衣袖,随它去吧……为了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生于70年代的感想
              
               生于70年代初的人,一只脚跨在传统里,一只脚跨在时尚里,徘徊在水与火的边缘,生活好象迷失了方向,对于未来总不知该何去何从?几许自豪~几许遗憾~偶们要懂得珍惜!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含义。生活在继续,无论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勇敢的去面对~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无论它让我们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或者历尽风雨和灿烂!
                此文章谨献给70年代出生的人.能有幸阅读此文章的70年代的人,希望有所感触。
          


          5楼2010-03-27 22:13
          回复
            感触


            6楼2010-04-05 17:53
            回复